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2022年10月10日14:04:31 歷史 1639

對於廖家,周恩來曾動情地說道:「我與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在黃埔軍校時期,周恩來與廖仲愷相識成為好友,廖仲愷逝世之後,周恩來也總是特別關照他的妻兒。

周恩來對何香凝始終關懷備至,而對廖夢醒和廖承志也始終愛護不已,兩人還稱呼他為哥哥,還把廖夢醒的女兒認作乾女兒。因此,周恩來與廖家關係並不尋常。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1971年,何香凝臨終前提出了兩個要求,在場的所有人聽後震驚不已,周總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對方的請求,那麼何香凝到底提了兩個什麼要求呢? 

周恩來與廖家淵源

要說周恩來和廖家的淵源還要從廖仲愷說起。

早在1924年,廖仲愷擔任了中國國民黨黃埔軍校代表時,當時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副主任張申府就曾向他推薦了還在法國的周恩來。但周恩來因為在國外的情況不太好,沒有回來的路費。廖仲愷聽後立即給周恩來匯去了回來的路費。

這年九月份,周恩來終於抵達廣州,十月份,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任黃埔軍校的教官。11月,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由此便開始了他和廖仲愷的友誼之路。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廖仲愷

周恩來在認識廖仲愷之初也非常敬重他,而周恩來的能力與才幹也獲得了廖仲愷的信賴,因此,他也始終支持着周恩來的工作。他表示:

「政治就是黨代表的參謀部,政治部主任是黨代表的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有權行使黨代表的職權。」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有效開展,改頭換面,生機勃勃地發展了起來。

在工作中,兩人配合默契,而在生活上兩人也親密無間。

周恩來經常會在廖仲愷的家中一起吃完早飯,然後一起去黃埔軍校上班。周恩來在學校開展的工作也沒有辜負廖仲愷的希望,不僅選取優秀學生作為基層黨代表進行培養和訓練,也為軍校教導團建立了第一支實行黨代表制的革命武裝。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與此同時,在周恩來的影響下,共產黨人在軍校各個部門佔了很大的比重。

而在革命鬥爭中,兩個人並肩作戰,配合默契,彼此信任。

在1925年第一次東征時,周恩來隨軍東征,並在誓師大會上作了政治動員,在途中也做了不少政治工作。3月5日,廖仲愷也親自來到東江前線進行慰問,在他們堅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下,部隊始終散發著革命的光芒,激勵他們連戰連捷。

周恩來與廖仲愷關係的密切是眾所周知的,但為人不知的是,他的妻子鄧穎超和廖仲愷的妻子何香凝也是非常好的朋友。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鄧穎超

1924年8月,鄧穎超來到廣州和周恩來結婚,不久之後,擔任了中國國民黨廣東省婦女部秘書長,部長則是國民黨中央婦女部部長何香凝。在這期間,兩人真誠合作,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然,廖仲愷的兩個孩子也見證兩家深厚的友情。

廖承志在回憶錄中曾寫到他第一次見到周恩來的情景時,說道,那一年他16歲,那天晚上他在家門口看見了一個穿着白帆布西裝的人進來,和他父親低聲交談了好一會兒。

不過,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恩來堅定的雙眼和剛毅的濃眉,事後他問父親這個是誰,父親驚訝他居然不認識周恩來。隨後,父親鄭重地說道:「他就是共產黨的大將周恩來!」

而廖夢醒也曾親熱地稱呼周恩來為「阿哥」。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廖夢醒

當時的廖仲愷是真心實意地為國共合作而努力,但他的真心卻並沒有打動那些國民黨右派,他們指使那些暴徒對廖仲愷進行暗殺,當周恩來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廖仲愷的時候,他已經辭世。

他的妻兒守在床邊,悲痛不已,周恩來一邊強忍傷痛一邊安慰他們,殊不知自己竟早已淚流滿面。

為此,他的心中也暗暗埋下了為好友報仇的種子。自從廖仲愷犧牲之後,周恩來兩天兩夜沒合眼沒回家,他們原本商議好決定在當天晚上11點抓捕兇手,但因為戒嚴他竟然也差點犧牲,回家的時候,司機的血濺滿了他的全身。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沒有抓到兇手,讓周恩來憤恨不已,於是他寫下了一篇題為《勿忘黨仇》的文章,憤世嫉俗的他一面痛斥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右派的罪惡行徑,一面高呼要勿忘黨仇,誓報黨仇。

不久之後他還參加了「廖案檢查委員會」,為尋找兇手做了不少工作。

好兄弟的突然逝世,讓周恩來心痛不已,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廖仲愷的妻兒還在等着他照料,因此從那之後,周恩來格外關心何香凝和她的孩子們。

何香凝再見周恩來

廖仲愷逝世之後,何香凝也繼承了丈夫的遺志,繼續着他未竟的事業。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為了革命事業,何香凝在漢口發表演說,號召廣大革命黨員打倒反革命派,並公開拒絕擔任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證婚人。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和宋美齡

