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2022年11月13日22:58:14 歷史 1476

長篇小說連載:蓮塘浮生——福建閩侯程氏家人傳說(290)

(微信讀書上有機械人朗讀的本書音頻,歡迎收聽)

【逢周初連續三天發佈】


二九〇,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話說,1934年1月16日,農曆臘月初二,是福州吉庇巷人為有肉絨店東家大喜的日子,老闆林方正的女兒、16歲的大妹(戶口簿名字:秀玉)這天出嫁。

男方是南后街一家裱褙店老闆的次子,比大妹大了10歲。

那時候,男人比妻子大十來歲的很普遍。

丈夫比較成熟,妻子比較年輕,這種年齡搭配最合理。

《周禮·地官·媒氏》:「媒氏掌萬民之判……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媒氏是掌管婚配的官員,「公務員」,拿政府薪俸的。

有的人認為,《周禮》這句話表示,在西周,「法定婚齡分別在三十歲和二十歲」。

謬矣。

後面那句話很重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就是說,媒氏在執行公務中有一個基本標準,男子30歲、女子20歲就一定要結婚了,無故不執行這個命令的,會被處罰。

「男三十」「女二十」是最後期限,而非起點,而非「始得結婚」。

事實上,如果人們在這個最後期限之前結婚,求之不得哦。

因為,經濟活動需要大量勞力,軍事行動需要大量兵力。

李白《長干行》:「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女子14歲就嫁人。

李商隱《無題》:「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15歲還沒嫁人,女孩就「泣春風」了,很傷心。

到了清代,清宮選秀女,選的是13到17歲的八旗女孩。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康熙帝,1665年11歲時娶了同歲的赫舍里氏。

11歲結婚?

這時候,玄燁應該都還不會「操練」吧?

康熙的第一個兒子承瑞生於1667年11月,那麼康熙得在1667年的年初操練。

1667年初,康熙快要13周歲了。

他生於1654年5月。

不過,承瑞不是赫舍里氏生的,是榮妃馬佳氏生的。

估計馬佳氏比赫舍里氏年齡大幾歲。

11歲的赫舍里氏,應該還沒排卵。

赫舍里氏的第一個孩子承祜,生於她跟康熙結婚5年之後的1670年。那年他們16歲。

歷史上,男子15、6歲當爹,30來歲當爺爺的,並不罕見。

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西風東漸。

只用幾十年時間,20世紀初,中國人就被西人成功洗腦,中國人開始一切都向西洋看齊。

千百年來從不歧視同性戀的中國人,也開始歧視同性戀了。

結婚年齡自然也向西洋看齊。

當時在英國,儘管仍有少數人年齡很小就結婚了,但絕大多數英國人的婚齡是20歲以上。

早在17世紀,英國聖公會就規定,在沒有父母同意的情況下,新娘和新郎必須至少21歲「始得結婚」。

中國人一看,學!

我在網上看到天津市檔案館收藏的一份檔案,1920年河北省教育廳發給河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訓令。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上圖:1920年河北省教育廳訓令。)

訓令的內容是關於在校男女學生不得早婚:「中小學校男女學生在十八歲以前不得結婚」。

訓令第一句是批判早婚:「早婚之害,小之影響個人體質,大之關係民族盛衰。」

早婚「影響個人體質」純屬想當然,並沒有「大數據」來支撐他這個說法。

康熙帝11歲結婚,活了69歲。他那個時代,活69歲就是高壽,70歲不是高壽是「古稀」了。

康熙的妃子萬琉哈氏14歲被選為宮女,活了96歲。

康熙的孫子乾隆16歲結婚,活到89歲。高壽中的高壽。

可見早婚晚婚跟「個人體質」沒有必然關聯。

1920年河北省教育廳認為「早婚影響個人體質」,可能來自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元代《三元延壽參贊書》曰:「男子破陽太早,則傷其精;氣女破陰太早,則傷其血脈。

沒有科學依據。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在河北省教育廳發出上述訓令前4年,1916年,15歲的張學良結了婚。

張學良活了100歲零4個月。

倒是,像康熙那樣過早結婚,可能會影響到他孩子的體質。

康熙的第一個孩子承瑞只活了兩年。

但是,100多年前,積弱而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奮發圖強,各方面都想「師夷長技以制夷」,不準早婚不由分說也算一項。

有點矯枉過正。

不過,政府的法律不像河北省教育廳的訓令那麼激進。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1930年修訂的《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明確了始得結婚的年齡:男18歲、女16歲。

女子的最低結婚年齡比男子小兩歲。

福州吉庇巷人為有肉絨店老闆林方正的女兒林秀玉(大妹)生於1918年,到1934年的年初,剛好進入16歲,算是16虛歲。

按法律也是妥妥的可以結婚的年齡。

然而林方正並不是按法律來安排女兒的婚事,他甚至不知道政府發佈了新的婚齡規定。

那時候沒有「普法宣傳」。

按清代規定,女子14歲就可以結婚了。

林方正只是按福州當地的習俗、按自己的經驗以及自己的經濟能力來安排。

從習俗來講,人們認為女孩子只要開始來月事,就可以出嫁了。

按自己的經驗,1917年,林方正結婚時,他自己30歲,所娶的嚴氏17歲。

其實,什麼時候結婚,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實力。

跟現在一樣。

歷朝歷代都這樣吧?

