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2024年11月23日06:02:02 歷史 1841

1934年12月1日,紅軍的鮮血濺滿了湘江岸邊的石頭,江面上硝煙瀰漫。經過幾天幾夜的激戰,這個傍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直屬機關、紅軍大部人馬終於渡過湘江。

眼看紅軍又一次從眼皮子底下走了,國民黨軍惱羞成怒、氣急敗壞。但是他們很快發現,在湘江以東,還有一支沒過江的紅軍部隊。

這支殿後的部隊,正是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搶渡湘江的戰役打響後,作為全軍後衛,第三十四師就在湘桂一帶阻擊尾追的國民黨軍。

這天,一封電報放到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手中。電報來自中革軍委,電文指示:「你們必須準備在不能與主力會合時,要有一時期發展游擊戰爭的決心和部署。」

就在陳樹湘看着電報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實施的時候,一發炮彈擊中了電台。第三十四師與紅軍總部失去了聯繫,局勢變得愈發嚴峻!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陳樹湘召集師團幹部開緊急會議。會上,他宣布:從敵人的薄弱部位突圍出去,到湘南打游擊;萬一突圍不成,誓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第三十四師迅速突圍,沿着灌江灌陽縣前往水車鄉,途中經過一個只有幾十戶瑤族人家的小山村——洪水箐。

第二天拂曉,國民黨軍在當地民團的帶領下來到洪水箐村,一場激戰在所難免。這時,第三十四師團以上幹部,除了師參謀長王光道,就只剩下了師長陳樹湘和第一〇〇團團長韓偉。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陳樹湘命令韓偉帶着師的主力第一〇〇團突圍回到湘南,陳樹湘則帶領另外兩個團做最後的掩護。

誰都明白「最後的掩護」意味着什麼。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韓偉之子 韓京京:所以韓偉沒有遵從陳樹湘的軍令,他說你是師長,只要你還在,這個師的番號就能存在。

分手後,負責突圍的陳樹湘為了與湘南遊擊大隊會合,帶領着戰士們往湖南九嶷山區進發,這時的隊伍只剩下不到300人。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湘南地區河流密布,要到達九嶷山區,路上不可避免地要渡過幾條河,牯芝江就是其中之一。

當小船行至河心時,埋伏在岸上的湖南江華縣民團開火了。

第三十四師的戰士們拼盡全力冒着敵人如雨的槍彈,強渡牯芝江,然而,他們卻也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師長陳樹湘中彈了。最終,第三十四師沒能擺脫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堵。在彈盡糧絕之後,腹部受傷的師長陳樹湘在昏迷當中被俘。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徐占權:咣當咣當走,慢慢地陳樹湘又蘇醒了,發現自己被敵人俘虜了。他堅決不當俘虜,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就找機會把腸子拉斷,壯烈犧牲。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而倖存下來的韓偉,則一路艱辛輾轉回到了革命隊伍。1992年,韓偉在北京病逝。彌留之際,湖北籍的韓偉給兒子留下了遺願,骨灰放到閩西

紅五軍團,大部由閩西子弟組成。韓偉,是第三十四師全師唯一倖存的團以上幹部。他說:「我把他們帶出來的,如今不能把他們帶回去,就把自己的骨灰送回閩西,告慰烈士家鄉的父老鄉親。」

完成父親遺願後,韓偉的兒子韓京京的心也留在了這片熱土上。他和很多志願者沿着紅軍長征的路線,尋找紅軍的足跡。

地處閩西的龍岩市長汀縣,有一個普通的村莊,全村300多戶人家,當年加入紅軍隊伍的有100多人。村裡有名有姓的烈士有40多人,更多的人沒有留下名字和後代。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在廣西桂林灌陽縣烈士陵園裡,靜靜矗立着一塊沒有名字的墓碑。因各種原因,很多犧牲的烈士無法核實具體姓名,韓京京和大家就在墓碑的基座上刻下這樣一句話:「你們的姓名無人知曉,你們的功勛永世長存。」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酒海井,位於廣西桂林灌陽縣,因口小肚大形似當地盛酒的容器而得名。湘江戰役時,100多名紅軍重傷員因來不及轉移,被敵人投入酒海井,全部壯烈犧牲。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李法軍

可判別的個體均為男性,年齡在15到25歲之間。我們嚴格依據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結合骨骼自身的諸多特徵、考古埋藏學、黨史研究、口述歷史記錄、當地居民的歷史記憶等關鍵信息,對出自酒海井內的遺骨進行了綜合的分析。這些不同方面的信息都指向了同一個歷史事實,即酒海井內所處的遺骸應當為當年罹難的紅軍烈士遺骸。

深井打撈出數具紅軍遺骸 他們犧牲時只有15至25歲 - 天天要聞

「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訴說著英雄的故事。

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已經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到3萬餘人。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的壯烈一戰。在這場戰役中,那些紅軍指戰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的精神,為長征鋪墊了前進的道路,為革命保存下希望的火種,並使它越燒越旺。

來源:央視新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
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 天天要聞

山西賈寨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

中新社太原5月12日電 (記者 楊靜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對外發佈山西陽城賈寨遺址發掘資料,該遺址發現廟底溝二期文化房址,出土圈足杯、玉環等遺物,是晉東南地區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與廟底溝二期文化交流互動的直接證據。 賈寨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賈寨村,南臨蘆葦河,地形北高南低。蘆葦河支流...
極目政情丨楊陽,女,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生於1998年 - 天天要聞

極目政情丨楊陽,女,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生於1998年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委組織部發佈擬任幹部進行公示。其中,現任查干淖爾鎮一級科員楊陽擬任蘇木鎮黨委副職。另據澎湃新聞5月12日報道,楊陽,女,漢族,1998年2月生,大學,管理學學士,中共黨員。資料圖楊陽系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於2021年1月參加工作。她長期在錫林郭勒盟工作,曾任阿巴嘎旗查干...
鐵嶺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活動 - 天天要聞

鐵嶺縣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學校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活動

2025年5月11日,鐵嶺縣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組織師生代表赴鐵嶺縣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追尋先烈足跡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感悟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汲取奮進力量。任輔臣同志是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無產階級革命
和眾匯富交了1980是智商稅?交的是課程,買的是服務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是智商稅?交的是課程,買的是服務

最近有人在網上問:和眾匯富收1980這事兒是不是智商稅?我第一反應是,這種問題吧,問出來基本就已經在罵人了。但細想也不是沒道理,畢竟花錢買服務,大家都想搞清楚到底圖個啥。 先撇開服務質量不談,我們看公司背景。和眾匯富不是啥野雞機構,2000年成立,2002年拿到投資諮詢牌照,在證監會官網都查得到,編號ZX0155。現...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 - 天天要聞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

陝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舉行趙一德講話 趙剛主持 邢善萍出席4月29日,我省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 天天要聞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點30分,達拉斯迪利廣場的槍聲讓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化作一具血淋淋的屍體。六十年後的今天,當特朗普政府解密最後一箱檔案時,人們赫然發現:那顆穿過肯尼迪脖頸的子彈,可能裹挾着三大利益集團的滔天怒火。您要問這些利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 天天要聞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毀了山川,讓千萬個幸福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戛然而止。17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瓦礫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記得八方馳援的感人身影,記得廢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涅槃重生,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