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2024年04月29日20:12:38 歷史 4990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在北京龍潭湖(本文配圖均選自蘇月斫的《光明樓——北京人家影像故事》)

當年在山東畫報出版社,我策划了一套「名人照相簿叢書」。這個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劉心武1986年在《收穫》雜誌上開的一個專欄,名稱是「私人照相簿」。我對這種以平民家庭照片為線索,有點民間書寫意味的著作方式很感興趣,於是冒昧與他聯繫,希望由他主編,約寫一套「私人照相簿叢書」。他忙於新的創作,沒同意,於是我就改了一個字,變成「名人照相簿叢書」,陸續出版了弘一大師、巴金、冰心、張愛玲、梁思成、啟功等二十多本。創辦《老照片》時,設立欄目,有個「名人一瞬」,與之相應,設了一個「私人相簿」。二十七八年下來,「私人相簿」成為來稿最多的欄目之一。

近些年,我有一個尚未實現的願望:做一套「一個人的照相史」叢書。蘇聯詩人葉甫圖申科有句:「世上每個人都特別有意思」,高爾基則說:每個人都應寫一本傳記。同樣,每個人一生的照片就是一部有意思的圖像自傳。蘇月斫的《光明樓——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正是我想像中的那樣一本書:民間,鮮活,感人,美妙,充滿無意間的歷史感。我很喜歡這本書,為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這樣一本書感到欣喜。

劉心武曾解釋為什麼要寫「私人照相簿」這個專欄:「在我內心深處,常涌動着莫可名狀的情思。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出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家庭,處身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人文環境,我們承繼着什麼樣的遺傳基因、文化遺產,都是不由自主的……當人獨處一室,翻動着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時,或者可以鬆弛下來。人在這時可以意識到其實自己是可愛的,有道理的……」對此,我深有同感。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媽媽在永生小學院內(1979)

 不過,每個人都寫一本傳記,說來容易,真做起來是很難的。首先你要有大量的、長年的積累和記錄。時光嚴酷,它會帶走一切,尤其那些生活細節,如果沒有當時的、有心的記錄,就會如海邊砂礫一般,被亘久不息的浪潮沖刷得乾乾淨淨,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其次,還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這是不言而喻的。所幸月斫的父母「文藝、師範」,而且年輕、漂亮,他們都曾是教師,爸爸蘇建華老師還是一名小有才氣的畫家,後來成為專職的美術工作者;媽媽閆靜平任過三十年音樂課老師,喜歡唱歌。當一般人還不懂得攝影重要,也沒有條件擁有相機時,蘇老師已經迷上攝影,大量拍照並自己洗印了。開初是借用別人的相機,後來省吃儉用購置了自己的。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爸爸媽媽在北京駒章衚衕33號(1985)

 沒有孩子時,他們一個喜歡拍,一個喜歡照,拍和照都有文藝范兒,並非一般的家庭照。閆老師的美麗,是那個時代的美麗,是真正的美麗,不是如今修飾、妝扮的美麗。女兒降生後,這個溫馨的家庭自然又多了一根樂弦,大量的照片組成新的樂章(不知為什麼,我覺得這本書從頭至尾有音樂在背後)。女兒的出現並未造成對年輕媽媽的忽視,而爸爸的情感和寄託則通過拍照貫穿始終——這種飽滿的一個家庭幾十年完整的影像紀錄,比文字記錄更為豐厚和鮮活,其最大特點就是一目了然的細節:人物的表情、穿戴、動作,比如長辮子、花紗巾,家居的物件、樣式、新舊乃至雜物、門窗和窗帘,室外的樹木、水潭、山路乃至修二環、改造龍潭湖……這些細節,無處不在地展現了20世紀70至90年代北京一處街區一戶人家的日常,看上去親切、溫暖而又讓人惆悵。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我來了(廣渠門護城河東岸)

 說實在的,一開始看到材料,我沒把握這本書該怎麼做,能否做成。有了豐富的影像紀錄(兩萬餘張照片),如何選擇、刪減、編排、展示、寫作、呈現給讀者,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我相信作為女兒的月斫,她的選擇既是最準確的,又是最難捨的;她的展示是最充分的,又是最收斂的。在這裡她有兩個角色,一是書的主角之一,一是書的編輯者;一個現身其間,一個置之其外。正像這本書的性質:既是私密的、個性的,又是社會的、普遍的。我不知道她編寫這本書用了多久,但那一定是一段深刻的情感之旅。

【難忘的書與人】一個家庭的照相史 | 汪家明 - 天天要聞

在北京動物園(1985)

 月斫供職於《大眾攝影》雜誌,她也許學習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某些研究方法,受了攝影哲學和現代文學敘事方式的影響。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是爸爸媽媽的影像,第二章是女兒(即本書作者),第三章是一家三口,第四章「照片中沒有了我們三人的身影,但場景都取材於那些年我們生活中經常路過的、看到的地方。正是一張張看似散淡的、無關的、抒情的影像,承載了我整個童年的記憶場所,家在哪裡?就在這裡」。四章內容從小至大、從單純到複雜,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觀照。有意味的是,那些爸爸早年的水粉寫生風景畫,與照片融合、呼應,增添了日常的存在感,是別緻的一筆。

