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送給侍衛一隻神龜,神龜吐氣到半空,除掉了幾十條大蛇

2024年11月04日07:43:06 歷史 1008

唐明皇在位期間,有一個人敬獻了一隻小烏龜,也沒有多大,大約一寸長短,渾身泛着金色,樣子非常討人喜歡。

據這人講,這是一隻神龜,不需要餵食,用竹片編織一個小盒子,把神龜裝進去,帶在身邊,毒蛇不敢近身。

唐玄宗賞賜給這人一大筆錢財,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六品官職,雖然是一個閑職,沒有多少權力,但是有官威有俸祿,羨煞了多少人。

唐玄宗送給侍衛一隻神龜,神龜吐氣到半空,除掉了幾十條大蛇 - 天天要聞

皇宮裡有一名帶刀侍衛,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但是這人有一個族叔,在地方上當官,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牽連甚廣,侍衛也受到了連坐,被判處流放南疆。

唐玄宗雖然是皇帝,卻也不能袒護這個侍衛,畢竟國法還是要遵守的,就算當皇帝的,也不能置於法度之外,只能尊重官府的宣判。他把神龜送給侍衛,悄聲對他說:「你先到南疆去,等過一段時間,我找個理由,把你調回來。這個神龜可以驅除毒蛇,你帶在身邊吧。」

侍衛灑淚而別,踏上了去南疆的路。在路非止一日,這一天,終於到了目的地。可是,奇怪的是,大街上空無一人,到處都是靜悄悄的。

眼看天色已晚,到官府報到已經來不及了,他就來到驛站里住了下來。驛站里沒有人,他自己弄了一些吃的,然後躺在床上睡了。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風雨聲,呼嘯而來。侍衛覺察出怪異,趕緊拿出神龜,放在門口的台階上。只見神龜伸長脖子吐出一股氣體,像火焰一樣衝到半空中,大約四五尺高,然後慢慢地散開。

唐玄宗送給侍衛一隻神龜,神龜吐氣到半空,除掉了幾十條大蛇 - 天天要聞

神龜接連吐出氣體,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它才停止了吐氣,四周的風雨聲也停息了,又恢復了寧靜的狀態。

到了天亮時分,驛站的人回來了,官府里的官員們也來了。侍衛這才知道,昨晚這一座城,遭遇了大蛇的報復,官員們來不及迎接他,帶着老百姓躲到了五十里遠的地方。

起因是有一個外來的旅遊者,看見一條大蛇,就把大蛇殺了吃肉。這一下,惹惱了所有的大蛇,它們集體下山報仇。

官員們早就在沿途設置了崗哨,得知大蛇下山了,官員們動員所有的人,出去躲避大蛇放出來的毒氣。那些像極了風雨聲的聲音,就是毒蛇吐出來的毒氣,鋪天蓋地往城裡飄來。

天亮後,眾人才慢慢地回來,只見城外的道路上,擠滿了大蛇,好幾十條,不過已經腐爛不堪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侍衛就把神龜拿出來給大家觀看,並且講了昨晚的情景,人們這才恍然,原來是神龜吐氣,消滅了群蛇。這以後,再也沒有大蛇來報仇了。

唐玄宗送給侍衛一隻神龜,神龜吐氣到半空,除掉了幾十條大蛇 - 天天要聞

過了一年多,唐玄宗果真找了一個理由,把侍衛調了回來。侍衛回到長安,跪在唐玄宗面前,拿出神龜,還給了他。他跪地感謝皇恩浩蕩,不但救了他一命,而且還給當地的老百姓,消除了災禍。

世界之大,可謂無奇不有。神龜是如何煉成的,沒有記載,後來又去了哪裡?結局如何?也沒有記載,無從考證。

本故事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內容純屬虛構,與封建迷信無關,文中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藝術加工的需要,與現實毫無關聯,敬請理性對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