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2022年10月15日15:20:33 歷史 1533

文|夜談

編輯|王圖往跡

孫立人戰功赫赫,一度成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老蔣軟禁?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1954年的時候,本來在小島上炙手可熱的孫立人,突然被蔣介石罷免了陸軍總司令的職位,這讓許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一年之後孫立人又主動辭職,並且直接遭遇軟禁,變成了國軍當中的張學良第二。

在國軍當中,孫立人可謂是能征慣戰,而且之前似乎也很得蔣介石信任。為什麼突然就遭遇了罷免,並且被軟禁了起來呢?

1、耀眼新星,高材生加抗戰名將

孫立人在國軍當中比較特殊。當時的蔣介石用人原則,就是特別重用幾類人,比如,黃埔師生、浙江老鄉,還有自己的親朋好友。除此之外的人想要爬上國軍的高位,可以說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而孫立人不是黃埔生,也不少浙江人,更算不上蔣介石的親朋好友;但是他卻能夠長時間受到老蔣的提拔,甚至一度做到了國軍陸軍總司令的位置。那麼,為什麼他會這麼牛呢?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第一個就是他個人的能力確實不錯。作為當時那個文化落後的時代,孫立人是大名鼎鼎的學霸——他是清華大學高材生,之後又到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所以光是文憑這方面他就鶴立雞群,在國軍當中像他這樣的高材生,確實是微乎其微的。

與此同時,不僅僅文憑高,在實戰當中的表現孫立人也相當不錯。

全面戰爭爆發之後他加入戰鬥,當時他是屬於宋子文系統的,任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按理說他這都不能算是正式軍隊了,戰鬥力自然沒法跟正規軍比。但是,孫立人部下訓練精良,裝備、物資、補給也豐富。

尤其是他特別把訓練方式融入了西方操典,使得他的隊伍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在1937年的戰鬥當中,孫立人一馬當先打退了日軍的偷渡,自己也在戰鬥當中身負重傷,因此他作為抗日名將聲名鵲起。傷愈之後他又數次在武漢打敗日軍,成為國軍抗日將領當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過,真正讓孫立人名震天下的,還是他帶領新38師遠征。他在緬甸、印度大敗日軍,解救英軍於水火之中。在仁安羌之戰中,孫立人所部113團1121人打敗4000多精銳日軍,把被日軍圍困的7000多英軍救了出來。

2、嘎然而止,抗戰後孫立人被蔣介石邊緣化

之後他又在印度對日軍連戰連捷,以至於日軍自己驚訝地寫到:「豈料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無論是編製、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全改變了面貌,使軍隊損失慘重,全軍不禁為之愕然。」

不過,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孫立人的軍事生涯巔峰基本上結束了。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他曾被老蔣任命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長官。但是,當時老蔣讓陳誠主管東北,他又跟陳誠素來不怎麼和諧,所以兩人在東北鬧了矛盾。為了穩定東北大局,蔣介石把孫立人調任為國軍的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

不過,這個職位對他相當於明升暗降——他自己精心訓練的隊伍被蔣介石收了回去。

與此同時,當時國軍到處都在打仗,他這個副總司令或者是訓練司令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實權。干到這裡,大家都認為,孫立人的仕途算是走到盡頭了。但是,事情的轉折讓所有的人都看不懂。

3、峰迴路轉,小島上孫立人受到蔣介石特別眷顧

就在蔣介石敗退小島,並且開始藉機削職國軍實力派時,孫立人的地位突然就變得非同尋常起來。蔣介石開始不斷地提拔孫立人,使得孫立人一下子炙手可熱。他被任命為小島的防衛總司令部總司令,以及當時國軍方面的陸軍總司令。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此時的總司令可不比之前。因為國軍已經所剩無幾,僅有的兵力被老蔣合併起來,所以此時的陸軍總司令那是真的大權在握,可以調動當時的絕大部分兵力。

而孫立人本人呢?對於蔣介石的委以重任,也是覺得十分的心安理得和信心十足。他開始對當時的國軍隊伍銳意改革,不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很單一,那就是完全往西方模式靠。

因為他是留學西方的,思想上也傾向於西方。所以他認為要使得國軍強大起來,就得儘可能地把國軍用西方的模式來訓練。但是,他的這種改革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包括當時國軍的空軍總司令、海軍總司令,都對孫立人的這套改革很不滿。

尤其是孫立人大膽地提出,要對高層嚴格要求,並且要求空軍、陸軍方面也跟進時,他幾乎就成了當時國軍當中的一個鬧事分子。許多國軍將領打他的小報告,想要把孫立人給趕下台。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蔣介石向來疑心重,但是這次卻對孫立人特別寬容。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不管下面的人打什麼小報告,老蔣都是老神在在,似乎並不介意。