文字在書中並不鋪張,也不搶眼,是看了照片引起的回憶,簡明直白但又鮮活俏皮。敘述都是以第一人稱「我」或「我們」,但這個「我」,一會兒是媽媽,一會兒是爸爸,一會兒是女兒,有時又代表一家三口。雖然作者在文中有所交代,但讀的時候還是要根據照片和文意琢磨一番此刻是哪個「我」在講述?讀者因此有一種參與感、新鮮感。我想,這就是年輕一代的作者、編輯高明的地方,他們更有跨文化、跨領域的接受能力,更喜歡追求先鋒的表現方式。

除了整體結構的巧思和時空交叉的敘述方式,作為圖文書,圖片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置,圖片與文字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置?要使整本書流暢、錯落、好看,有空間,又不斷篇兒,也是相當有技巧的。不過,作為攝影雜誌的編輯,作為山東畫報出版社,這正是他們的長項——以書為證。

2024年元月北京十里堡   

  作者:汪家明

文:汪家明圖:月斫編輯:謝娟責任編輯:舒 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通州宋庄村發現一座老糧庫,數十座糧倉保存完好 - 天天要聞

通州宋庄村發現一座老糧庫,數十座糧倉保存完好

新京報訊 據「北京通州發佈」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通州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調查隊來到宋庄鎮宋庄村開展文物「四普」走訪調查工作,發現了建於1953年前後的一座糧庫,糧庫內有糧倉數十座,規模較大,保存完好。
為他人作嫁衣裳?科爾尼洛夫之亂,為何反倒讓蘇俄成了俄國的主宰 - 天天要聞

為他人作嫁衣裳?科爾尼洛夫之亂,為何反倒讓蘇俄成了俄國的主宰

瓦格納叛亂對俄國造成了深厚的影響,不過這事兒在悄無聲息中就被平定了。叛亂頭子普大廚也因此徹底消失,吃瓜群眾們剛捧起瓜,正打算津津有味地吃呢,結果發現,瓜沒了!一切變化實在是太快了,大家都沒反應過來,可以說普大廚徹徹底底幹了一件世紀性的爛尾事件,畢竟和斷更比起來,爛尾才更讓人頭疼。其實早在100多年,類...
為什麼古代有「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古代有「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有「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那麼,這個說法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科學依據?1、後代代替其實個人覺得,古人和現代人在「計量」方面,其實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差異。比如魏晉南北朝那會兒,有個叫莫愁的女子,她處於「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即15歲結婚,16歲生孩子。
虧掉老本的劉邦是如何逆轉的?楚漢極限拉扯之京索滎陽對峙! - 天天要聞

虧掉老本的劉邦是如何逆轉的?楚漢極限拉扯之京索滎陽對峙!

說起楚漢之爭,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韓信北上滅五國,以及最後的垓下之戰,而忽略了劉邦在京索滎陽一線與項羽相持的三年,實際上後者才是成敗的關鍵,正是劉邦在此與楚軍的極限拉扯,才為韓信北上爭取了時間,消耗了楚軍的力量,為最終垓下耗死項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非男子「殞命」27年後現身,被鄰居囚禁地窖中,愛犬曾發現他卻遭毒手 - 天天要聞

北非男子「殞命」27年後現身,被鄰居囚禁地窖中,愛犬曾發現他卻遭毒手

當地時間5月15日,一件發生在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的事情,引發了多方的關注,因為它聽起來實在是有些離奇。照片中的男子名叫奧馬爾·本·奧姆蘭 (Omar Bin Omran),左邊是他大約17歲時的樣子,和家中的兩個年幼的親戚同框,右邊則是他現在的模樣。在過去的27年的時間裏,奧馬爾是不見天日的,基本上只有他自己還有囚禁他的...
淚目!93歲抗戰老兵骨灰中發現3枚彈片晶體 - 天天要聞

淚目!93歲抗戰老兵骨灰中發現3枚彈片晶體

來源:中國國防報·中國軍號四月二十八日,湖北省鄂州市九十三歲抗戰老兵高性寬去世。遺體火化後,殯葬人員在其骨灰中發現了三枚彈片晶體——赫赫戰功背後的本色人生■常夢星 王焱堯 中國國防報記者 吳曉婧細雨霏霏,哀樂低回。4月30日9時30分,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殯儀館,高性寬的長女高水蓮小心翼翼地從殯葬禮賓人員手中捧...
已到新疆,商丘「90後」帶6歲兒子要騎車走完「絲綢之路」 - 天天要聞

已到新疆,商丘「90後」帶6歲兒子要騎車走完「絲綢之路」

今年32歲的洪慧贏是商丘市梁園區人家住青年路小羿楓是他的兒子在即將迎來兒子6歲生日之際洪慧贏決定帶著兒子踏上一段特殊的旅程他們從商丘出發目標是走完「絲綢之路」計劃通過200天的時間往返行程9304.8公里這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也是心靈和情感的深度旅行「這一路我們接受了太多人的關愛、幫助,以愛養愛,我希望孩子能...
一張1954年的勞模照片 - 天天要聞

一張1954年的勞模照片

文 | 戈壁湧泉前些日子,老絹紡廠開始搬遷了。在整理檔案時,我偶然發現了一批老照片,其中一張「國營嘉興絹紡廠一九五四年勞動模範留影」,引起了我的注意。光陰荏苒,半個多世紀過去,彈指一揮間。目睹老照片,不禁勾起對於老勞模、老領導的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