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原名奧托·布勞恩,是德國共產黨人。1932年,共產國際將他派到中國蘇區做軍事顧問。在中國期間,李德還找了一位中國妻子——蕭月華,只是,倆人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經常吵架動手,甚至在蕭月華懷孕期間情況也沒有改變。
此外,李德還在妻子懷孕的時候偷偷與舞蹈演員李麗蓮相戀,因此,氣憤的蕭月華很快與李德離婚。
1938年,李德和李麗蓮結婚,婚後兩人琴瑟和鳴、感情很好。然而,一年後的一天,李德突然接到回國通知,情況緊急,李德只能吻別妻子,離開了中國……
李德走了,情深義重的新婚妻子該怎麼辦?而他與前妻所生的年幼的孩子又該如何處理?
一、紙上談兵
1932年,李德作為共產國的軍事顧問被派遣到中國。來到中國後的李德工作十分認真,屋裡掛滿了各種地圖,地圖上各種碉堡、戰壕等都做了詳細的標註,每天都在研究作戰方針。
然而,地圖和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李德制定的作戰計劃經常無法在實際作戰中被很好地執行,為了戰爭的勝利,將士們常需要臨時改變作戰計劃。
對於這種情況,李德十分氣憤,當時的軍事指揮博古因為無條件支持李德,所以,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一些隨機應變的戰士,這引發了戰士們心中很大的不滿。
博古信任李德是有原因的,李德曾是軍事學院的高材生,發表了很多軍事理論的文章。不僅如此,李德能言善辯,即使很多將領的作戰方針是正確的,也常因為口才不如他而處於下風。
每當戰爭爆發,李德總是根據電報上的信息在地圖上寫寫畫畫,從而制定方針政策,這無異於紙上談兵。
實際上,李德在此之前並沒有接觸過戰爭,所謂優秀的軍事文章也只是停留在理論上。
一次,他命令將士們直線轉移,可是,地圖上的直線實際上是群山環抱,戰士們需要浪費大量時間、爬過多座高山完成轉移任務。這也導致我軍接連失去了很多陣地。
1934年,國民黨百萬大軍圍剿我軍,「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開始長征。漫漫長征路,李德是西方國家唯一一個走完的人。
1935年遵義會議後,喪失了軍事指揮權的李德,多次公開表示支持毛澤東的戰略方針,有效地防止了紅軍的分裂,穩定了當時的局勢。
當時的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力主向南轉移,並派參謀長李特趕來說服眾人。李德得知後,急忙跑來和李特爭論,兩人一度發展到拳腳相向。
毛主席趕到之後,先是勸解兩人,而後就南下或北上問題和李特展開談論。不料李特情緒激動,差點對毛主席動手,李德趕忙上前抱住李特。李德身材高大、力氣也大,一時之間將眾人都嚇住了。直到毛主席發話,李德才鬆開手。
這件事讓眾人對李德的態度迅速轉變,彭老總更是多次誇讚他。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雖然李德的軍事才能不行,但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從未改變。
二、兩位優秀的妻子
李德曾經在德國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來到中國後已經30多歲,但是,一直沒有考慮過個人問題。
不過,作為一個思想開放的西方人,李德到了中國也鬧出了很多笑話。
有一次,李德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幹部,就當眾向她示愛,女幹部又氣又羞將他罵了一頓。還有一次,李德和一對幹部夫妻開玩笑,用德語對女方說喜歡她。李德沒想到女人的丈夫聽得懂德語,當即用德語說:「請自重!」
經過這幾件事,中央領導們也覺得不能再讓這個大齡男青年一直單身。婦女部長李堅貞接下了這個光榮又艱巨的任務。
李堅貞很是為難,畢竟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沒有那麼開放,大多數人都接受不了一個外國人。最後,李堅貞沒辦法只能找到女幹部蕭月華,可是,蕭月華一聽就表示不願意。李堅貞只好說:「這是為了革命,這是為了工作!」
蕭月華為了革命工作,只好答應了這樁「革命婚姻」。
李德和蕭月華結婚後並不幸福,李德嫌棄蕭月華枯燥無味、不解風情,蕭月華嫌棄李德脾氣暴躁、思想開放。兩人爭吵不斷,甚至拳腳相向。蕭月華多次申請離婚,卻因為她懷有身孕,離婚只能暫緩。
就在這時,李德遇到了舞蹈演員李麗蓮。李麗蓮能歌善舞、聰明漂亮、精通德語,與李德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很快墜入愛河。
李德很快和蕭月華離婚,迎娶了李麗蓮。婚後兩人琴瑟和鳴、十分恩愛。可是,這種幸福的生活只有短短的一年。
一年後,李德接到電報,共產國際要求他回蘇聯。時間緊急,李麗蓮根本來不及辦簽證,只能眼睜睜看着丈夫遠走。這一走,兩人就再也沒能見面。
丈夫走後,李麗蓮雖然傷心不已,但仍然為了事業努力奮鬥,此後,她不只在舞蹈舞台上取得了很大成就,還在婦聯擔任過重要職位。後來,李麗蓮又和一位作家相識相戀,生活十分幸福。
至於李德的前妻——蕭月華的成就更大,新中國成立之後,曾多次擔任湖南省高級領導幹部和政協委員,更是在1960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李德回到蘇聯先是在共產國際工作了幾年,之後返回家鄉德國,其著作《中國紀事》詳細地描述了他在中國這幾年的所見所聞,並對紅軍長征給予了高度評價。
1974年,李德在保加利亞去世。
回顧李德的一生,他一直在從事軍事理論研究,在中國的身份也只是顧問,只是,由於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對他過分依賴,才導致他剛愎自用、盲目自大,對中國革命造成了很大失誤。至於晚年的李德,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自己曾造成的嚴重後果多次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