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中,孫權依靠的是父兄基業,曹操的父親也是做官的,唯有劉備是「草根」出身,但依然當上了蜀漢的皇帝,創造了那麼大的基業,劉備靠的是什麼呢?
一、眼光
三國演義一出場就是桃園三結義的場景。當時正爆發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對於大部分勞動人民來說,要麼選擇避禍,要麼是選擇加入黃巾軍對抗朝廷,但劉備這個人太有眼光了。
劉備沒有加入黃巾軍,而是選擇為朝廷賣力。他在街頭織席販履時發現了關羽和張飛兩個人,這兩個人可是太了不起了。如果沒有關羽和張飛的武力支持,劉備很難走上剿滅黃巾軍的道路。當然了,如果沒有劉備發現關羽和張飛的才能,他倆也極有可能就被歷史的潮流埋沒了。
所以說,劉備看似只是一個織席販履的鄉下人,但非常有眼光,這是他能夠稱帝的重要原因。
二、自稱皇叔
劉備是皇族,按輩分算下來還是漢獻帝的叔叔,但這是從哪裡得來的?是劉備自己的家譜里說的。但家譜這個事情真的靠譜嗎?誰知道劉備是不是編造的家譜呢?但似乎並沒有人懷疑這些,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連袁盟主都承認了劉備皇叔的身份,這為劉備能在諸侯中立足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被漢獻帝封為左將軍
公元198年,漢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這在漢朝是個重要的爵位,從此劉備的人生就如開掛了一般迅速發展。因為有了左將軍這個職位,諸侯都要高看他一眼,他也有了招兵買馬的權利。
左將軍這個職位至少為劉備帶來3個好處:
① 曹操不敢動他
早在曹操煮酒論英雄時就發現了劉備絕非池中之物,而是「天下英雄」。那時候曹操其實已經動了殺劉備的心,但那時的劉備已經不是劉縣令了,而是朝廷分封的左將軍。雖然漢獻帝在當時已經是傀儡皇帝了,但曹操暫時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的打算,因此不能殺劉備,因為殺了劉備就相當於是公然和朝廷作對了。
所以,正是由於左將軍的職位才救了劉備一命,否則他哪有後來的成就呢?
② 收服諸葛亮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你以為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感動才同意出山的嗎?非也!
諸葛亮是看到劉備已經是左將軍了,跟隨劉備說不定能開創一個王朝,這才答應出山的。
如果劉備沒有左將軍這個身份,諸葛亮大概率是會繼續等待的。如果劉備沒有了諸葛亮輔佐,那他很難成就帝業。
③ 聯合東吳
第一次孫劉聯盟時,劉備的力量非常薄弱,孫權為什麼會同意和劉備結盟呢?同樣是看上劉備左將軍的身份了啊。如果劉備什麼身份都沒有,孫權憑什麼能看上劉備呢?
綜合以上的內容,劉備從一個織席販履的草根,到最後成就帝業,主要依賴了皇叔和左將軍的身份。當然這和劉備起初的超前眼光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