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2022年10月16日18:32:03 歷史 1735

前言

將時光倒轉回幾十年前,走到中南海菊香書屋前,你就會聽到屋子裏面傳來一陣「噠噠噠」有節奏的敲擊聲,每天總會有那麼一兩次。

別驚訝,這聲音只是標誌着書屋主人已經開始用餐罷了。每到了這個時候,毛主席就會一邊用毛竹筷夾菜吃飯,一邊用腳踩着板子不停地在地上拍打着。

而毛澤東也為他這個動作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擂鼓!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擂鼓』時候的小餐桌

那張可以用來擂鼓的小餐桌就成為了毛主席生活中的必需品,吃飯的時候總是少不了它。

那麼,有着如此奇怪習慣的毛主席在餐桌上到底吃些什麼呢?

少不了的『老三樣』

毛澤東的飯桌上免不了三樣東西,而這第一樣就是辣椒。

毛主席是湖南人,他嗜辣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對於辣椒的偏愛始終如一,甚至到了貪饞的地步。

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員吳連登曾經回憶說:「主席吃飯的時候,必定要有一盤辣椒!」

毛澤東自己也說道:長征的時候,吃不到肉不大想肉吃,只是老想有辣椒吃就好了」。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

毛澤東特別喜歡吃辣椒,甚至把辣椒看做是天下最美味的東西,就連回禮的時候也想到了它。

1942年的時候,斯大林派人給毛澤東送來豐厚的禮品。收下禮物後的毛澤東就開始發愁,思來想去也不知道該送什麼回禮!

吃飯的時候,略顯焦躁的毛澤東擂鼓的聲音特別大。雖然手裡握住毛竹筷,但他一下飯菜也沒夾,腦海里還在思考着給斯大林的回禮!

就在這時,毛澤東將目光看向了桌子上放着的那盤辣椒,於是當即就決定:給斯大林的回禮就是辣椒!

送給斯大林的辣椒是毛澤東親手播種、培育且收穫的,這些辣椒被裝進一個特製的布袋中,交給了此次過來送禮的蘇聯朋友。

並且毛澤東表示:「延安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我就給斯大林同志送這點禮品,表示我的謝意吧!」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斯大林合影

毛澤東因為喜歡吃辣椒,因此還半真半假地講出了一番『辣椒革命論』。

在1934年瑞金時期的時候,他就對不習慣吃辣椒的軍事顧問李德說道:「真正革命者的糧食就是紅辣椒,誰不能吃紅辣椒,誰就不能戰鬥。」

毛澤東還曾經因不敢吃辣椒而打趣過王稼祥的夫人朱仲麗,他說:「你連碗里的辣椒都怕,還敢打敵人?」

1962年四月,毛澤東在武漢東湖賓館中吃到了廚師專門為他製作的朝天椒,雖然他吃得滿頭大汗,但也直呼過癮,飯都多吃了一碗。

吃得十分高興的毛澤東再次和身邊的隨行人員講起了他的『辣椒革命論』:「吃辣椒是要有決心的。要不怕辣,不怕苦。辣椒是個好東西,大凡革命者都愛吃它。我們湖南家家都種辣椒,人人都吃它,人人都革命。」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

毛澤東為了能夠吃辣椒還曾經和醫護人員據理力爭,講歪理。

年紀大了之後,毛主席的餐桌上依舊會有一盤辣椒,一次,他吃完辣椒後,緊接着牙就開始疼起來。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

看着面露痛苦的毛澤東,醫務人員就焦急得對毛澤東說道:「主席,上火了就牙疼,吃辣椒是上火的,你能不能不吃辣椒啊?」

一聽不能吃辣椒,毛主席耍起了無賴:「什麼上火,吃辣椒明明是清火的!」

不過,就是這樣嗜辣如命的他也曾經因為飯桌上出現辣椒而責備他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1930年的5月,毛澤東來到江西尋烏展開調研,飲食習慣的不同,在加上條件有限,他每頓吃的都是清水煮白菜,幾乎沒有油鹽。

