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毛主席信任的人,汪東興同志當屬其中之一。
自1947年到1976年間,汪東興同志一直在毛主席身邊從事着警衛工作,全心全意保護着毛主席的身心健康安全。
就連毛主席在提起汪東興時,也曾感慨萬千地表示:
「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換了別人我不放心。」
僅從這番話中,就足可見汪東興的忠誠與能力。
然而就是這樣的他,在晚年時卻十分懊悔地表示自己當年推薦錯了人,竟然讓主席用了個心懷不軌之徒。
這是怎麼回事?汪東興所推薦的這個人是誰?而他又為何發出這樣一番嘆息?
一、與主席的深厚關係
要說起汪東興與毛主席之間的關係,還要從他的少年經歷說起。
1916年,汪東興出生在江西省弋陽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當中。
當時受到戰亂等影響,我國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特別是如同汪東興所出身的這種窮苦農民家庭,處境就更加悲慘了。
因而從小的時候開始,汪東興就深刻認識到了革命的重要性,也產生了想要投身到革命隊伍當中、為國為民效力的豪情壯志來。
年僅十三歲時,汪東興便積极參加到了方誌敏所領導的農民運動當中。
由於優異的表現和高昂的革命熱情,1932年時,他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員,自此之後,他便一直在紅軍隊伍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年輕,但汪東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之前,他已經成了中央縱隊幹部團連指導員。
長征結束之後,汪東興更是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在醫療後勤等方面發揮着重大的作用。
或許有人會覺得,沒有在正面戰場上有過什麼積極活躍表現的汪東興,在軍事方面會不如他人,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
解放戰爭期間,胡宗南等人奉蔣介石指令對延安展開重點進攻。要知道延安可是黨中央的所在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不巧的是,當時延安所布置的兵力並不雄厚。當發覺敵人要對這裡展開進攻時,毛主席當機立斷,與同志們一道選擇撤離,打算轉戰陝北繼續戰鬥。
而在這轉移期間,竭盡全力與敵人展開鬥爭,掩護毛主席等人安全撤離的,就是汪東興。
彼時,汪東興所帶領的警衛部隊人員數量並不多,敵人卻兵強馬壯,對毛主席等人虎視眈眈。
但就是憑着這人員數量並不多的隊伍,汪東興硬是與敵人多方周旋鬥爭,成功保證了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安全。
汪東興的這番努力與表現,讓毛主席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此之後,主席對於汪東興的信任越來越深,新中國成立後,他還讓汪東興留在自己身邊,做起了警衛員,負責警衛保護工作。
一國領導人的保衛工作有多重要,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毛主席能放心讓汪東興在這一職位上坐下來,足以看出他對汪東興有多信任。
二、識人不清,抱憾終身
一九五八年時,毛主席想要將汪東興調到其他崗位繼續進行工作。
這並不是因為他不信任汪東興了,而是因為他覺得只讓汪東興留在自己身邊,難免有些屈才。
於是,主席便找來汪東興,希望派他前往江西進行工作。
對於主席的這個提議,汪東興起先是非常抗拒的。
畢竟他在毛主席身邊工作多年,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突然間要前往一個新的地方展開工作,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更為重要的是,多年來一直是他在毛主席身邊展開保衛工作的。萬一之後接替他的人沒能第一時間上手,給毛主席的日常生活帶來麻煩怎麼辦?
