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2024年02月12日15:25:18 歷史 1340

前言

「你可曾聽聞過蒙古鐵騎遠征日本最後慘敗收場,倭寇難道如此強悍?」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總是聽說我們古代老是被北方游牧民族虐,但是我們都不知道的是蒙古人曾經也想連着日本一起虐。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南宋時期我們也是簡單對抗蒙古騎兵,但是最後卻以失敗收場,主要就是蒙古的騎兵戰鬥力過於強悍了。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就算宋朝可以依託工事和天險來艱難抵抗,宋朝的重步兵弓弩給蒙古騎兵造成不少的傷害,但是總體力量仍然是差距過大,傾巢之下,難有壘卵!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這一時期的蒙古騎兵已經不是身穿皮甲手拿簡陋武器的草原輕騎兵,他們在佔領北方中原之後,獲取了巨量的武器裝備和先進工匠,直接將他們的初代騎兵改裝成超級精銳的鐵騎。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南宋軍隊打不過蒙古騎兵我們也能理解了,畢竟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了,但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是如此精銳的蒙古騎兵在遠征日本的過程中遭遇了慘敗。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憑藉硬實力幾乎統一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人為什麼在日本折戟沉沙?難道倭寇的戰鬥力比南宋的軍隊還要強悍?滿級大神被新手戰五渣團滅,網絡小說都不敢這樣寫,但是這卻是真實歷史。

倭寇戰五渣

每每提到倭寇戰鬥力這個話題,我們總是能想到他們能以一敵十,打的明朝南方屯兵沒有還手之力,倭寇一度佔據了很多重要城鎮,直到戚繼光戚家軍出現才扭轉了如此局面。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但是,我們還是要認清倭寇與倭寇的區別,明代的倭寇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只是有少數的日本浪人僱傭兵而已,大部分還是邊境百姓反賊。

元朝蒙古騎兵對抗的則是純正的倭寇,因為元朝是直接遠征的日本本土,然後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就遭遇了慘敗,於是很多人就誤以為倭寇的戰鬥力強過蒙古人,蒙古人是被擊敗的。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其實我們但凡用腦子深入想一下就能明白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時候的日本人才有幾個戰鬥力,能夠普及鐵器就已經很不錯了。

戰爭比拼的就是生產力和士氣,蒙古大軍戰績卓著,士氣自然也非常高揚,歐亞大陸之內幾乎沒有能夠與蒙古人匹敵的武裝力量。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而同時期的日本卻被困在彈丸小島之上,資源匱乏信息閉塞,文化嚴重落後,這種環境之下是無法形成和我們一樣的成建制軍隊的。

當時的日本和歐洲非常相似,沒有實現大一統國家,只是一個一個的諸侯國和領主,這些領主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無法做到統籌和統一戰線。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這種軍隊結構在指揮和一致性方面是無法和蒙古大軍相比的,就連我們認知中羸弱的南宋軍隊都能血虐他們。

更別說是驍勇善戰的蒙古人了,而且類似這種領主制的武裝蒙古人此前就遇見過,東歐諸國之所以會被蒙古人暴打,就是因為這個軍事體系。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蒙古在西征過程中就發現了西方這個致命缺點,雖然他們也有類似皇帝的國王,但是國王卻只能指揮自己麾下的軍隊,其它領主的軍隊根本就指揮不動,而且這些軍隊的歸屬權也跟國王沒有半毛錢關係。

不能統一指揮對於東歐而言是硬傷,國王手下那些領主根本不聽指揮,都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而戰鬥,根本穩不住陣腳,蒙古騎兵佯攻都能引得他們私自衝鋒,最後被蒙古人分割包圍逐步殲滅。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真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所有手指握在一塊才是拳頭,團結起來和發散開來的力量完全沒法比。

而當時的日本各部武裝勢力也這樣,如果是正面對決的情況下,蒙古人在對付這種結構的軍隊是很有經驗的,倭寇完全沒有對抗能力。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再加上當時的日本各方面跟大陸國家文明相比都是絕對的劣勢,除下上述的武裝結構問題之外,其它的細節也是硬傷。

日本是個島國,內部地形也比較崎嶇,耕地面積非常狹小,而且農業技術非常落後,這一點耕地能養活的人口非常有限,吃飽飯都是很多平民百姓的夢想。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這種糧食供應對於武裝力量而言是硬傷,更是無法飼養戰馬,這一點可能突破了大家的認知,馬不是吃草就能活嗎,為什麼還要喂糧食呢?

