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領導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你幹了多少活

2025年01月21日22:13:11 歷史 1002

資治通鑒:領導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你幹了多少活 - 天天要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單位里忙得像個陀螺,累得腰酸背痛,滿心以為升職加薪就在眼前,可最後呢,榮譽和晉陞卻落到了別人頭上。

這時候,心裏那叫一個委屈,忍不住抱怨:「我幹了這麼多活,領導咋就看不見呢?」

其實,這種事在職場上太常見了,很多人都陷入了一個誤區,覺得只要埋頭苦幹就能出人頭地。

大家應該都聽過「二八定律」。

在職場里,常常是 20% 的人幹了 80% 的活兒,最後得到 80% 回報的,卻不一定是這忙前忙後的 20%。

這就奇怪了,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下面借一段《資治通鑒》史料為大家剖析一下。

01

《資治通鑒》漢紀

漢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張釋之跟着文帝去參觀霸陵

文帝對大臣們說:「我的陵墓打算用北山的岩石建造,把麻絮切成小塊填在石縫裡,再用漆塗滿固定住。這樣建得這麼牢固,應該沒人能夠打開吧!」

身邊的侍從們都附和說:「陛下說得對!」

但是張釋之有不同的看法:「如果陵墓里有讓人垂涎的寶物,那麼即使把整個南山都熔化了來封陵,也會有人找到辦法進去。相反,如果裏面沒有什麼值得偷的東西,就算不用石頭建造,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文帝對他表示讚賞。

就在這一年,張釋之被提升為廷尉,掌管天下刑獄。

資治通鑒:領導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你幹了多少活 - 天天要聞

02

解析

在這段史料前,還發生了一件事。

漢文帝的太子劉啟梁王劉武同乘一輛車入朝。

經過司馬門時,這倆公子哥居然沒下車,大搖大擺地就要往裡闖。

司馬門是皇宮的重要門戶,按規矩,除了皇帝,誰都得下車步行。

張釋之見了,毫不畏懼權貴,立馬追上去阻攔,還一本正經地彈劾二人 「不敬」 之罪。

消息傳到薄太后耳朵里,漢文帝趕緊脫帽向太后謝罪,說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不過,漢文帝隨後提便拔他為中大夫,沒多久又升為中郎將

再後來,就是上面陪領導視察這段。

從公車令到中郎將,再到廷尉,張釋之看似一路高升,可實際上卻離漢文帝越來越遠。

這是咋回事呢?

我們往後看一看。

張釋之升任廷尉後,處理了兩件大案。

第一件案子,漢文帝出行經過中渭橋,突然有個人從橋下跑出來,驚了御駕的馬。

文帝大怒,立刻命人把這人抓起來,交給廷尉治罪。

張釋之審問後得知,這人是個鄉下人,聽到皇帝出行要清道,就躲到橋下,等了好久,以為車隊過去了,才出來,結果不小心衝撞了皇帝。

張釋之依照法律,判處此人罰金。

漢文帝得知判決後,氣得火冒三丈:「這人驚了朕的馬,幸虧馬性情溫順,要是換匹烈馬,朕豈不是要受傷?廷尉居然只判罰金,太輕了!」

張釋之卻不慌不忙,摘下官帽,叩首說道:

「陛下,法律是天子和百姓都要共同遵守的。此人按律就是應判罰金,如果因為您的個人情緒加重處罰,那法律就失去了公信力,百姓以後該如何是好呢?要是您當時直接下令殺了他,也就罷了,可現在既然交給了臣,臣就得依法辦事。廷尉要是亂了分寸,天下執法者都會效仿,百姓可就無所適從了。」

漢文帝聽了,沉默良久,最後無奈地說:「廷尉做得對。」

第二件案子,有人偷盜漢高祖劉邦廟前的玉環,被抓了個現行。

漢文帝怒不可遏,把盜賊交給張釋之,滿心期望他嚴懲不貸,最好滅了盜賊九族,以敬祖宗宗廟

張釋之依照法律,判處盜賊斬首。

漢文帝看到判決後,再次大發雷霆:「盜賊膽大包天,敢盜先帝器物,朕讓你治罪,是要滅他全族,你這只是斬首,怎麼能行!」

張釋之脫帽跪地,謝罪道:「陛下息怒,臣是按律頂格判刑的。而且同樣的罪行,也要看情節輕重。如果因為偷了宗廟器物就滅族,那萬一以後有愚民挖了高祖陵墓的一捧土,又該用什麼刑罰呢?法律要是沒有尺度,全憑陛下一時喜怒,那可就亂套了。」

漢文帝滿心不悅,可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只好和薄太后商議,最終還是認可了張釋之的判決。

這兩件案子,張釋之看似維護了法律的公正,可在漢文帝心裏,卻種下了不滿的種子。

漢文帝貴為天子,在他看來,自己的權威和祖宗的尊嚴高於一切,張釋之雖然依法辦事,但卻沒有完全順從他的心意,讓他覺得自己的意志得不到貫徹。

而張釋之呢,身為廷尉,職責就是維護法律的公平,他覺得自己沒錯,不能為了迎合皇帝而枉法。

就這樣,兩人之間漸漸有了隔閡,張釋之雖然官職越來越高,卻在無形中和漢文帝疏遠了。

資治通鑒:領導最在意的,根本不是你幹了多少活 - 天天要聞

大家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領導用人,主要考慮什麼?

