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2022年11月02日15:32:10 歷史 1209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南召縣一個叫作高庄村的村子裏,住着一戶姓孫的人家。

孫家有一個奇怪的成員。這個成員不是村裡人,甚至也不是中國人,他是侵華日軍戰敗撤退時沒有帶走的一個日本傷兵。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帶回日本傷兵的是家中的男主人孫邦俊。

1946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不久,他某天去集市上做買賣時,意外遇到了一個乞討的日本傷兵。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他動了惻隱之心,將日本傷兵帶回家中,好生看顧。孫家的這一照顧,就是47年。

47年後,孫邦俊的兒子孫保傑,為日本傷兵找到了遠在日本的家人。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日本方面得知他竟還在世上,對孫家產生了深深的感謝之情。他們不僅給孫邦俊一家,還給整個南召縣都送上了珍貴的禮物。

究竟,孫保傑是怎樣給日本傷兵找到親人的,那珍貴的禮物,又是什麼呢?

此事要從另一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開始說起。

四十七年後 來自日本的真誠謝意

根本利子是一位家住河南省方城縣的日本籍女性。1989年的寒冷冬日,兩位客人的意外到訪,讓她流淚了。

這兩個人,是孫保傑與日本傷兵。

帶回日本傷兵19年後,孫邦俊身患重病去世。臨走前,他囑咐兒子孫保傑,不要攆走日本傷兵,多照顧他一些,最好能給他找到在日本的親人,送他回家與家人團聚。

孫保傑按照父親的交代,與家人一起將日本傷兵照顧得很好。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為了給日本傷兵找家,孫保傑從70年代開始就不斷寫信、到各處打聽消息。

這件事他做了將近20年,耗費無數精力,花費許多錢財,還背上3000元的債務,家境變得格外困難。

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他做了許多超出自己義務範圍的事,只為完成父親的遺願。

一天他聽南召縣統戰部的一位幹部說,同在河南的根本利子或許能提供一些日本傷兵尋親的線索,孫保傑第二天就帶着他來到她家,誠懇地請求她的幫助。

根本利子從沒有想到過,一戶中國農民家庭,竟然能這麼多年一直精心照顧一個日本傷兵。抑制不住複雜的心情,她激動地哭了起來。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她立即寫了一封信寄給在日本的朋友,於是孫保傑給日本傷兵尋親的事第一次為日本國內所知。

1991年的春天與秋天,兩個日本友好訪問團也先後來到中國。他們返回日本後,將事件告知日本媒體。這對於日本傷兵最終能找到家人,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日本傷兵的照片被放入尋人啟事,刊登在日本報紙上。

次年,一個名叫津田康道的日本人輾轉來到孫保傑家裡,一眼就認出這個日本傷兵,是曾與他在同個部隊同個小隊的石田東四郎。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日本傷兵抽了一些血,送回日本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驗證了他的確就是石田東四郎。

住在日本秋田縣增田町的石田小十郎,一直以為哥哥石田東四郎早已不在人世。因為幾十年前他被告知,他的哥哥已經陣亡。

當石田東四郎在孫保傑的陪同下出現在他的面前時,這個63歲的日本老人哽咽了。

他寫了一封信給孫保傑一家,信中他寫道,「承蒙貴家三代對我哥哥無微不至的關懷……對這一切,我深受感動」,表達了他深深的謝意。

他以個人名義,捐了八萬人民幣給當地的學校,用以資助南召縣的教育事業。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孫邦俊一家照顧石田東四郎四十七年的故事在日本傳開了。

「石田東四郎救援委員會」成立,為孫邦俊及其家人的寬容與善良感動的日本人,紛紛捐款表達對他們的謝意。

委員會將收到大量的捐贈款項,用於資助當地留學生赴日深造與建設河南。

河南是我國農業大省,日本秋田縣增田町也是一個農業技術比較發達的地方。

孫保傑的兒子孫祿峰以及南陽市的其他五名學生,先後得到去日本學習當地林果業的先進技術的名額。

委員會還出資在南召縣建起一個植物園,名為「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

植物園佔地約300畝,面積頗大,裏面種植着蘋果、柿子等多種樹木花卉,象徵中日友好,給縣裡帶來茂盛的綠意。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另外,高庄村的土地非常適合種蘋果樹,為感謝高庄村的村民們,日本選擇了「千秋」、「王林」、「紅富士」、「世界」四種優質的蘋果樹枝條,送給了村裡。

