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2022年12月25日23:15:17 歷史 1682

要問中國歷史上最有風度的王朝是哪個王朝?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明朝的名字,明朝有許多霸氣的標籤,例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例如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

明朝的軍事實力雖比不上元清兩朝,但是明軍的能力卻同樣不容忽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強硬的王朝,卻在萬曆年間與緬甸作戰的時候被逼得主動放棄了領土。

嘉靖萬曆年間,新興大國東吁王朝為了擴張勢力,掠奪更多的資源,大舉向我國雲南地區發動了進攻,明朝統治者為維護主權,發動了一場在西南極邊之地的戰爭。

然而就在這場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明朝朝廷卻放棄了部分土地,將其讓給了敵人。

這件事情引起了諸多猜測和非議,如果說萬曆皇帝執意要與緬甸持續作戰的話,明朝不見得會輸掉這場戰爭,那大明為何會主動放棄領土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明朝的實力不濟嗎?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萬曆劇照

明緬戰爭多波折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真正以布衣出身的皇帝,軍事出身的他非常注重國家的國防。

1381年,也就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將大將沐英派到了雲南一帶,清掃了蒙古勢力,自此之後,沐英便被封為了黔國公,世世代代鎮守雲南。

幾年後,朝廷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雲南地區的控制,還專門在雲南西部、南部設立了六個宣慰司

明朝剛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所採取的是擴張的基本國策,極大的擴充了明朝的領土,可是待到時局穩定之後,後代統治者便由原先的擴張戰略改為了收縮戰略,將對外用兵的國策改為了虛外重內的國策。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朱元璋

多年後,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成為了明朝的新任帝王,他登基後多次親征,開疆擴土,創立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他的頻繁用兵既給邊疆帶來了安定,也給國家帶來了巨大虧空,所以他的子孫明仁宗明宣宗上位之後,便選擇了與民休息,停止了兵戈之事。

明宣宗去世後,明英宗為了恢復祖輩的榮光,走上了御駕親征的道路,但是因為他涉世未深,不通兵法,所以他在北上的過程中,不幸被敵軍所俘,使得北京城差點落入敵人手中,自此之後,明朝便將國防重點放在了拱衛京都之上。

到了嘉靖萬曆年間,南邊的緬甸發展出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在公元1531年,莽應體在西南地區登基,成為了東吁國王並帶領緬甸走上了統一之路。

1539年,莽應體順利攻克了勃固城,並將其確立為了東玉王國的新都城,幾年後,他又在親信的幫助下,擊敗了阿瓦國王和地方軍隊,加冕成為了緬甸國王。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莽應體

歷經千辛萬苦,成就大業的莽應體原本應當勤勉政事,可是因為他登基後卻沉迷享樂,使緬甸陷入了內亂

在這動蕩之際,莽應龍順勢而出,成為了緬甸的新任統治者,並吸納了泰國、老撾和中國雲南的部分領土,與百姓大大的發展了緬甸的國力,後來他的兒子莽應里從他的手中接過實權,掀開了與明朝的大戰。

莽應里接手之時,緬甸已然成長為了一個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均不容忽視的新國家,萬曆十一年,莽應里率領緬甸軍隊,接連攻陷了雲南的多座城池,並從雲南境內擄走了大量財物。

緬甸人極為殘暴,他們在攻下城池之後,對城內的村莊百姓燒殺搶掠,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其嚴重的災難。在這生死攸關之際,明朝朝廷派鄧子龍等人趕赴前線,開始了抗擊外辱的明緬戰爭。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鄧子龍

從當時的戰績中可以看出,明朝軍隊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鄧子龍到達前線後,接連收復了灣甸、耿馬等多座城池,招降了多位緬甸將領。

萬曆十二年,緬甸軍隊再次入侵雲南,明軍再次正面迎敵,將東吁王朝的勢力趕出了我國領土,並處死了叛國投緬的大漢奸岳鳳,對雲南邊境的其他土司起到了極強的威懾作用,但是這並沒有遏制住緬甸人擴張的野心。

萬曆十三年,緬甸大軍捲土重來,再次向雲南擴充,蠶食了諸多土地,可是這一次,明朝沒有再正面應敵,是主動提出了與緬甸講和,並將多座城池歌給了緬甸,使得兩國恢復了正常關係。

以緬甸軍和明軍的綜合實力來看,如果萬曆皇帝堅持作戰的話,明軍的贏面其實很大,那萬曆為何要主動割地呢?這則和當時的國情有關。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萬曆劇照

