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2025年02月13日20:33:06 歷史 1288

以下文章來源於破圈了 ,作者陳長寧

破圈了.

縱覽寰宇風雲,漫談時政大事。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征25%關稅的決定和「第51州」的玩笑之前,美加關係看上去是親密無間的。

親密的程度,可以電影《逃離德黑蘭》為鏡鑒。以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為背景,該影片再現了6名美國外交人員在加拿大政府協助下逃離伊朗的驚險過程。

彼時,加拿大政府冒着巨大風險為美國外交人員提供庇護,並全力配合美方的行動,可見兩國的信任與默契。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蒂普·奧尼爾曾表示:「美國人將永遠感謝我們北方的摯友兼盟友。」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時過境遷,如今特朗普卻對加拿大揮舞關稅大棒,難怪加拿大輿論紛紛斥責美方「背信棄義」,並表達對美方行為的失望與憤懣。

歷史的記憶

國際關係並非如電影劇情般快意恩仇,從來都是權力博弈與利益權衡的複合體。美加關係看似緊密篤定,但在歷史中不乏齟齬糾葛。

美加關係根源於兩國間的歷史文化紐帶,以及在地緣政治和安全利益上的高度契合。美國政府將美加關係定義為「最緊密、最廣泛的雙邊關係之一」,加拿大政府則稱與美國享有「獨特關係」。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1961年,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訪問加拿大。

1961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加拿大議會演講時概括了兩國緊密關係的多維性:「地理使我們成為鄰居。歷史讓我們成為朋友。經濟使我們成為夥伴。(防務)必要使我們成為盟友。這是天作之合,無人能將其分離。」

2023年3月,時任總統拜登在加拿大議會演講時再次強調兩國關係的特殊性。他表示,「地球上沒有哪兩個國家(像美加一樣)聯繫如此緊密」,並承諾「加拿大人永遠可以依靠美國」。

依託兩洋屏障,美國獨立後長期免受外敵侵擾。而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外敵入侵,正與加拿大有關。

1812年,英美之間矛盾重重,而英國正忙於在歐洲與法國交戰。美國政府認為英國無暇西顧北美事務,趁機向北擴張領土。這場由美國率先向英國宣戰的戰爭,也被美國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

當時,麥迪遜總統曾樂觀地認為,美國軍隊會得到加拿大人的支持,從而迅速佔領加拿大。不料,美國的入侵激發了加拿大英裔和法裔殖民地的民眾聯合起來抵抗外敵,奠定了加拿大的國家認同基礎。

英國軍隊聯合加拿大民兵攻入美國,並於1814年8月攻佔華盛頓。為報復美軍此前在約克(今加拿大多倫多)的縱火行為,英軍在華盛頓將美國總統官邸、國會大廈等標誌性建築付之一炬。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此次戰爭對北美格局和美國國家建構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巴爾的摩市麥克亨利堡的激戰中,還誕生了美國國歌的歌詞。不過,停戰和約《根特條約》使美國北方邊界恢復至戰前狀態,美國試圖控制北美大陸的願望落空。

1871年,美國通過《華盛頓條約》承認加拿大自治領,此後美國政府再未提出對加拿大領土的訴求。

現在,美加擁有世界上最漫長的陸地邊界,長達8891公里。美加邊境曾號稱「不設防」,與美墨邊境的高牆鐵網相比,確實迥然不同。

現實中的強鄰

2024年,加拿大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是美國橄欖球「超級碗」,總收視人數高達1880萬。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隨着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其對加拿大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從汽車、家電到電子設備,美國製造的產品在加拿大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成為加拿大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拿大在文化和體育等領域也深受美國的軟實力影響,美國的電影、電視劇、廣播節目、新聞媒體、廣告以及報刊在加拿大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本土內容。

然而,與強鄰為伴的加拿大,不得不適應美國國際戰略、對外政策與執政者風格的多變與搖擺。

肯尼迪將美加關係稱為「天作之合」,而他也不乏對加施壓干預的一面。20世紀60年代初,加拿大在與中國建交前,率先解除了自朝鮮戰爭時期實施的對華貿易禁運,開始將小麥等貨物輸向中國。肯尼迪向時任加拿大總理迪芬貝克施壓,甚至威脅實施制裁,干涉加拿大與中國打交道。

2024年美國大選後,特朗普在總統權力過渡階段揚言考慮「兼并」加拿大為「美國第51個州」。無論特朗普這番言論是經過認真考慮,還是用作威脅加拿大、攪亂其政治與輿論的工具,顯然已激起加拿大的民族主義情緒。

即使邊境「不設防」,多數加拿大人也不願意成為美國人。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1月14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即便舉行全民公投表決併入美國事宜,90%的加拿大人也會投下反對票。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警察在美加邊境彩虹橋口岸美國一側警戒。

近年來,美加邊境安全與跨境執法合作摩擦頻現。美加此前推動的出入境信息共享等多項計劃因加拿大對主權和隱私權的擔憂而推遲實施。與此同時,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統計,美加邊境發生的截獲事件在2024年激增至23721件,較兩年前增長了10倍。