這樣到了秋天,曾為照顧石田東四郎出了力的鄉親們就都能吃上甜美的蘋果了。

寬宏大度的孫邦俊一家,用幾十年不間斷的付出,為家鄉與河南南召縣帶來了教育與經濟水平的提升,可謂是好心有好報。

不過孫邦俊並不是圖回報才救下的石田東四郎,他救下日本傷兵是出於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在戰爭給人們留下的創傷還很深的年代,這種精神是彌足珍貴的。

全村人的善良 「老日」與身邊人們的故事

最開始的時候,當孫邦俊將一個穿着日本軍服的傷兵帶回高庄村時,許多鄉親都表示不能接受。

雖然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但它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傷害卻是不能彌補的。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孫邦俊知道大家的想法,他也知道要鄉親們完全接受日本傷兵,太難了。於是他什麼也沒說,就把日本傷兵安置在家中,給他治傷治病。

一開始,這個日本傷兵給孫家和村裡帶來了不少麻煩。

三更半夜,他一個人在院子里大喊大叫,用力地啪啪打自己的臉,吵得左鄰右舍睡不着覺。

他分不清好歹,孫家人給他做了鞋子穿,他會氣沖沖地拿斧頭把鞋子砍成了兩半,弄得大家都唉聲嘆氣。

但時間一長,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曾被子彈射中過,腦部的創傷導致他喪失了記憶和學習、生活能力;他那匪夷所思的行為,不是因為天性殘暴,而是疾病所導致的。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因此,孫邦俊教日本傷兵干農活,希望通過勞動讓他的性格變得好起來。

孫邦俊教他種麥子和清除雜草,他卻怎麼也分不清麥草和雜草,孫邦俊剛種下一排麥草,回頭一看,他將它們全拔了。

家裡養了幾隻羊,孫邦俊把給羊喂草的工作交給了他;但他只認準一種草拔,半天只拔了一小把,餓得小羊咩咩叫着去找孫邦俊。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沒辦法的孫邦俊,就讓他做最簡單的農活,那就是撿些乾柴回家燒火,他自己則劈出整塊的棒子柴拿去集市上賣錢,這就算是日本傷兵的勞動成果。

儘管只是做撿乾柴這樣的簡單農活,勞動教育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日本傷兵慢慢變得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氣,生活基本能自理了。

發現他的改變後,雖然對孫邦俊救日本傷兵的行為不能完全贊同,善良的鄉親們最終還是包容了他。

日本傷兵在村裡生活得時間長了,需要一個稱呼,孫邦俊就給他取名為了李同。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孫邦俊一家將李同當作家人,給了他非常精心的照顧。凡是家人有的他都有,比如冬天大家都穿着抗寒的棉襖,李同也有幾件孫家人自製的暖和棉襖。

李同胃口很大,一頓飯可以吃兩大碗,不算富裕的孫家,沒有讓他餓到過。

李同居住在孫邦俊家的47年中,他生過兩回比較嚴重的疾病。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第一回,他剛到孫家不久,就得上了偏癱;孫邦俊夫婦為了給他補充營養,用小麥面給他做了白面饅頭和麵條,家中母雞下的蛋也不賣了,都讓給李同吃。

要知道這兩樣食物,在當時不是頓頓都有的,而且那小麥面,本來是家裡準備過年慶祝時吃的。

李同的偏癱了八個月,孫邦俊夫婦照顧了他八個月。即使是在半夜,聽到隔壁屋傳來李同的動靜,孫邦俊也會披起衣服,頂着寒冷和睡意照顧他。

李同生的第二回病,是關節炎。那是在1962年,是孫保傑夫妻照顧他的。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李同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孫保傑從書店裡買針炙書回來,用從沒接觸過醫學的手,照着書一點點學着給李同針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孫保傑夫妻與孫邦俊夫妻同樣仔細的照料下,李同又能如常行走了。

