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派人去請張愛萍開會,張愛萍:說了不去就不去

2023年01月06日16:13:02 歷史 1907

1987年5月的一天,張愛萍正在家裡休息,中顧委辦公室的人來找他。

張愛萍請他們在客廳坐下,熱情地與他們交談,他知道,工作人員這次來的目的,是想讓他去參加中顧委會議。

鄧小平派人去請張愛萍開會,張愛萍:說了不去就不去 - 天天要聞

對這件事,張愛萍開門見山地說:「你們都是工作人員,我不能為難你們,這件事情也說了好多次了。我還是那個意見,退了就是退了,還顧什麼問呢?這不是表率的問題,我怕真的給後來的這些年輕的幹部添麻煩啊!」

工作人員還想再爭取一下,張愛萍擺了擺手,說:「你們就不要再說了,我的意見很堅決,如果哪位領導有意見,我親自去和他們說一下,你們以後也沒有必要再和我說這件事了。」

很快,張愛萍的意見反饋到了中顧委領導那裡,當時的中顧委主任是鄧小平,他深知張愛萍的脾氣,有些事做了決定就會堅持,別人很難再說服他,只好同意了他的請求。

所以,張愛萍在晚年的時候,只掛了一個中顧委常委的名,從來不參加中顧委的會議。

實際上,這就是張愛萍的性格,既然要退就全退,徹底地退下來,雷厲風行,毫不拖泥帶水。

鄧小平派人去請張愛萍開會,張愛萍:說了不去就不去 - 天天要聞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張愛萍在彭老總的部隊征戰,彭老總的脾氣眾所周知,仗打不好了就要罵人,很少有人敢頂嘴,但是,張愛萍卻沒少頂撞,有時候甚至和彭老總拍桌子對罵。

但是,兩人都是襟懷坦蕩之人,從來不記仇,反而互相敬重。

比如在廬山會議時,彭老總受到了嚴厲的批判,回北京時,大家都怕惹麻煩,不敢與他坐一趟專機,只有張愛萍不在乎,直接上了彭老總的專機,陪着他一起回到了北京,其俠肝義膽可見一斑!

林彪當紅時,很多人趨炎附勢,但張愛萍從來不幹這種事。

有一次,張愛萍視察甘肅酒泉的原子彈基地,當地領導說,林彪曾經來這裡視察過,正在準備修建一座林彪紀念亭。

張愛萍很不高興,說:「花那錢幹什麼?還不如建一個冰棍廠,給大家做冰棍兒呢!」

鄧小平派人去請張愛萍開會,張愛萍:說了不去就不去 - 天天要聞

張愛萍不光雷厲風行,嫉惡如仇,更有着廣闊的胸懷,當中央提出幹部年輕化後,張愛萍第一時間就向組織提出了離休申請,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中央的決策。

但是,中央認為人才難得,很多事還離不開他,就一直沒有批准他的申請,反而職務還越來越高,從國防科工委主任升到了副總理,還當上了國防部長

一直到1987年,張愛萍才正式退出了領導崗位,當時已經是77歲高齡了,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了一輩子。

說起來,並不是所有的老同志都能像他這樣,坦然面對離休後的生活,很多老將軍都是從槍林彈雨中爬出來的,一生都在忙碌,閑下來反而難受,因此,當中央提出幹部年輕化的政策後,很多老同志覺得自己還能再干幾年,身體也允許,還有人產生了一些情緒。

鑒於這種情況,中央就決定設立中顧委這個機構,讓一些老同志在退居二線以後,還有一個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的地方,繼續為國家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保駕護航。

很多老同志都很愉快地進入了這個機構,也確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鄧小平派人去請張愛萍開會,張愛萍:說了不去就不去 - 天天要聞

但是,張愛萍卻不這麼想,在他看來,退了就是退了,就不要再出來指手畫腳了,年輕的幹部需要自己去闖蕩,自己去總結經驗,尤其改革開放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沒有經驗可循,老幹部如果再用以前的那些東西來指導年輕的幹部,只會起反作用。

所以,張愛萍雖然是中顧委的常委,但從來不參加中顧委的會議,還公開聲明說:「我現在是老百姓了,百姓,百姓,百事不管!」

作為一個長期位高權重的人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參考資料:《上將張愛萍》《開國將軍軼事》《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