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2023年06月25日19:53:10 歷史 1877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為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閱讀前請辛苦點下「關注」。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羅斯封建割據時期中央政權衰微、地方諸侯林立,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狀態。東正教會作為國家統一的象徵,在國家外事活動中發揮巨大作用,進一步提升了羅斯的國際地位。

一、與拜占廷的關係:東正教羅斯化的繼續

羅斯封建割據時期羅斯東正教會在與拜占廷的關係上採取繼續教會羅斯化的政策,主要是基於羅斯國家和教會利益兩方面的考慮。從國家利益方面來說,羅斯對拜占廷的經濟依附關係減弱,走上與之分庭抗禮的道路。

到12世紀羅斯以農業為基礎的封建經濟已得到充分發展,索貢巡行制度已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由此主要針對拜占廷進行的皮貨貿易不再控制羅斯的經濟命脈。加之當時羅斯王權衰落,各諸侯混戰不休,封建王公在內部事務應接不暇的情況下,已無暇顧及發展與拜占廷的貿易往來。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從教會利益方面來說,教會羅斯化是大勢所趨。原因之一在於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羅斯教會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都明顯增強。到12世紀,教會與修道院土地所有制逐漸形成。例如,基輔佩徹拉修道院就擁有整個州和城市的土地。

教會已成為獨立的經濟組織,主教轄區幾乎與最大的公國相當,主教佔有大規模的農業用地、村落和城市。教會通過神化王權、調節王公內部紛爭和安撫被統治階級等方式提升了自身的政治地位。

另一原因是封建割據時期羅斯東正教會相對統一,基輔羅斯時期教會羅斯化的豐碩成果得以繼承。到11世紀羅斯在教會獨立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如開創了任命羅斯人為都主教的先例,等等。

與基輔羅斯時期相比,封建割據時期東正教會羅斯化具有以下特徵: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一方面鞏固與拜占廷的宗教聯盟,另一方面爭取更多的自主權

羅斯教會隸屬於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羅斯的第一批都主教、主教都是君士坦丁堡牧首派出的希臘人。只有經君士坦丁堡牧首承認的都主教才能成為羅斯教會的首領,羅斯教會成為拜占廷、希臘正教教會的組成部分。

拜占廷教會還保留着通過羅斯城市的大主教和主教對羅斯教會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權力。即使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羅斯宗教界無論是羅斯人,還是羅斯化的希臘教會上層人物,也都積極支持各地王公擺脫拜占廷的政治、宗教束縛,因為他們的主要利益在羅斯而不是在拜占廷。

1147年基輔都主教出現空缺時,伊茲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王公召集主教,建議他們選舉羅斯修道士克萊門特.斯莫利雅季奇這位羅斯地區的博學者和哲學家為都主教。後來由於諾夫哥羅德斯摩棱斯克蘇茲達爾普斯科夫等地主教不贊同教會的這項決定,克萊門特沒有成為全羅斯的都主教,但這一事件卻反映了羅斯想確立羅斯人為都主教的願望。

12世紀下半葉,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王公政權迅速壯大。開始在本地嘗試創立自己的教會。安德烈.博哥留勃斯基把希臘人列奧主教趕走,確立了自己的主教:即修道士菲多爾成為弗拉基米爾主教。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13世紀中葉,達尼爾.羅曼諾維奇王公確立基里爾為都主教的程序,雖然是先由羅斯宗教會議選出都主教,獲得君士坦丁堡牧首批准後並授予教職,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審批只是一種形式,都主教人選主要由羅斯內部的教俗貴族勢力操控。可見,經過長期的鬥爭,羅斯東正教會實際上已經獲得了自主任命都主教的權力,東正教羅斯化的程度進一步加強,拜占廷對羅斯加強政治、宗教影響的企圖再一次落空。