1930年代福州人辦婚事,還是延續那已經存在千百年的傳統,女方嫁妝的價值要高過男方聘禮的價值。

林方正1921年就開了這家肉絨店,到1934年已經13年了,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給女兒置辦足夠體面的嫁妝。

林方正的太太嚴氏要讓女兒唱的啼嘛詩(哭嫁歌),歌詞頭幾句唱的,好像是林方正夫婦把女兒賣了似的:

「炮響新郎來接親,爹媽實在兩樣心。將奴賣去收禮金,禮金收進給兄弟,起厝買田連討親。」

全家人都知道,大妹出嫁,根本不是「賣去收禮金」,所以大妹不樂意唱啼嘛詩(哭嫁歌)。

林方正的徒弟(其實就是童工)程天尺和林方正的本族妹妹林友玲兩個少年人就「挺身而出」,為大妹改寫那幾句。

1934年1月7日星期天上午, 天尺和友玲就拿出了各自的「作品」。

本來那天就該將歌詞唱給大妹的,不料友玲發現天尺用來抄歌詞的那支鋼筆是她父親的,筆桿上刻着「林皓民」3個字。

這下子,大家的注意力立即轉移,友玲哭得淚汪汪。

啼嘛詩(哭嫁歌)那天就沒再說下去。

第二天是星期一,傍晚的時候,友玲的母親、肉絨店附近光祿坊道南小學的老師吳雅茹來到肉絨店找天尺,讓他把1929年底那天在大奶廟(臨水宮)里發生的事情再講一遍。

天尺就將自己1929年底那天,如何一家人從鄉下甘蔗來到福州,來到吉庇巷口那座大奶廟(臨水宮),如何抽籤,如何遇到解簽的「高先生」,「高先生」如何「好疼(nice)」,如何耐心給他們解簽,如何借筆給他抄寫簽文,如何被警察抓走,如何將鋼筆「煎炒(贈送)」給他,一五一十又講了一遍。

雅茹認真聽着,沒有像女兒那樣嚎啕大哭。

她已經37歲了。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而且,頭一天,女兒友玲拿着那支派克筆從肉絨店趕回家去,睹物思人,她已經哭過一遍。

雖然沒有嚎啕大哭,卻也是流淚不止,不時拿手帕擦眼淚。

其間,雅茹追問了好多問題。

她想挖掘丈夫自由生命最後一天所有的細節。

那一天,離開大奶廟之後,丈夫就進了地獄。

而眼前這個少年人,是丈夫自由生命的最後見證人。

4年了,丈夫生前最後的形象已經越來越模糊。

常常浮現在雅茹腦海里的他,反而是更久以前的他:他們結婚之初,她跟他坐輪船去上海,她生女兒的時候……

此時此刻,雅茹想通過聆聽天尺的講述,去抓住丈夫漸漸遠去的身影,漸漸模糊的音容笑貌。

按下不表。

最後,等天尺全部講完,雅茹又問了一個問題:「依尺,汝許日看見着警察,固有看見別儂無?」你那天看見警察,還有看見別人無?

小說《蓮塘浮生》(290)早婚影響個人體質?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 天天要聞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知名獵頭公司CGL德築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莊華先生,因突發心血管疾病,於2025年5月12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62歲。圖片來自CGL官方公眾號庄華被業內稱為中國「最老」的獵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庄華有22年獵頭從業經驗。庄華離世消息傳出後,不少獵頭行業人士紛紛發文悼念。庄華於2017年創立...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 天天要聞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於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歲。謝桂英出生於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關柵欄門3號。老人生前回憶:「日本兵進城前,母親領着我們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親在家裡看門。日本兵進城後,父親被日本兵殺害。」此後,謝桂英的母親帶着孩子們艱難度...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近期,卡塔爾王室將贈送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機,並作為「空軍一號」。該消息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美國各界人士批評,其中存在利益衝突等道德問題以及違反法律,民主黨人也迅速借題發揮,指責特朗普「受賄」。隨着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和他的家族,人們開始質疑: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以來,到底...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 天天要聞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隨着英美、中美相繼在關稅磋商中取得進展,作為較早與美國開啟談判的國家之一,日本現在非常着急,唯恐佔據談判先機的希望變得渺茫。為了減少美日貿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個舊策:把日本車企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再進口回日本。據日本《每日新聞》14日報道,圍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日本政府內部正在...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聞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為什麼李嘉誠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向香港政府報案?沒敢相信港英政府,沒敢相信香港電視劇中英勇無比的飛虎隊呢?……1996年5月23日,一個看似平常無奇的傍晚,香港深水灣道的一處單行道上,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的座駕被數輛車逼停。綁匪張子強手持衝鋒槍,以炸藥威脅,將李澤鉅挾持至新界一處廢棄養雞場囚禁……長子李澤鉅和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