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968─980年)是越南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朝代,標誌着越南地區正式從中國獨立出來。
公元10世紀初,越南地區開始逐漸擺脫中國的統治,並於939年建立了吳朝。然而,吳朝政局動蕩不安,出現了十二使君割據的局面,國家四分五裂。
丁朝的開國君主丁部領,是華閭洞(今越南寧平省)人,他的父親丁公著曾任驩州刺史。丁部領自幼便受到當地民眾的敬仰,被推舉為君長。儘管他的叔父丁預曾表示不服,但在丁部領將其擊敗後,他的聲威更是如日中天,人人對他敬畏有加。
後來,丁部領與兒子丁璉一同前往布海口,投靠了當地的割據者陳覽(十二使君之一)。陳覽非常賞識丁部領,賦予他兵權,使得他的勢力更加壯大。
對於各地的割據勢力,丁部領展開了大規模的征討,他勢如破竹,戰無不勝,因此獲得了「萬勝王」的稱號。最終,他成功掃蕩了越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當時國境相當於現在的北部)。968年,丁部領建政稱帝,國號大瞿越,定都華閭洞。
丁部領開國後,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建設。他在國都築城鑿池、建造宮殿、制定朝儀、設置百官、採用年號、確定文武僧道的階品、實行十道軍制等,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外方面,丁朝積極與中國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派遣使臣朝貢。丁朝的建立標誌着越南正式從中國獨立出來,開啟了越南建國的新篇章。
然而,丁朝的內部卻隱藏着危機。979年春,丁先皇的長子南越王丁璉殺害了皇太子丁項郎(丁先皇的少子)。原來,丁先皇雖然曾立長子丁璉為繼承人,但後來特別鍾愛幼子丁項郎,便改立他為太子。這引起了丁璉的不滿,於是暗中派人將他殺害。
不久後,丁先皇與丁璉一同被祗候內人杜釋所殺。杜釋因為曾夢見流星墜入口中,認為這是吉兆,便心生篡位之心。在979年農曆十月的一個夜晚,杜釋趁丁先皇醉卧宮中時將其殺害,並同時殺害了丁璉。
隨後,大臣定國公阮匐處斬了杜釋,又與十道將軍黎桓共同擁立先皇次子衛王丁璇為帝,即廢帝。丁廢帝繼位時年僅十歲,由十道將軍黎桓攝政,自稱「副王」。
然而,大臣阮匐、丁佃、范盍等人認為黎桓將對皇帝不利,於是紛紛起兵反抗,分成水陸兩道進攻國都華閭。得知消息後,丁朝太后楊氏與黎桓共謀平亂。黎桓迅速出擊,擊破了丁佃、阮匐的水陸軍隊,殺害了二人,並繼續擊敗范盍。
至此,朝中再無制衡黎桓的力量,大權完全落入他的手中。980年,中國宋朝得知丁朝內亂後,認為有機可乘,決定南侵越南。宋廷派出軍隊南下後,楊太后派黎桓自選勇士進行抵抗。
黎桓手下的范巨倆認為皇帝年幼弱小,不如先擁立黎桓為天子,然後再出師抵抗宋軍。於是,黎桓在軍士的擁立下稱帝。丁朝至此滅亡,前黎朝建立。
丁朝先後經歷了丁先皇(丁部領)和丁廢帝(丁璇)兩位君主。至980年,丁朝的帝位被十道將軍黎桓奪取,丁朝宣告滅亡。而黎桓在981年成功擊敗了來襲的宋軍,穩固了前黎朝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