年復一年的相處,毫無保留的關懷,孫家人對李同的好,他感受得到。他的腦子不靈光,但是他知道孫家人在用最大的善意對待他,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李同說話很困難,平時也沒法和人交談;但是他學會了孫家一家八口人的姓名,能喊出他們的名字。

孫保傑的兒子孫祿峰是李同看着長大的,李同喜歡孩子,經常會抱抱、逗逗這個孩子。孫祿峰將他看作自己的另一個爺爺,從小就和他很好。

在村裡一住幾十年,李同知道村民們和孫家人一樣,都是好人。他生病的時候,孫邦俊向鄰居借葯錢,鄰居也借了。

平日鄉親們在路上碰見他,會和他說話,問他些什麼,也都是友好地表示。不過這種時候,聽不大懂中國話、也不大會說話的李同,就只是「嘿嘿「地笑着。

家裡沒事的時候,李同會去隔壁鄰居家串門,幫助他們剝花生,這件事有點費時間,但是比較簡單的活計。

李同有抽煙的喜好。和鄰居熟悉了後,他會和鄰居要兩支煙,一支口裡抽着,一支夾在耳跟後頭。

不過,他不拿別人整盒的煙,畢竟煙是比較貴的東西——可以看出,李同在很多事情上,腦子並不糊塗。

不求回報的付出 中國農民的大愛

孫邦俊一家三代用了47年,照顧了一位曾經的日本士兵,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它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當時人們的友愛和善良。

在孫邦俊的以身作則下,孫保傑和他的妻子王成香都有着正直無私的美好品質。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孫保傑17歲時,通過多年刻苦努力獲得了優異的成績,考上南召縣的一所大學。

但因為家裡有一個日本人,他沒能當上大學生。

多年後,李同身份之謎被揭開。

他是一個大學生,畢業於日本的農業學院,本打算在增田町當地務農生活。

但是在日本政府發動的侵華戰爭中,日本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李同就此與二哥石田元二郎進入軍隊,被迫成為了一個侵華士兵。

後來部隊倉皇撤退,身受重傷的他被自己的同胞拋棄了。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王成香和孫保傑結婚前,她就知道孫保傑要贍養母親、舅舅和李同三個老人,養老負擔很重。

她毫不介意地說,誰家還沒個老人呢!結婚後,勤快善良的她與孫保傑一起擔負起了照顧老人們的重擔。

她做事平和而有耐心,將每個老人都照顧得周到妥貼。

李同,也就是石田東四郎找到了家人,1993年要回日本的那一天,王成香給他買了新衣裳。離別讓她心裏難受,可她還是為李同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高興。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孫祿峰和孫祿菊,知曉從他們出生起就住在家裡的另一個「爺爺」要走了;孫祿峰給石田梳了頭髮,孫祿菊則做了一副鞋墊,讓石田帶回日本去穿。

孫保傑借錢雇了一輛車,送石田東四郎到洛陽去坐飛機。為了讓石田感到安心一點,孫保傑一直送他到日本秋田縣增田町,陪他住了二十天才走。

石田小十郎後來寫信告訴孫保傑,他走後,哥哥在屋裡屋外到處找他,找了能有十天。孫保傑一家看了信後,心裏都感到酸酸的。

王成香2000年的時候去日本探望過石田。她的到來,讓石田十分高興。

她離開的那天,石田習慣性地跟着她,彷彿也要跟她一起回中國。王成香流下了眼淚,她想,石田心裏大概覺得,住了快五十年的高庄村才是自己的家吧。

河南老漢收留日本傷兵,堅持照料47年,他回國後是怎麼報答的? - 天天要聞

前往日本留學研修的孫祿峰,在繁忙的學習和工作間隙,經常去看望石田,和看着他長大的這個老人說說話,撫慰他的心靈。

孫祿峰在日本結了婚,有了兩個孩子,妻子是日裔巴西籍的留學生。2005年,已成家立業的他回到家鄉,與孫保傑夫妻重聚。

孫邦俊一家與石田東四郎的故事,是中日友好的美麗見證,也是一個關於仁善、感情的雋永歷史故事。這其中閃爍的人道主義光芒,屬於新中國,也屬於全人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裏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