基輔羅斯時期教會羅斯化得到統一國家首領大公的支持,封建割據時期得到勢力強大的王公的支持

公元988年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確立拜占廷基督教為國教。羅斯大公引進宗教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國家的統治,卻不想受制於他人,因此擺脫拜占廷的政治、宗教束縛,建立獨立自主的羅斯教會,從確立國教之初就成為擺在羅斯大公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時至12世紀,羅斯大公政權名存實亡,羅斯各地王公繼續進行創建本國教會組織的努力。他們力圖把自己的親信扶上都主教的寶座,以便控制整個羅斯教會。如前面提到的伊茲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王公召集主教,建議他們選舉羅斯修道士克萊門特.斯莫利雅季奇為都主教;安德烈.博哥留勃斯基確立修道士菲多爾成為弗拉基米爾主教;達尼爾.羅曼諾維奇王公確立基里爾為都主教。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教會羅斯化的難度加大,鬥爭更加艱難

由於當時國家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各地王公為爭奪羅斯大公王位進行不斷的戰爭。同時,國家外部受到波洛伏齊人的不斷侵擾。羅斯的內憂外患引起君士坦丁堡皇帝和牧首的極大關注,力圖利用羅斯的內部衝突加強對羅斯的政治、宗教影響。

例如,選舉羅斯修道士克萊門特為都主教,由於諾夫哥羅德等地主教不贊同教會的這項決定,克萊門特沒有成為全羅斯的都主教,這一鬥爭的實質是羅斯的內部鬥爭,即羅斯托夫.蘇茲達爾王公長手尤里反對伊茲雅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王公的鬥爭。

安德烈.博哥留勃斯基確立修道士菲多爾成為弗拉基米爾主教,但菲多爾的地位極不穩固,結局十分悲慘。基輔都主教希臘人康斯坦丁命令逮捕菲多爾,割掉他的舌頭,砍去右臂,挖去眼睛。這說明基輔羅斯爭取教會獨立是一個曲折艱辛的歷程,有時會出現反覆,一些人為此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二、與天主教國家的關係:趨利避害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12世紀正是天主教與東正教的矛盾加劇時期,但這一大背景並沒有影響羅斯與天主教國家關係的發展。羅斯依然與西方鄰邦簽訂和平條約,並舉行親吻十字架儀式。

在諾夫哥羅德、基輔、斯摩棱斯克和其他城市有許多從西歐來的人,其中一些人有自己的住宅、庭院和教堂。愛爾蘭傳教士在羅斯得到棲身之處沒有什麼難的;羅斯人不僅參拜,而且在-瓦良格人.的教堂給小孩洗禮,並崇拜英國聖徒阿里班和巴杜里夫,挪威聖徒奧拉夫。

12世紀的羅斯教會已經成為基督教世界的實際組成部分,大多數西方思想家都把古羅斯看作同教國家。1147年,羅斯王公參加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羅斯封建主與波蘭封建主一起完成對布魯西亞的軍事進攻。此後羅斯又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基輔編年史記載了以神勇男子著稱的腓特烈.巴巴洛薩皇帝為首的德國騎士團來到東方。

12世紀60年代(1164年)在蘇茲達爾王公安德烈.博哥留勃斯基領導下,取得了對布爾卡人進攻的勝利,由此確立了新的教會節日——救世主節。安德烈.博哥留勃斯基王公傳記的作者把他的遠征與十字軍對薩萊的進攻相提並論。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羅斯與天主教國家和睦相處原因在於:

1.羅斯與西歐國家的貿易利益,特別是對諾夫哥羅德、斯摩棱斯克等城市尤為重要。

2.羅斯的宗教寬容政策傳統。在羅斯不僅多神教與東正教長期共存,而且還有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存在。

3.羅斯善於在複雜的宗教關係中趨利避害。天主教國家相對羅斯周邊地區信仰多神教和其他一神教民族和國家更具親緣性,並且發展與天主教國家的關係,有利於遏制拜占廷的政治、宗教影響,避免成為拜占廷的政治、宗教附庸。

但12~13世紀之交,當十字軍在波羅的海地區和芬蘭活動時,羅斯與十字軍的衝突逐漸產生,因為十字軍騎士軍團不僅佔領了臣屬於北部羅斯封建主的波羅的海、芬蘭地區,而且直接威脅東斯拉夫地區。

