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2024年10月30日16:52:08 歷史 1278

故宮不僅是我國的標誌性旅遊建築,也是不少人心馳神往的黃金周聖地,而關於故宮的考古工作也一直在進行中。

2016年,專家們就開始採用最新的3D技術「拆」解故宮,這項技術藉助先進的VR眼鏡,在現代科技的火眼金睛下,故宮幾百年的秘密,一瓦一磚都能給挖出來。3D全景不僅用來考古發現,後來更是普及到旅遊領域,讓造訪故宮的遊客們都能享受一把身臨其境。

而就在2018年,伴隨一群維修工人的發現,再乘上全新科技的這股東風,專家們還真在故宮底下有了大發現,甚至揭開了隱藏600多年的秘密。那這故宮底下到底有什麼呢?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皇家威嚴下的殘酷真相

2018年故宮例行維護,誰都沒想到會因此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事情是這樣的,當時工人們在太和殿前面的廣場上施工,準備把地磚翻新一下。結果這一撬不要緊,地磚下面居然還藏着地磚,掀開一層還有一層,最後發現最底下的地磚竟然比上面的還要舊很多。

這下工人們也不敢亂動了,趕緊喊來專家進行鑒定發掘。經過檢測,發現下面的這些地磚竟然是元朝時候鋪的。這一下可把專家們樂壞了,要知道元大都具體在哪兒,一直是歷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這回可算找到實打實的證據了。

故宮地下埋着元代地磚,恰恰說明這塊風水寶地當年元朝皇帝也看上了。隨着挖掘工作繼續進行,果不其然,好東西接二連三地冒出來了。就在元代地磚不遠處,專家們發現了一個大坑,裏面居然埋着一堆碎瓷片。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這些瓷片都十分精緻,胎質細膩釉色瑩潤,上面的花紋更是繁複精美,一看就知道是當年皇家御用的。專家們仔細辨認了一下,發現很多都是元代瓷器,要是放到現在,隨便拿出一塊上拍賣會,那都是能拍出天價的寶貝。

那這就讓人納悶了,這麼好的東西,當年的人怎麼捨得砸碎了埋起來,難道是明朝人打敗了元朝,故意把這些寶貝毀了泄憤?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專家們把這些碎瓷片小心翼翼地拼湊起來,仔細研究,結果還真讓他們發現了一些貓膩。

原來這些瓷器雖然看着精美,但仔細一瞧,就會發現一些小瑕疵。比如一些瓷器問題出在燒制工藝上,有的火候沒控制好,導致顏色不太均勻,有的燒的時候混進了小氣泡,看起來就沒那麼完美了。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在咱們普通人看來,這些小瑕疵根本不算什麼,但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皇家的東西必須是完美無瑕的,一點瑕疵都不能有,否則就是對皇帝的不敬,是要掉腦袋的。所以這些有點小瑕疵的瓷器,在當時可是違禁品,絕對不能留着,只能忍痛砸碎,埋在地底下,眼不見為凈。

為了幾個小瑕疵就把這麼多價值連城的寶貝砸了,也真是夠可惜的。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封建社會皇權至上,任何東西只要沾上了皇家二字,那就不再是簡單的物品,而是代表着皇家的威嚴和尊嚴,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3D全景還原歷史真相

隨後順着這些瓷器碎片和地磚的線索,專家們一路發掘,又在地底下發現了一些元代的建築遺迹,而且利用3D技術,還原了當年元大內的部分面貌,總算是徹底揭開了這個埋藏600多年的秘密。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在專家們的努力下,遊客們不用真的穿越時空,也能親眼看到幾百年前的景象了。以前去故宮參觀,就只能順着一條道走到底,走馬觀花地看看,很多地方還進不去。現在有了3D全景技術,故宮六百多年的歷史,從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朝,全都活靈活現地擺在咱們眼前。

據說當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咱們國家,曾經親眼見過元大內,它的華麗壯觀深深震撼了這位經驗豐富的探險者,他在書里形容說:「頂上的瓦片,紅的、黃的、綠的、藍的,各種顏色都有,還塗了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水晶一樣」。

可惜後來元大內被拆了,現在只能在故宮的一些角落找到一點點遺迹。不過別擔心,專家們利用3D技術,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把元大內給「復原」出來了。遊客只要戴上VR眼鏡,就能感受一下當年忽必烈眼中金碧輝煌的繁華景象。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當然明朝的紫禁城也是相當氣派的,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方,那是鐵了心要建一座史上最牛的宮殿。他不僅借鑒了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還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光是建造時間就花了整整十五年,前後一百多萬人參與。