這段時間裏,毛澤東的嘴裏幾乎沒有什麼味道,這讓警衛員吳吉清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後來,他聽說毛澤東十分喜歡吃辣椒,於是就開始挨家挨戶詢問老鄉,看看誰家裡有辣椒。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吉清終於找到了一串紅辣椒。

當晚,吳吉清就拜託廚師幫着把辣椒炒好,他端着送到了毛澤東的房間里。

因為毛澤東總是忙於工作,所以他吃飯得讓人叫好幾次。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炒辣椒

已經被叫了幾次的毛澤東剛剛放下手中寫了一半的調研報告,就看到了吳吉清端來的辣椒,眼中一亮!

毛澤東看着吳吉清將這盤紅辣椒放到飯桌上,然後起身走了過去,問道:「你這辣椒是從哪兒弄來的?」

看到毛澤東眼中剛剛閃過的興奮,再聽到他的問話,吳吉清有些得意得回到:「我找老表要的,這麼多戶人家只有他家有一串!」

聽到這話的毛澤東眉頭皺起,臉色一沉:「你們連長有沒有和你講過組織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察覺到毛澤東不高興後,吳吉清臉上得意的表情立馬收住,轉而是一副迷茫的神情。

毛澤東看着面前獃獃搖着頭的吳吉清,嘆了一口氣,想到他剛參加工作不久,就對他耐心解釋道:「吳吉清同志,這件事情不能怪你,主要是我們對於新戰士關於黨的政策宣傳不夠,教育也沒有能夠及時跟上。這樣吧,一會兒你告訴你們連長,讓司務長從我伙食費里把辣椒錢給老鄉送去,還要給人家道歉。」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油畫——毛澤東

在毛澤東心中,辣椒是很好吃,但是組織上的紀律也是不容打破的。

這樣的事情還有一件,長征途中,糧食短缺,辣椒也是一個稀罕物。

組織上在給中央領導分配食物的時候,毛澤東的警衛員給喜歡吃辣椒的他多領了20個紅辣椒。

這件事情被毛澤東知道後,立馬讓警衛員將辣椒如數退回。

在警衛員將辣椒退回來後,毛澤東嚴肅地對他教導:「我們是紅軍,領導人怎麼能夠搞特殊呢?」

除了辣椒,毛主席飯桌上經常出現的還有就是廖師傅做的湖南腐乳。

腐乳不發霉是不好吃的,毛主席身邊的醫生看到之後,立馬就提出要化驗這腐乳。

為毛澤東做了十幾年飯的程汝明在參訪中談到此事,他說道:「這些就和湖南臭豆腐是一個道理,化驗什麼!而且他說了也不算,主席說了算,主席吃!有好多東西,保健醫生看着就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主席就會說行!」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程汝明毛澤東合影

毛澤東對於吃食有一個很大的原則,那就是吃自己喜歡吃的。

當然,毛澤東也會吃符合科學標準的野菜,那就是馬齒莧

它不僅可以清理腸道,而且能夠治拉肚子。有時候,效果比吃黃連素的效果還要好。

無論是在烽火年代中,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的飯桌上,總是會有這『老三樣』的身影。

節儉的毛澤東

毛澤東作為農民的兒子,深知農民大眾的疾苦。

即使建國後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他依舊保持着節儉的生活作風。

吃穿住行,各個方面都很節儉,穿戴樸素,一件衣服補了又補,一雙鞋修了好多次,一頓飯業只是簡單的三菜一湯。

新中國成立之後,武象廷剛剛擔任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員沒幾天,就在廚房裡看到了毛主席。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合影

