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解鎖每天好文章
前言
1949年的10月1日,當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說出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國上下,可謂是舉國歡騰。
只是當時還在振臂高呼的人群所不知道的是,在這舉國歡慶的背後,不久前中央才剛剛化解了兩場針對開國大典的危機。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建國以來的四大恐怖襲擊。
轟炸開國大典
1949年蔣介石命其心腹周至柔部署轟炸計劃,目標直指北京天安門。
不料,我黨只宣布10月1日建國,卻嚴守確切時間,周至柔多方搜集情報,仍不知曉大典具體舉行時間,所以轟炸計劃也遲遲無法安排。
根據檔案顯示,新中國開國大典定於10月1日下午3點整,地點就在天安門城樓上,但直到前一天晚上10點,我方才正式公布儀式時間。
這個時間之所以如此精準,是旨在限制敵機行動,當時國民黨主要裝備美製B-24轟炸機,飛行速度快但續航有限,從舟山起飛需時3小時方可抵達天安門,來回已逾飛機油料極限,我方出色的保密工作徹底打亂了敵人的部署。
蔣介石得知大典時間後大為光火,但又無奈飛機續航距離有限,周至柔籲請韓國總統李承晚,要求他允許轟炸機在韓國中轉加油。
按照規劃,轟炸機飛抵韓國釜山基地加滿油料,然後飛往北京執行任務,任務結束後再次降落釜山補給,最後飛返台灣,這樣來回飛行才可完成。
然而李承晚基於韓國國家利益,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理請求,他明白,助紂為虐只會招致新中國報復,韓國需要保持中立以保大局,不能讓國民黨飛機進駐韓國機場,李承晚的態度也直接導致計劃難以實施。
不過轟炸計劃會在最後時刻流產,蔣介石的考量也起了關鍵作用。
他擔心轟炸會毀損紫禁城等文物古迹,這勢必招來國內外譴責,當時國民政府已節節敗退,民心漸失,開國大典之難不能成為落井下石的導火索。
再者,無論轟炸成功與否,都將激起新政府強烈反擊,新中國力量日益增強,有力奪回台海主權。
蔣介石不願孤注一擲,招致滅頂之災,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放棄計劃,轉入防守狀態,以保存實力。
最終新中國也得以在和平歡慶中誕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中南海花匠暗殺周總理
1949年,國民黨特務段雲鵬奉命潛入北京,試圖刺殺中共領導人。
段雲鵬本是訓練有素的特工,抗戰期間曾除掉多名漢奸特務,這次他接受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刺殺新中國開國元勛周恩來總理。
段雲鵬為求完成任務,先後來到天津和北京進行活動,但中共對開國大典的安保工作早有部署,段雲鵬一直無法找到可乘之機。
於是他決定從周總理常去的中南海下手,段雲鵬收買了一名花匠,並給他弄來了一張中南海通行證。
段雲鵬給了他一大筆錢,要他以花匠身份進入中南海,詳細摸清結構,然後在關鍵處布下炸藥,花匠為了錢財,就這樣被段雲鵬拉攏到了刺殺組織。
一日,周總理如常赴中南海辦公,途中他察覺身後有人盯梢,猛地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花匠在悠閑地修剪花草,似乎沒有異樣。
但從前在特科任職的周總理,對肢體語言和微表情了如指掌,他敏銳地發現這花匠雙手在微微發抖,顯然內心極不平靜。
周總理立即找來公安部長羅瑞卿,安排他秘密調查此事。
羅瑞卿派人暗中監視花匠,並向周總理彙報花匠的一舉一動,而情報也證實花匠的確存在問題,周總理的直覺沒有錯。
花匠也感覺自己好像暴露了,急忙向段雲鵬彙報情況,說自己在周總理跟前失態,可能已經引起周總理警覺。
段雲鵬權衡再三,覺得已經暴露就必須趕緊行動,於是給花匠配備了手槍,要他趁機行刺。
兩人迅速擬定了作案計劃,就在他們密謀行刺之時,公安人員已經將花匠納入監控,花匠一踏出中南海門,就被公安人員抓獲,隨後他被帶往公安部進行嚴密審訊。
起初花匠態度強硬,死不承認。
後來周總理親自前來對花匠進行訊問,花匠一見周總理,立時想起先前在中南海花園受到的審視,不禁心生畏懼,周總理穩重地問了他幾句話,花匠終於招認了一切。
原來,花匠是段雲鵬的得意門生,段雲鵬命他獲取中南海通行證,熟悉中南海結構,然後在毛主席住處附近布下炸藥,實施刺殺。
除此之外,花匠還供出了段雲鵬的藏身之處,公安人員立即組織力量去捕捉段雲鵬,但段雲鵬已提前逃回了台灣。
雖然主謀段雲鵬未能捕獲,但公安部通過花匠提供的線索,將段雲鵬在北京的特務組織一一破獲,為新中國的安全清除了隱患。
周總理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提前識破了這個致命的刺殺陰謀,他果斷指揮公安部開展工作,將刺客抓獲,為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個案件充分展現了周總理的遠見卓識和非凡能力,也成為保衛新中國的一段佳話。
炮轟天安門
1949年9月,北京公安的偵查科科長曹純之接到一條機密線報,線報稱,一名叫李安東的意大利籍諜報人員,最近在北京活動頻繁,經常與日本人山口隆一、意大利人馬哲秘密碰頭。