邊境安全問題已成為觀察美加信任裂痕的顯微鏡。美國政府愈發強調美加邊境正遭受非法移民、跨境犯罪、毒品問題乃至恐怖主義的滲透,以威脅感知驅動邊境管控強化,與加拿大對邊境的傳統治理邏輯日漸疏離。

美加在防務分擔上也存在分歧。二戰後,美國通過一系列戰略安排將加拿大全面納入北美防務體系,使加拿大在防務與安全領域別無選擇地依賴美國。這一進程在冷戰背景下不斷深化。

1958年,美加聯合成立北美防空司令部,按照美國承擔60%、加拿大承擔40%分攤經費。然而,由於加拿大長期面臨軍費預算緊張的境況,兩國實際經費投入成為一筆「糊塗賬」。美國政府屢次指責加拿大在防務上投入不足,批評其未能履行盟友責任。這與美加緊密同盟關係理想化敘事形成鮮明對比。

到了特朗普執政,那就更是「親兄弟,明算賬」了。

利益紐帶與結構困境

真正不設防的邊界,或許只存在於「五月花號」移民船從歐洲來到北美以前。

那時,黑腳族印第安人追逐着北美野牛,不會考慮它們來自蒙大拿州(美),還是阿爾伯塔省(加)。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如今,殘存的黑腳族印第安人卻切身體會到身處美加的差異。在美國,人們仍然感受到歷史的創傷。在加拿大,人們在以更多的努力治癒歷史的創傷。

「在邊境的這邊,我們被遺忘,土地被分割,文化被邊緣化。」

「在邊境的那邊,我們被聽見,土地被歸還,文化被尊重。」

差異和邊界,顯然會繼續存在。現在和以後,美國和加拿大有利益的紐帶,也存在結構性困境。

美國與加拿大互為對方最大出口市場,兩國經貿關係高度依存。然而,由於綜合國力與經濟體量上的差距,加拿大在經貿方面對美國具有結構性依賴。

2023年,加拿大貨物出口總額的77%流向美國,貨物進口總額的約一半來自美國。同年,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貨物只佔其貨物進口總額的約14%。

加拿大的對外貿易活動幾乎以美國為中心,而美國則擁有高度多元的進口來源。這種不對稱的經貿依賴關係,使加拿大格外擔憂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與政策搖擺。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 1月21日,人們在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湖邊出行。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父親、前總理皮埃爾·特魯多曾用「與大象共眠」比喻與美國為鄰:

「無論這頭野獸多麼友善溫順,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你。」

20世紀初,美國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加拿大對美貿易額大幅增長,並逐步超過對英國貿易額,這也使加拿大經濟愈發受到美國貿易政策波動的影響。

1930年,美國出台《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提高了農產品等多種產品的進口關稅,導致加拿大出口收入嚴重下降。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經濟增長整體上較低迷,但對外貿易卻一枝獨秀,關鍵也在於對美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不同的案例,都凸顯美國市場對加拿大的重要性。

美加經貿關係緊密,但在多個領域長期存在貿易爭端。傳統領域包括汽車、能源、木材、小麥和奶製品,而新興領域則涉及數字服務稅、網絡新聞與視頻、關鍵礦產。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一輛印有美加墨三國國旗的貨車。

加拿大在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中總是相對被動,這主要是源於美國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對加構成結構性約束。

此外,加拿大既要尋求與美國發展更加平等互惠的經貿關係,又要維護美國主導的國際經貿規則與價值觀,這種雙重目標並不總能實現平衡。

細數美加歷次貿易爭端,「劇情」一般都是美國挑起爭端,加拿大在維護自身利益與面對美國施壓之間陷入兩難。多數情況下,爭端以加拿大讓步妥協收場。

比如1996年,美國頒佈《赫爾姆斯—伯頓法》引發加拿大譴責與反制,成為美加貿易爭端中的典型案例。美國依據國內法對加拿大與古巴開展貿易實施制裁,嚴重侵犯了加拿大的權益。

雖然與美國同屬普通法系國家,但加拿大反對美國運用制度性權力將國內政策國際化,並積極聯合其他受影響國家予以抵制。結果,加拿大政府與商界不久後便以實際行動向美國妥協。加拿大為反制美國「長臂管轄」所制定的法律極少付諸實踐。

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 天天要聞

△2017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歡迎到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協定》將於2026年就執行情況進行審議。屆時特朗普政府若將保護主義政策訴求放入談判框架中,將對美加經貿關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美加關係的複雜性正在於,它同時承載着理想盟友情感與現實利益衝突的雙重敘事。特朗普重返白宮或激化兩國在安全與經貿等領域的矛盾,對兩國盟國的關係帶來挑戰。

美國若要實現「再次偉大」,取決於能否處理好國內矛盾,而非渲染外部威脅或者欺壓恐嚇他國。正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針對美國加征關稅決定所言:「如果特朗普總統想讓美國迎來新的『黃金時代』,更應與加拿大合作,而不是懲罰我們。」

文/陳長寧

(四川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原標題:《楓葉瑟瑟:與美為鄰二百年》

閱讀原文

來源:光明日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