戰馬在飼養過程中光是吃草是不行的,一定要配合穀物來飼養的,要不然戰馬是長不大的,這對於戰馬而言是無法被接受的。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再加上牛羊馬一類的牲畜最早日本本土是沒有的,幾乎都是從華夏引入的,因此日本的騎兵發展的就非常晚,也沒有條件去養活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這就會導致日本是無法做到利用騎兵來對抗蒙古騎兵的,就算有少量的騎兵能夠用於作戰,也照樣會被碾壓,因為質量區別太大了,不管是從實戰經驗還是武器裝備,蒙古都是碾壓姿態。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沒有騎兵支持,那麼就得跟宋朝學習單一用步兵來對抗蒙古騎兵,這樣的無奈之舉會讓步兵們絕望的,騎兵打步兵真的跟爺爺打孫子一樣。

宋朝步兵之所以有資本對抗騎兵,那是因為我們都是重裝步兵,而且還有很強力的遠程弓弩提供火力,而且士兵們接受的訓練也都是應對騎兵的。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可是,就算南宋如此精良的配備,如此強悍的士兵,在跟蒙古騎兵對抗的過程中還是屢屢吃虧,足以見得單一步兵對抗騎兵是非常苦難的。

如此富庶先進的南宋尚且如此,更別說資源匱乏的日本島了,他們那點鋼鐵資源能武裝多少重步兵,生產力根本就不允許日本出現類似中原王朝的重步兵。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很多日本歷史當中記載的戰爭都是以輕步兵足輕)為主的,隨便一個農民髮根銷尖的竹槍就是一個步兵了,說白了就是炮灰,想要拿金屬長矛都是奢望,如此生產力你說怎麼打?

更別說盔甲這樣的必需品了,鎧甲對於冷兵器戰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盔甲的性能也絕對不是電視劇當中那樣的弱雞,沒有盔甲的士兵在冷兵器戰場上就是送死,一波箭雨就喪失戰鬥力了。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反觀蒙古軍隊這樣就非常精良了,他們的馬匹非常優良,士兵也裝備這中原生產的鐵札甲,不管輕重兵種都有盔甲護身,這樣的軍隊放在同時期那個地區都無疑是精兵。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但是,就算是這樣的精兵卻同樣失敗了,究其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蒙古人運氣太差勁了,其次是蒙古海軍海戰不數量。

「神風」救了當時的日本

蒙古作為一個北方草原部落,距離大海比較遙遠,本身的水性就非常差勁,就算他們後期征服了很多沿海地區,但是他們同樣也是對大海沒有任何興趣。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這就導致了他們海軍建設非常困難,後期征服了中原王朝之後獲取了海軍戰船技術也無法從根本上彌補這個缺點。

其次就是當時中原王朝所打造的戰船也挺坑的,這些船一般都是為了在內陸河水或者近海地區活動的,而且當時元朝統治者追求速度,打造戰船的工期被緊縮,這就會導致質量容易出現問題。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戰船這個大坑最後得用蒙古大軍的屍體來填了,本來這些船就不適合在深海中航行,再加上當時還刮起來颱風,這些脆弱的戰船根本就經不起颱風的拉扯,最後大批量的肢解沉沒,蒙古大軍也紛紛墜海餵魚。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能夠登陸日本島的戰船非常稀少,而且士兵們上岸之後也沒有物資給養的補充,戰爭就是打後勤,這樣完全沒有後勤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就算你本人再能打,三天不給你飯吃你照樣得被拿捏。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倭寇軍隊這種情況下就很佔優勢了,第一是本土作戰後勤充足,第二就是蒙古大軍渡海而來非常疲憊,倭寇是以逸待勞。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他們清楚蒙古部隊是什麼實力,如果沒有颱風阻礙登陸,一旦蒙古人成建制登陸的話,他們基本上是沒法抵抗的。

因此日本人都認為這場颱風是他們的神賜予他們的守護,因此日本歷史也將此次颱風稱為「神風」。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很耳熟,二戰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海戰就有所謂的「神風敢死隊」,就是飛行員駕駛戰鬥機裝滿炸藥來撞擊美國軍艦,以此來達到戰術目的。

這就是日本在海戰失利之後渴望上天幫助的一種寄託,希望再來一場神風幫助自己戰勝敵人,但是最後的結果仍然沒有改變,日本海軍幾乎被剿滅。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很明顯二戰時期好運氣不站在日本這邊,想要復刻出來古代的神風也是痴人說夢,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蒙古軍隊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歸結於運氣成分。

差點統一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為何在遠征日本的時候折戟沉沙? - 天天要聞

所以,跟倭寇的戰鬥力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主要還是草原民族對於大海的不熟悉,你讓起碼的蒙古大漢去游泳,那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結語

我們很多人看待歷史的角度和深度其實有很大問題,只是片面了解之後就堅信一定是元朝戰鬥力問題。

所以看待歷史一定要多角度深入研究才能得知真相,不能看了隻言片語就誇大其詞,落後必然要挨打,暫時不挨打很有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或者是人家強者現在不想揍你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