收到線報後,曹純之立即展開調查,同時對幾個主要嫌疑人進行嚴密監控。
調查數日後,一名叫程夢的妙齡女子來到馬哲的住處,曹純之判斷她可能是送情報的人,當即將其抓獲。
審訊中,程夢一再辯稱,自己僅是替姐姐和姐夫送半張名片給馬哲,除名片外,姐夫還讓她轉達一句話:「我們洋行銀根緊,生意不太好!」
經驗豐富的曹純之立刻判斷,這很可能是李安東用來與馬哲聯繫的暗語,為了引蛇出洞,他決定繼續讓程夢拿着名片去見馬哲。
與此同時,山口隆一也沒有消停,他屢次化裝成普通百姓的樣子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前,手持紙筆繪畫,不知在策劃何種陰謀。
有一次,他將畫好的圖紙裝進信封,準備寄往日本一家公司,只是這封信還未寄出,就被警方截獲。
曹純之打開一看,頓時倒吸一口涼氣——畫面描繪的是天安門全景,紙上還畫有一個拋物線,直指主席台。
「這些姦細,難道要在國慶時用迫擊炮轟擊天安門?」曹純之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即向周總理報告。
周總理判斷,李安東等人極有可能會在國慶閱兵式上向主席台發動襲擊,屆時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會在上面,一旦主席台遭到轟炸,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中央下達了緊急命令,要求公安機關在國慶開幕前務必破獲此案。
在搜集了足夠證據後,9月26日公安人員突襲李安東的住處,在其房裡的一個煙筒內,警方發現了用油紙包裹的炮管,經識別是一門迫擊炮。
在無法抵賴的情況下,李安東只得交代他們策劃在閱兵式上用迫擊炮轟擊主席台,刺殺我國領導人的陰謀。
1951年,李安東等多名外國間諜被押赴刑場,在槍聲中結束了罪惡的生命,這場在1950年9月醞釀的陰謀最終敗露,為新中國的國慶增添了一段插曲。
萬隆會議暗殺周總理
1955年,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都在爭取從西方列強手中獨立,成為主權國家,中國作為第一個擺脫帝國主義、實現全面的社會變革的第三世界大國,自然成為這些國家的精神領袖。
4月,29個亞非國家響應印尼總統蘇加諾的倡議,在印尼萬隆召開亞非會議,中國也受邀參加。
然而就在會議召開前夕,中美關係已經陷入冰點,已退居台灣的蔣介石政權依靠美國支持苟延殘喘,極力阻擾大陸外交,為了破壞中國出席亞非會議,美國中央情報局與蔣介石勾結,布置了一系列險惡計劃。
4月11日,中國代表團8人乘坐印度航空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起飛,準備轉機赴印尼,可就在飛行4小時後,客機在馬來西亞海域上空突然失蹤,墜落在海里。
事後證實,這是機上裝置的炸彈爆炸導致的空難,除3名機組人員倖存外,其餘11人遇難,包括我國代表5人。
本該乘坐此機的周恩來總理,幸而之前得到緬甸總理吳努的邀請,臨時改道訪問緬甸,才幸免於難,周總理得知空難消息後,久久不能言語,深感悲痛。
這起事件經調查系美蔣特務所為,目標正是周總理,由於行程變更才導致刺殺失敗。
當初特務收買了香港機場技工周駒在飛機上裝置炸彈,周駒為了60萬港幣出賣良心,成為這個殘忍陰謀的幫凶。
爆炸發生後,英國港當局推諉不查,生還機組人員的證詞也被忽視,諸多跡象表明,這是蓄意的恐怖襲擊。
儘管遭遇如此險惡的威脅,周總理也沒有退縮,他捨生忘死,義無反顧地履行大國責任,選擇繼續前往會場,為亞非國家爭取獨立發出強音。
空難後,美蔣特務也並未死心,在周總理準備飛往雅加達時,又組織一支敢死隊準備進行刺殺。
所幸敢死隊中一成員臨時反水,匿名信告知中方,使暗殺計劃敗露,最終在中印尼兩國保護下,周總理得以平安抵達會場,萬隆會議也得以勝利召開。
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也成為了中國外交史上難忘的一頁。
結語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如今的這個太平盛世,凝聚了多少代先烈前輩的智慧與汗水啊!
現在又恰逢國慶,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也應慎終追遠、銘記歷史。
我是樊卓aa,專註於講好每一個故事,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如果您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不妨點一個贊,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免責聲明】文章事件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分享歷史人物故事,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就事論事請勿對號入座,並未上升到人身攻擊。如涉及事件版權或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實。請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