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2022年11月03日15:11:11 歷史 1186

眾所周知,皇帝是古時封建王朝權力巔峰的代表,整個國家都得馬首是瞻聽他發號施令做事。只是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位置,卻也隱藏着旁人不能理解的辛酸。


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 天天要聞

就拿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來說,他雖然坐上了皇帝之位,但代價卻是兒子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並未在晚年還一直被囚禁着。


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 天天要聞

事情還得從武德9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僅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給殺了,還逼得李淵退位。李淵從此是晚景凄涼。


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 天天要聞

李淵被迫退位成為太上皇,不僅內心懷着喪失兩個愛子的悲痛心情,更讓他失落的是他失去了皇帝擁有的一切權力,而且在生活上也失去了至高無上的享受。


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 天天要聞

李世民上位後,由於對父親偏愛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懷怨恨、再加上他要竭力證明自己的正義性,因此不惜對高祖李淵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就是李世民對裴寂的處理。

這位在歷史之中,有着不可磨滅功勛的帝王可以說是一個晚景極其凄涼,而且心存遺憾的老人,對於數千年之間,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李淵在歷史之中所存在的真實功績,反而會不斷的提及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卻不僅被迫退位,還得承受喪子喪孫之痛 - 天天要聞

身為一個父親,即使在坐擁江山之後他也很清楚,對於他的第2個兒子而言,是一個鋒芒畢露,而且心存不甘之人,所以在發生了玄武門兵變之後。也讓他失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十個孫子。貞觀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淵去世,享年七十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 天天要聞

解碼成語「程姬之疾」的由來——月事、權力與替身的歷史迴響

作者:黃申在未央宮靜謐的夜幕下,更漏聲滴答作響,彷彿在輕訴着宮廷歲月的神秘與漫長。漢景帝劉啟輕輕放下手中竹簡,一旁侍從立刻心領神會,恭敬地問道:「陛下,可要召程姬侍寢?」此時,椒房殿內的程姬正對着銅鏡,愁眉緊鎖。毫無預警地,月事突然而至,而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 天天要聞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

張自忠 萬人敬仰的鐵血英雄張自忠將軍,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中,他的英勇而壯烈事迹,無不令人動容。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國的土地。張自忠將軍毫不畏懼地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他參與了眾多激烈的戰役,每一場戰鬥都是他英勇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是天水事件真相,那太可怕了!

在這裡,我誠懇向所有讀者(觀眾)道歉,上次講「天水事件疑點重重」的文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我必須更正,茲事體大,必須用更大的聲量發出!上次我質疑檢測報告中的鉛含量數據不正常,假如是 1340 毫克/公斤的鉛含量,會讓做出來的饅頭「硌牙」,再結合園方動機,我嚴重懷疑添加工業顏料的說法不可信。我承認,當時寫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