毛澤東走進廚房後,第一眼就看到了忙碌着的武象廷,他拍了拍武象廷的肩膀問道:「武象廷,你在做什麼呢?」

「主席,我剛外出買菜回來。」武象廷說著就指着桌子上的菜籃子。

毛澤東順着武象廷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菜籃子里新鮮的蔬菜,點了點頭。

然後又像是想到什麼似的,開口說道:「你改行了!好呀,我和你說說,以後你們只要飯菜做得乾淨衛生就好了,不要買什麼貴重的東西給我吃。」

說完,他就往前走了幾步,從菜籃子里拿出武象廷剛買回來的黃光,繼續說到:「比如說,現在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別買這些黃瓜、西紅柿之類的新鮮蔬菜了。現在買一根黃瓜的錢,到了夏天就能買一筐黃瓜,冬天買一根黃瓜只能吃一頓,夏天買一筐黃瓜能吃幾十頓。」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新鮮蔬菜

武象廷聽着毛澤東的話,點點頭,心中對於毛主席的節儉有了新的認識。

之後有一次,武象廷有事外出,買菜的任務就讓王振海代替執行。他買回來了一些嫩玉米芯子,經由廚師做好,端到飯桌上。

毛澤東看見後,一臉不高興,遲遲不願意動筷,他對着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

「炒這麼一盤菜要多少棵玉米啊?長大了能打多少糧食!叫我吃這樣的菜,不是破壞生產嗎?端回去,誰買的叫誰去吃!」

對於毛澤東在吃上的節儉,中南海廚師康輝是很有發言權的:「毛主席生活儉樸,要求簡單,無論是元旦還是春節,他的家宴總是三葷兩素一個湯,鮑參翅肚是沒有的,他也不愛吃。他一般說,一頓飯有個肉菜,有個蔬菜,夠了。」

康輝在毛澤東家裡過過一次春節,他表示:毛主席家裡和平常人一樣,也會在年夜飯的時候包餃子。桌子上也只是會比平常多幾個葷菜,一家子人熱熱鬧鬧得吃一頓。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合影

程汝明對於毛主席家的年夜飯的記憶,也和康輝一樣,感覺沒什麼特別的。有幾回除夕夜,毛澤東甚至讓他們把中午的剩菜端到飯桌上。

每當到了元旦、除夕的時候,毛澤東也不會對廚房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為此,程汝明就會多做幾道他平時愛吃的菜。

廚師王近仁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六年,他曾回憶說:「現在很多人知道我當年給毛主席當過廚師,以為我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其實不然。說實在的,在毛主席身邊工作,在中南海掌勺,我學的手藝幾乎派不上用場……」

他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從康輝做的一道菜說起,有一回,他炒了一道花刀豬肚頭,又脆又嫩,口感極好。

毛澤東吃得也很高興,不過在他吃完之後就說道:「不要讓廚房師傅費勁兒弄什麼刀功,有這個時間不如多看兩本書。這菜一看雕得跟花兒似的,就知道很費事。」

正是因為毛澤東的話,廚師們就不再做一些特別費工夫的菜了。

1962年,毛澤東私人宴請溥儀的時候,做得也是很簡單的一些菜。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合影

飯桌上只有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另外就是主食大米飯加饅頭。唯一可以說有些牌面的就是那瓶葡萄酒了。

宴會設在了頤年堂,毛澤東還另外請了章士釗、程潛、仇鰲和王孝范幾位作陪。期間。毛澤東還向溥儀推薦了那道青椒炒苦瓜

毛澤東夾起一筷子就放到了溥儀的碗碟里,看到他吃到嘴裏,笑着問道:「味道怎麼樣?」

不常吃辣椒的溥儀被辣出滿臉的汗,聽到毛澤東的聲音後連忙說到:「不錯,不錯,麻辣鮮香!」

毛澤東節儉,但伙食費卻很高

毛主席吃得很簡單,每一頓都是三菜一湯,菜和湯都是人們常見的普通食物。

毛主席是南方人,主食的話就是大米飯,有時候裏面還搭配上一些雜糧,裏面會經常摻一些小米、紅豆等。

飯後有時他還吃個烤紅薯或者是煮玉米,從現在看來,這些食物雖然簡單,但是卻很科學且營養。

毛主席吃的東西還很雜,他會吃一些讓人感覺上不了檯面,老百姓愛吃的東西。比如,泥鰍、雞脖子、魚頭、小魚蝦等等。

喜歡吃雜糧的毛澤東也很喜歡吃八寶飯,關於八寶飯還有一個小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王近仁第一次給毛主席做飯,他感到有些緊張,而當他看過菜單之後,就更加緊張了。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王近仁