而孫立人反而還越發的自得,以至於當時開會他每次都選擇遲到。因為遲到的他只要向蔣介石敬禮就可以了,不用向其他的國軍軍官行禮。似乎在他的眼裡,向這些「不學無術」的國軍將領行禮,是對他這樣的高材生的侮辱。

因此在這段時間當中,雖然孫立人位高權重,但是人緣卻很不好。

4、離奇兵變,孫立人沒參與卻被軟禁半生

然而 1954年的時候,他突然就被老蔣辭去重要職務,之後他又被蔣介石一擼到底,自己主動宣布要「辭職」。那麼,這其中到底發生了啥?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按照當時的說法是,孫立人被牽扯進了郭廷亮兵變案。這個郭廷亮還有他的同黨都是孫立人的手下,他們指認是孫立人指使他們,讓他們發起了一場兵變。這場兵變被老蔣撲滅,還沒有開始就被結束。但是蔣介石卻藉著這個借口,直接把孫立人給扣押起來。

並且老蔣意圖要嚴懲他。不過,美國方面對蔣介石連連施壓,蔣介石最終只是無限期地扣押了孫立人,把孫立人變成了張學良第二。直到蔣經國去世後,蔣家王朝被終結,他才得以釋放。

然而,他被釋放之後,卻又得到了國軍方面對他的平反,說郭廷亮的案子屬於栽臟陷害,是當時的毛人鳳授意乾的,實際上他並沒有參與。既然如此,孫立人是被冤枉的,為何蔣介石卻藉著這個機會一直將他軟禁,不願意把他給放出來呢?

在1992年美國解密的一封檔案當中,終於讓人們找到了孫立人命運的關鍵。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5、真正的內幕:老蔣與美國的明爭暗鬥

原來,孫立人還真的有兵變之舉。不過,卻並非郭廷亮那次,郭廷亮那次屬於栽贓。在蔣介石於大陸連戰連敗之後,美國人感到蔣介石這個代理人太不靠譜了,或者說他們認為蔣介石太沒有能力,這才導致了在戰爭中失利。所以他們做出決定,要重新扶持一個代理人。

當時國軍內部也已經是千瘡百孔,桂系軍閥李宗仁他們把蔣介石趕下台,蔣介石自己不得不隱退起來。

美國人覺得國軍當中,孫立人既有美國留學的經歷,而且曾經跟西方人在戰場上並肩作戰,並且戰績還相當的驚人,所以是可以倚賴的人。所以他們對李宗仁施壓,要求李宗仁給孫立人安排一個好的職位,讓孫立人完全掌握國軍的軍事力量。

不過,李宗仁對此愛莫能助。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當時蔣介石雖然下野,但是依然大權在握。李宗仁不過是當了個名譽總統,不久之後蔣介石再次成為了國軍的總統。不過,此時蔣介石心裏知道他現在太過於虛弱,必須依靠美國人。所以在他重新掌權之後,對於美國人的話簡直言聽計從。

美國人叫他要重用孫立人,他就真的重用孫立人,還讓孫立人當陸軍總司令,並把自己的親信陳誠給撤了下來。美國人讓他儘可能地向西方靠近過來,蔣介石也是言聽計從。

甚至於當時蔣經國代表老蔣,在軍隊裏面做一些改革;但是因為不符合西方的規距,受到了孫立人的堅決反對和抨擊,美國人也站出來威脅老蔣;蔣介石依然忍辱負重,選擇順從美國人。美國人看蔣介石如此聽話,於是進一步光明正大地與孫立人聯繫。

他們甚至不加遮掩的準備安排孫立人奪取權力,然後把蔣介石逼走。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那麼,美國人有意,孫立人是否有意呢?

孫立人當然不敢直接說有想法了,但是他卻在一直保持接觸,並且與美國人積極聯絡。在1950年4月時,美國駐華武官巴瑞特,向美國國務院發了一通極機密電報,裏面引用了孫立人的說法,表示蔣介石及其黨羽已到了「混亂與絕望」的狀態。

信中表示,孫建議採取「劇烈的行動以挽回狂瀾」。

這話可以說已經相當的露骨了。而蔣介石作為政治老手,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只是當時他急需美國的支持,所以對此只能選擇忍辱負重、等待時機。

孫立人能征善戰,又是國軍陸軍總司令,為何突然被蔣介石軟禁? - 天天要聞


時機最終還真的就來了。朝戰在1950年爆發,戰爭打響之後,老蔣的戰略價值再次提高。一方面,他可以作為美國制衡大陸的抓手;另一方面,美軍自己在戰場上的失敗,使得他們明白老蔣並非是太菜,而是因為老蔣的對手太強。

所以此時老蔣硬氣起來。不久之後他就製造了一起案件,順手把孫立人的權力直接一擼到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裏,發生着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