國情特殊避戰爭

其一是因為雲南的情況較為特殊,雲南附近的土司既沒有接受漢化,也對明朝朝廷沒有認同感。

在明緬戰爭發生之前,他們也不過是名義上受明朝朝廷管轄罷了,所以即便是萬曆能夠將領土收回,他也沒有把握控制當地土司,若是東吁王朝捲土重來,那這些土司則很有可能會倒戈反叛。

如果萬曆和明軍沒有辦法得到當地土司的支持的話,那他們將無法維護對當地的統治,即便是他們擊退了東吁兵,那也無法解除雲南和緬甸的威脅。

對於正在面臨內憂外患的明朝來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這樣一個地方是非常不值當的事。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萬曆劇照

正因如此,明朝朝廷才將部分土地讓給了緬甸,這其實並不是明朝的統治者第一次放手讓出土地了,明宣宗當年在位的時候就主動宣布撤銷了在西域的衛所,放棄了對西域地區的管轄,明英宗在位之時也下令撤出雲南,放棄過對雲南的統治。

明朝的統治者之所以會主動放手讓出土地,主要是因為他們所採取的虛外重內的道路。對於明朝人來說,與其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這些不宜管理的地方,倒不如將資源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去。

其二,當時的明朝正深陷泥潭,無法從朝鮮戰爭中抽身

就在南部地區的雲南征戰不斷的時候,明朝和日本也在進行着一場大戰。明朝年間,日本倭寇頻頻越過海洋,從東南地區登陸,騷擾我國邊民,掠奪百姓財物,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倭寇

豐臣秀吉當年甚至還以朝鮮拒絕攻大明朝為由,出兵向朝鮮發動過進攻,朝鮮當時與日本的實力相差甚大,日軍從朝鮮登陸之後,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拿下了平壤,將國王逼到了平安道

萬曆皇帝很清楚日本這麼做並非是為了拿下朝鮮這麼簡單,而是為了攻下明朝,所以萬曆當即便下令,讓明軍遠赴朝鮮,支援朝鮮作戰。

朝鮮戰爭打響之後,明朝前前後後共派出了12萬人與日軍作戰,雖然說在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努力下,明朝的國庫由之前的虧損實現了營收,但是在短時間內拿出這麼多人力物力支援戰爭,對於國庫來說卻還是不小的壓力。

當時的明朝已經將全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東北的朝鮮半島,基本拿不出錢來支援雲南了,所以放棄幾座城池穩住緬甸,對於明朝朝廷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張居正

當斷則斷保實力

第三個原因和遼東的崛起息息相關,萬曆年間,國家極不太平,朝鮮戰爭打響之後,東北的努爾哈赤也頻頻南下,想從明朝分一杯羹。

在朝鮮戰爭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努爾哈赤勢如破竹,直逼長城,威脅着京都的安全。

北京是明朝的軍事、政治重鎮,是明朝的根基,所以朝廷是不可能放棄北邊,征討緬甸的,對於領土龐大的明朝來說,東吁國不過是彈丸之地罷了,他們認為即便是放任東吁國發展,他們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更何況當地的少數民族較多,極難實現漢化,就算是將這塊地拿到了手中,也難免會在維護管理上出問題,所以朝廷乾脆選擇從這個泥潭中抽身,將部分領土拱手讓給了緬甸,解決了南邊這個後顧之憂。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萬曆劇照

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明朝輕而易舉的放棄了諸多領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行為,但是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來看這個問題。

明朝的這個選擇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放棄幾座城池既穩定了西南地區的戰局,向緬甸等多國展示了明朝的大國形象,也將國力集中到了東北地區,避免明朝陷入多線作戰的尷尬境地,為後期的朝鮮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久之後,明軍在這場朝鮮戰爭中大獲全勝,狠狠地挫傷了日本人的銳氣,再一次證實了先前政策的正確性。

只可惜晚年的萬曆皇帝慢慢失去了鬥志,使得明朝的國力日益衰微,這個曾風光無比的國家也慢慢走向了窮途末路,讓東邊的女真族人成為了這片土地的新一任主人。

萬曆年間大明曾被緬甸逼得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 天天要聞

萬曆

我們在看待歷史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單一的目光去評判當時人的決策,而是應該用更加全面客觀的目光去分析歷史事件。

明朝在萬曆年間主動放棄雲南部分領土,正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結果,明朝人的這一做法也展現了他們的大局觀念。


參考資料

明代嘉靖末年至萬曆年間的中緬戰爭

嘉靖末年至萬曆年間的中緬戰爭及其影響

《明末西南邊界衝突——東吁王朝崛起與萬曆明緬戰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