但面對汪東興的反對,毛主席卻堅定的表示自己信任汪東興的才能,也正因此,才更不希望他被埋沒。
聽了這番話之後,汪東興內心感慨萬千,同時也十分感動。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國效力,絕不辜負毛主席的信任。
果然,在來到江西省出任副省長之後,汪東興的表現依然是那樣的出色,很快就博得了上下同志的一致認可。
1960年的時候,汪東興又被重新調回主席的身邊,出任公安部副部長。
在這之後,他便一直在中央擔任着各種工作,長久陪伴在毛主席的身邊。
只是馬有失蹄,人有失手,晚年回憶起當初陪伴在毛主席身邊的時光時,汪東興曾不無遺憾的表示說,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向主席推薦錯了一個人。
此人不是別人,就是李志綏。
1950年的時候,為了進一步保證安全,中南海組建了一支醫療隊伍,為此汪東興等人便在北京積極選拔優秀的醫務人員,
其中,就有這個李志綏。
單看履歷,李志綏確實很有資本。
李志綏的祖父是同光年間的御醫,可以說他出生於一個醫學世家。
李志綏本人的能力也很出色,畢業於華西醫學院的他不僅具備專業的知識,也有着豐厚的工作經驗,算是一位優秀的人才。
只是這樣的李志綏卻有着一個難以令人忽視的「污點」,那就是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國民黨高官,他本人也曾在十幾歲的時候加入了國民黨的特務組織。
不過在看到李志妥的經歷之後,汪東興卻並沒有因為他曾經在敵方工作過的經歷篩選掉他。
畢竟當時我國才剛剛解放,整個隊伍里有不少人都是從國民黨老兵轉變而來的。
而且在接受面試時,李志綏還大膽且誠懇的承認了自己這段經歷。
考慮到李志綏本人的能力確實很出色,現在對我黨也很忠誠,汪東興便不顧旁人質疑,選擇收下了他。
自然,一切以毛主席的安全為出發點的汪東興並沒有貿然行事。
一開始的時候,他只是把李志綏安排在了門診部門,專門讓他負責一些無傷大雅的日常醫務工作。
進入隊伍之後,李志綏沒有辜負汪東興的青睞和信任,一直在工作崗位上發揮着出色的表現。故而在1955年時,汪東興正式推薦李志綏進入了毛主席的醫療組。
在這之後,李志綏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二十多年,還曾經擔任過305醫院的院長。
這其中要說沒有毛主席以及汪東興的關照提拔,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令人憤怒的是,李志綏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正直善良,內心卻藏有不軌之心。
上世紀80年代,他不僅帶着全家移民到了美國,還在美國出版書籍,大肆詆毀毛主席。
彼時西方國家的反華情緒是非常濃厚的,為了能夠獲得他們的青睞,博得更大的利益,李志綏就在自己的書里大肆詆毀污衊革命同志們,其中就有對他提攜頗多的毛主席。
拿到李志綏這本所謂的回憶錄之後,汪東興格外氣憤,當即便懊惱地表示:
自己當時真是瞎了眼,竟然讓主席用這個人!
三、默默奉獻的革命者們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為一次識人不清就否認汪東興的功績。
畢竟世道人心總是在變化着的,或許在一開始,李志綏確實是一個正直的人,只是後來隨着金錢和時間的腐蝕,他發生了轉變而已。
倘若只因為此事,就否認汪東興的功勞,無疑是非常不合適的。
戰爭年代,汪東興臨危不懼,在一片又一片的戰火當中,不顧個人安危一直努力保護着毛主席的安全。
建國之後,他又長期陪伴在毛主席的身邊,全心全意為了毛主席的安全而奮鬥着。
此後在粉碎「四人幫」的鬥爭當中,汪東興更是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當年,就是汪東興直接安排了警衛部隊,參與了針對「四人幫」的拘捕行動。
汪東興既見證着歷史,也推動着歷史向前發展。2015年8月21日,這位老人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100歲整。
儘管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存。
相比較與其他革命前輩們,汪東興無疑顯得有些默默無聞。
是啊,在漫長的革命道路上,汪東興一直默默發揮着自己的作用,他甘心化為綠葉去襯托鮮花的美好,他甘願用默默無聞來守護毛主席的健康安全。
這份奉獻令人動容,這種精神令人感慨。
如今雖說汪東興前輩已經離開了,但他所留下的精神將會被我們一直傳承下去,他的事迹也會一直被我們銘記在心。
而如同李志綏這樣的叛變者,就算他們能夠享受到一時的榮華富貴,最後等待着他們的,也只有人民群眾的不齒。
百年之後,革命同志的精神與事迹永存,叛徒宵小之輩卻只能早早消散在歷史長河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