從張釋之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出,領導用人大有學問。

就像魏文侯選相,猶豫不決時問李克,李克給出 「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的相人五法。

這其中的核心,就是看這人值不值得信任,能不能解決問題。

在單位里,領導身邊往往圍着各式各樣的人,有能說會道、哄領導開心的,有埋頭苦幹、默默做事的,還有背景深厚、人脈廣的。

但領導心裏清楚,關鍵時刻,能幫他穩住局面、解決難題的,才是真正可用之人。

這就好比劉邦打天下,文有張良出謀劃策,武有韓信攻城略地,後勤有蕭何保障供給,這些人各有所長,都能在關鍵處為劉邦排憂解難,所以才得到重用。

再看張釋之,起初漢文帝看重他,是因為他剛正不阿,敢於直言,能幫漢文帝糾正用人風氣,維護朝廷規矩。

可後來,身為廷尉的他,在處理案件時,一味堅持法律條文,不顧漢文帝的感受和權威,這就讓漢文帝心裏犯起了嘀咕:這張釋之,到底是忠於法律,還是真的為我着想呢?

其實,領導用人就像下棋,每個棋子都有它的作用,關鍵要看怎麼布局,讓棋子發揮最大價值。

有才之人,如果不能與領導同心,不能為領導解決實際問題,那在領導眼裡,就跟一顆沒用的棋子沒啥兩樣,隨時可能被棄之不用。

那張釋之為什麼會漸漸失寵呢?

從表面上看,他秉公執法,沒做錯什麼。

但深究起來,問題就出在他沒能處理好與漢文帝之間的關係。

張釋之性格剛直,這在他前期的仕途上是一大助力,可到了後期,卻成了他的絆腳石。

他多次當眾反駁漢文帝,雖然出發點是維護法律公正,但在皇帝看來,這就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的話那就是金科玉律,臣子即便有不同意見,也得委婉地說,給皇帝留足面子。

張釋之倒好,直接硬剛,這讓漢文帝心裏能舒服嗎?

再者,張釋之似乎沒有完全領會漢文帝的用人意圖。

漢文帝提拔他,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看中他的才能,希望他能為朝廷肅清歪風邪氣。

其二,是希望他能在關鍵時刻,站在自己這邊,維護皇家的威嚴和利益。

但張釋之不上路,在處理驚駕案和盜玉環案時,只想了法律,沒管漢文帝的私慾。

他沒有意識到,在皇權至上的時代,皇帝的意志有時候比法律更重要。

03

啟示

張釋之的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但背後的問題,在今天依然存在。

就拿現在的職場來說,很多技術骨幹業務能力超強,能攻克各種難題,可就是因為不擅長和領導、同事溝通,結果在項目出問題時,成了 「背鍋俠」。

領導呢,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延誤,沒深入了解背後的溝通不暢問題,就覺得這員工不靠譜。

再看那些項目經理,有的很像漢文帝,布置任務時沒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出了問題又想保全自己面子,把責任往員工身上推。

比如某個經理,在接到上級調整市場戰略的指令後,照單全收,也不結合市場實際和團隊能力評估可行性,結果失敗了就甩鍋給執行層。

這時候,如果員工不懂反抗,只能暫時咽下苦果,那以後類似的事只會越來越多。

所以,在職場中打拚,我們要明白,埋頭苦幹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要讓領導看到你的價值,信任你的能力。

你看張良,他輔佐劉邦時,既能精準地出謀劃策,幫領導解決燃眉之急,又能讓領導感受到你是和他站在同一戰線的。

這就是高手的行為。

遇到分歧,別學張釋之直接硬剛,要委婉地表達意見,給足領導面子,維護領導的權威。

因為領導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情緒,即便是他理智上知道你做得對,但下意識里也會有怨氣。

當時或許不說,但保不準後來在那件事上爆發。

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這句話放在職場里,那就是說,要是領導把你當成知己,信任你、重用你,你自然就會為領導拚命效力。

反過來說,領導要是覺得你這人不可靠,幹啥啥不行,關鍵時刻掉鏈子,那你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會逐漸邊緣化。

所以在職場打拚,要明白這個道理:

一方面,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有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成為領導眼中那個 「有兩把刷子」 的人;

另一方面,也要學會洞察領導的心思,拿捏好和領導相處的分寸,在維護領導權威的同時,巧妙地展現自己的價值,贏得領導的信任。

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