而現在有了3D全景技術,紫禁城的角角落落,咱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連以前去不了的地方,像是皇帝上朝走的路、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都能用3D動畫還原出來,想看哪個角度就看哪個角度,比以前單純看文字圖片、聽導遊講解要強多了。

榫卯結構抵禦千年風雨

紫禁城裡最雄偉壯觀的建築肯定得數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都是明朝建築的巔峰之作,光是高高的屋頂就足以讓人嘆為觀止。要是細心觀察,還會發現一個神奇的地方: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這些巨大的屋頂,沒有用一顆釘子、一根鐵絲,全都是木頭搭起來的。這就要說到咱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榫卯結構了。

簡單來說,就是把兩塊木頭加工成凹凸的形狀,像拼圖一樣卡在一起,就能嚴絲合縫,穩固無比。三大殿的屋頂就是用無數塊這樣的木頭,一塊接一塊,一層搭一層,最終形成了咱們今天看到的恢弘氣勢。

以前咱們只能站在地上抬頭仰望,感受三大殿的雄偉,卻很難看清那些隱藏在高處的榫卯結構。現在有了3D技術,咱們可以把整個屋頂「拆解」開來,360度無死角地觀察每一個細節。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每塊木頭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每一個榫頭、每一個卯眼,都經過了精密的計算和細緻的打磨。有的榫頭像燕尾,有的像魚尾,每一個都精巧絕倫。更讓人驚嘆的是,這些榫卯之間配合得嚴絲合縫,有些木塊之間甚至連一根頭髮絲都插不進。

古代的工匠們憑着簡單的工具把木頭變成了神奇的「積木」,搭建出了如此宏偉的宮殿,而且歷經幾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這技術真是不服不行。

更牛的是,專家們還用3D技術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按照三大殿屋頂的結構,用木頭搭建了一個等比例縮小的模型,然後模擬地震,看看它能不能扛住。結果即使是相當於十級地震的劇烈晃動,這個模型也依然穩穩噹噹,一點都沒有要散架的意思。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咱們現在不僅能看到故宮美麗的表面,還能看透它骨子裡的精妙,而除了建築本身之外,說起故宮那就不得不提它的建造者,這位皇帝可是個傳奇人物,功過是非,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一代帝王的野心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最著名的君王之一,他開創了明朝的「永樂盛世」,平定內亂、抵禦外敵,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手腕。而朱棣並不滿足於守成,他派遣鄭和下西洋,把明朝的國威遠播海外。同時重視文化建設,下令編纂《永樂大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可以說,朱棣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把明朝的國力推向了頂峰,只是他的皇位來得不怎麼光彩,朱棣本來是藩王,在北方鎮守邊疆,但卻野心勃勃想當皇帝。後來侄子建文帝剛上位,他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帶着軍隊打到了首都,硬生生把侄子的皇位給搶了過來。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這「靖難之役」打了四年,血流成河,死了多少人,沒人能說得清。可以說朱棣為了奪權,那可是心狠手辣,一點都不手軟。而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是出了名的硬骨頭,朱棣想讓他給自己寫登基詔書,方孝孺寧死不從,還指着朱棣的鼻子罵他是亂臣賊子。

結果朱棣一怒之下,把方孝孺全家還有他的學生朋友總共八百多人全部殺害,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誅十族」。朱棣當上皇帝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決定遷都北方。根據專家們的推測,他看中了元大都的舊址,下令把元朝的宮殿全部拆除,然後在原地建起了更加宏偉的紫禁城。

歷史上傳說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他還讓人把拆下來的土堆成一座小山,就像把元朝踩在腳下一樣,這座小山就是現在的景山公園。可以說,朱棣這個人既有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的一面,也有心狠手辣、冷酷無情的一面,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結語

看完是不是對故宮又多了幾分好奇?以前咱們逛故宮,看到的只是表面,現在有了3D技術,故宮幾百年的秘密就一覽無餘。

咱們能清楚地看到當年那些工匠們,是怎樣用他們的巧手和智慧,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宮殿群。所以下次再去故宮,可別光顧着拍照打卡了,記得好好感受一下這跨越了600年的歷史。

參考資料:

央廣網—2016-05-31—故宮下藏着元朝皇宮考古正在探秘紫禁城前世

新京報—2024-07-27—3D全景看故宮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故宮底下藏着什麼?專家通過3D技術拆解,發現隱藏600多年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