毛主席要吃的八寶飯,此刻廚房裡連一寶都沒有,什錦果鋪、紅棗、花生米、蓮子、糯米、白糖一樣也沒有。

如此,他趕緊找到李銀橋,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他。李銀橋聽到後笑着說:「王師傅,主席要吃的八寶飯,可不是你在飯店裏面做的那種。」

「啊?」王近仁一臉疑惑。

「你只要把大米、小米、玉米(碎)、綠豆、紅豆、黃豆、蠶豆、四季豆放在一起煮熟了就行了。主席在長征路上,經常吃這種飯,已經吃出來感情。」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雜糧飯

從李銀橋的話中,我們能知道,毛主席喜歡吃的八寶飯也只是各種雜糧混在一煮熟。

另外,毛澤東很少吃滋補品,不是因為沒有,相反,他並不缺補品。

每年毛澤東都會從世界各地收到禮品,而禮品清單中人蔘、鹿茸、熊掌、靈芝這些罕見的高級補品皆有。

不過,毛澤東處理他們的方式就和其他貴重禮品一樣,登記造冊,全部交公。

1964年的時候,印尼華僑代表曾經給毛澤東送來了重達31.5公斤的高級燕窩,而它的命運也其他禮品一樣,被毛澤東交代工作人員,將這些燕窩送到了人民大會堂去招待外賓。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人民大會堂

雖然毛澤東的食譜簡單,也沒有什麼名貴的東西,但是他的伙食費用卻是很高的。

1963年第二季度的賬單上,伙食費一項就有3873元,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么,很簡單,他雖然對自己很吝嗇,但是對於其他人卻是很慷慨。

毛主席招待客人都是自己出錢,之前提到的宴請溥儀就是從他的伙食費中扣除的。另外,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會經常陪他吃飯,這些錢都是毛澤東來付賬的。

因為這個,毛澤東還曾經在和一位工作人員一起吃飯時開玩笑:

「你在我這裡是『三不要』——吃飯不要錢,住房不要錢,看書讀報不要錢。」

毛澤東吃飯會擂鼓,飯桌上少不了三樣東西,其中一個讓醫生要化驗 - 天天要聞

毛澤東

說完後,毛澤東就和工作人員一起笑了起來。

一雙毛竹筷,一張被雙腳踩得砰砰響的簡陋餐桌,幾盤辣椒霉豆腐,毛澤東一生似乎都藉此維持着自己獨特的「營養平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絕配? - 天天要聞

什麼是絕配?

中國有十四億人口,在同齡男女基本數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竟然出現數千萬的剩女(包括離婚單身狀態),社會情緒不穩定顯而易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幸福完美的男女家庭組合,是文明社會的主要標誌。當中國拜金女、媚外女嫁給老外,放在三十年以前可能有些
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 - 天天要聞

闞全程任上被查,曾任河南省衛健委主任

來源:中國新聞社綜合自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長安街知事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闞全程出生於1963年9月,河南光山人,中共黨員,教授,主任藥師。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
三俠劍:勝英鏢打秦天豹,到底是誰之錯? - 天天要聞

三俠劍:勝英鏢打秦天豹,到底是誰之錯?

在《三俠劍》這套書中,有一段飽受爭議的故事情節,叫做「勝英鏢打秦天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話說江湖之上有一座逢虎山,山上有一座金斗寨,寨中共有八位寨主,都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結義兄弟,號稱「明清八義」。這明清八義都是誰啊?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 天天要聞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台北市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罷免案,原領銜人張克晉退出。更換領銜人的「鮭魚回郵」計劃,因700份無效連署遭中選會駁回。罷免民進黨吳思瑤與吳沛憶案,被稱為「地動刪瑤」行動。雙吳屬綠營「最弱環節」,罷免成功可重挫民進黨士氣,但國民黨卻將一手好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