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2025年04月12日12:53:18 歷史 1114

1941年5月16日,抗日名將張自忠在湖北南瓜店壯烈殉國一周年。重慶北碚梅花山下,上千軍民聚集在新落成的張將軍墓前。負責題寫碑文的郭沫若握着毛筆,在石碑上寫下"張上將自忠之墓"七個大字。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圍觀人群中突然傳出竊竊私語。眼尖的人發現最後一個"之"字寫得特別怪異——右上方多出個小點,乍看像"犬"字。

有人小聲嘀咕:"這不成'忠犬之墓'了嗎?"消息很快傳到馮玉祥耳朵里。這位西北軍老長官當場炸了鍋。

他抄起鐵鎚就要往墓地沖:"張藎忱(張自忠字)為國捐軀,姓郭的竟敢羞辱烈士!今天不砸了這碑,我對不起三十八師弟兄!"副官們死死抱住他,場面亂作一團。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這事得從頭說起。當時國民政府要給張自忠修墓,原本該由蔣介石題字。但郭沫若仗着自己在文化界的地位,主動攬下這活。據在場的人回憶,他提筆時確實故意在"之"字上耍花樣,筆鋒轉折處明顯帶出"犬"字特徵。

時任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得知消息,連夜約見郭沫若。兩人在曾家岩辦公室談到凌晨兩點。第二天清晨,周恩來親自帶着石匠到墓地。工人們用鏨子小心鑿掉"之"字多餘筆畫,重新描成標準字體。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馮玉祥這邊也沒閑着。他直接闖進蔣介石辦公室告狀:"張藎忱戰死時身中七彈,腸子流出來還指揮戰鬥。

現在讓人寫成狗,咱們當長官的顏面何在?"蔣介石皺着眉頭聽完,最後只說"文人意氣,不必較真"。

這場風波背後藏着複雜的人際關係。張自忠原是馮玉祥舊部,1930年中原大戰後投靠蔣介石。郭沫若雖是蔣介石的"文膽",但私下常抱怨"武夫當道"。

有傳言說他故意寫錯字,既諷刺張自忠"叛馮投蔣",又暗指國民黨將領都是"蔣家走狗"。周恩來調解時說了句關鍵話:"筆墨官司打不得,抗日統一戰線傷不起。

"這話點醒了雙方——當時正值皖南事變後國共關係緊張期,任何小事都可能引發政治地震。郭沫若最終公開道歉,馮玉祥也順勢下台階,風波才告平息。

改碑過程還有個插曲。石匠修補"之"字時,周恩來一直在旁監督。他提醒工匠:"力道輕些,青石脆,別把整塊碑震裂了。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後來這塊重修的石碑,成了現存張自忠墓唯一原始遺物。這場鬧劇暴露出國民黨內部的派系矛盾。蔣介石後來在日記里寫:"文人輕狂,武人粗鄙,皆非棟樑之材。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而真正受益的是中共——周恩來藉此展示了調解能力,為後來重慶談判積累了政治資本。

當事人張自忠的女兒張廉雲多年後回憶:"當時我才18歲,完全不懂政治鬥爭。只記得周先生來家裡安慰我們,說'烈士英名不會被筆墨所污'。"如今梅花山上的墓碑早已重修,但那塊帶修補痕迹的老碑基座,仍在無聲講述着80年前的這場筆墨風波。

墓碑上一筆之差引風波:郭沫若題字險釀大禍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佈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着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