13世紀拜占廷牧首與羅馬教廷的矛盾導致十字軍進攻君士坦丁堡。從宗教關係方面來說,羅斯無條件地站在東正教一邊,但並沒有引發十字軍對羅斯的攻擊,羅斯成功地避免了與天主教國家發生正面衝突。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三、發展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係

(一)推廣東正教

為保障拜占廷基督教在羅斯的主導地位,羅斯統治者勢必要在鄰近國家和地區培養相同的宗教勢力。首先在東歐的非斯拉夫居民中推廣拜占廷基督教,東北羅斯的宗教中心/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地區的羅斯托夫主教區、格洛赫維次城和下諾夫哥羅德城的宗教人士在穆里亞人、米舍爾亞克人、莫爾多瓦人中傳教。非斯拉夫居民的洗禮開始於10世紀末,楚奇人、沃古爾人的顯貴接受拜占廷基督教後,成為該族人的上層統治集團。

12~13世紀初,東正教開始在芬蘭傳播,但傳教活動受到瑞典天主教人士的阻攔。13世紀,伴隨着十字軍在芬蘭的活動,諾夫哥羅德宗教人士開始積極推動芬蘭的東正教化。1227年,芬蘭接受了東正教的洗禮。波洛茨克公國是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西德維納河流域傳播東正教的中心。

13世紀羅斯與十字軍發生公開的衝突。彼得按希臘方式在黎巴嫩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中積極傳播東正教,並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立陶宛人。與多神教作鬥爭成為波羅的海地區民族反對外族入侵的思想武器。

此外,羅斯宗教界積極從事在草原地區傳播基督教的活動。在11世紀初開始在佩徹涅格人中傳播拜占廷基督教。12世紀,東正教在游牧民族中傳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考古和文字資料證明,在部分波洛茨克人那裡,通過與羅斯人的密切接觸,新宗教已經深深紮下了根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二)抵禦外族入侵

在13世紀的羅斯人看來,騎士團是羅斯人的主要威脅。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相信上帝能給予他力量,編年史家生動地記載下他的祈禱:全智全能的上帝,命令所有的民族居住在各自的疆域內並確定了他們的界限,現在你看到了你的僕人的困境,給予他們驅逐侵略者的力量吧!他利用東正教鼓舞士氣,增強了軍隊奪取勝利的信心。

1240年,羅斯西北城市諾夫哥羅德受到瑞典人的攻擊,身為諾夫哥羅德王公的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在涅瓦河邊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擊敗了瑞典人的侵略;亞歷山大因此被稱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1242年,亞歷山大又在抵抗日耳曼騎士團侵略的過程中表現出了非凡的膽識。13世紀30年代日耳曼條頓騎士團佔領普魯士地區,1240年佔領普斯科夫,兵臨諾夫哥羅德城下。這個騎士團把東正教也看作異端,力圖以天主教取代東正教,同時奪取新的土地和人口。騎士團的先頭部隊是穿盔甲的重騎兵

12~13世紀羅斯東正教會在對外關係中的作用 - 天天要聞

1242年雙方在楚德湖冰上展開了一場激戰,湖冰不堪重負,日耳曼騎兵紛紛落水淹死。羅斯軍隊又一次大獲全勝,日耳曼騎士團的前進勢頭被遏制,西北羅斯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東正教仍舊是羅斯人民的信仰。

在內外交困的封建割據時期,羅斯東正教會之所以能夠擔負起發展對外關係的重任,原因在於:首先,國家四分五裂,中央政權名存實亡,但東正教會依然保持統一,在外事活動中教會成為國家統一的象徵;其次,羅斯東正教會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參與外事活動的政治、經濟勢力,同時教會本身也希望通過參與外事活動提高自身地位;再次,12~13世紀,東正教在羅斯已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成為聯繫羅斯各地區的精神紐帶和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思想武器。

東正教會也確實恰當地處理好了與拜占廷、天主教國家、周邊地區和國家的關係,有利地保障了羅斯國際地位的繼續提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