7月15日,當汪精衛在武漢政變,大肆搜捕共產黨人時,何香凝勇敢站出來保護着共產黨人與國民黨左派,甚至還給中央組織部寫信說道:

「我是婦女部長,我認為婦女都是『共黨』和『准共』,我是她們的頭頭,有事找我,不準為難她們!」

之後,她還派人幫助在漢口的同志送去船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何香凝回到上海,使出渾身解數助力抗戰,她將自己多年的畫作和收藏的名畫變賣,收到的錢全部捐給了紅十字會。

淞滬會戰爆發之後,當國民第十九路軍違抗國民黨的不抵抗命令時,何香凝毅然決然冒着生命危險,帶着兩輛卡車,去慰問前線的抗日戰士。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宋慶齡和何香凝

隨着革命的發展,蔣介石對共產黨採取了極端的措施,何香凝和宋慶齡同時給其寫信,對蔣介石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1935年,國民黨做了一件讓何香凝痛徹心扉的事,國民黨華北軍分區戴笠委員長何應欽和日本人簽訂了《何梅協定》,何香凝得知該消息之後,憤恨不已,派人把自己的一條舊裙子送給蔣介石,在裙子上寫詩諷刺他。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何香凝已年近花甲,但她仍投身於救國運動,並在上海成立了最早最大的婦女抗日團體「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

上海淪陷之後,何香凝來到了香港,藉助一切機會宣傳國內人民的抗戰精神,呼籲國際友人和海外華僑支援抗戰,還將自己的畫作贈送給捐款的華僑。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

1939年,為了支援抗戰,她還從香港送出了大批醫藥和醫療器械。抗戰勝利之後,她也能歇一歇了,但她為了和蔣介石徹底劃清界限,反對蔣介石的賣國行徑,和李濟深等人籌建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進行反蔣活動。

與此同時,她還與其他的無黨派的民主人士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出了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號召,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949年4月,何香凝帶着孩子們,抵達北京車站,在這裡她見到了闊別重逢的周恩來和鄧穎超等人,一時間她激動地紅了眼眶。

多少年來,他們一起為了抗戰而努力,幸運的是他們終於等來了太陽升起的這一刻,等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事實證明,他們的努力是有回報的。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

9月份,何香凝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次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50年6月,她和柳亞子等人一起寫信給毛主席,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29周年,她在信中說道:

「中國共產黨建黨的紀念日,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光榮的紀念日,這同時是世界人類歷史上一個光榮的紀念日」。

同時還他們還熱切地表示,將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誓願,作為黨的生日獻禮。

這年8月,是鄧穎超和周恩來結婚的25周年,為此,何香凝精心畫了一幅「梅花松柏圖」送給他們當做紀念。1954年,鄧穎超50歲生日時,她又畫了「菊花圖」送給鄧穎超,象徵著她對鄧穎超的深刻真摯的情感。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作畫

而在朝鮮戰爭爆發,新中國毅然決然地出征抗美援朝時,何香凝也精心作畫《喜鵲牡丹圖》,隨後還請周恩來在上面題詞。

周恩來對自己是有一個規矩的,從來不會在別人的畫上題字,但當何香凝邀請他題字時,卻破例寫下12字的對聯:

鵲報援朝勝利;花貽抗美英雄。

從中國民間的說法來講,喜鵲有報喜的意思,而「貽」是就是「送」的意思,也表達了周恩來對此戰勝利的決心,以及對戰士們的期望。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

當然,對於何香凝,周恩來打心底里敬重,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格外照顧她老人家,甚至在何香凝臨終前提出的兩點要求,周恩來也都當場承諾。

周恩來當場特批何香凝遺願

1958年,何香凝生日時,周恩來還專門帶着妻子去祝壽,還組織了幾十個年輕的女同志一起去,大家滿堂歡喜,分外熱鬧。

大家挨着唱紅軍時代的歌,鄧穎超唱完一首,何香凝也唱了一個廣東小調。

席間,鄧穎超還隨意地從桌子上拿了一些糖果,說要拿回去給孩子吃,周恩來也開心得拿着桌子上的糕點吃着,在他吃第二塊的時候,鄧穎超輕輕地打了他的手,說留一點孩子們吃,何香凝看着笑了笑,叫來服務員在周恩來夫婦臨走前像家人一樣把點心交給了他們。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和鄧穎超

1961年11月26日,周恩來在政協禮堂主持了一個「百老慶壽大會」,一百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歡聚一堂,共同慶壽。

周恩來一進場就向83歲的老壽星何香凝走去,何香凝遠遠地看到周恩來走來也連忙起身,但因為行動不便,手杖掉落在地。周恩來疾步走過,為老人拾起拐杖,一邊握手一邊向她祝壽,之後也一一向在座的老人們問候。

通過這次祝壽會,也能清楚地看出,周恩來和何香凝等人深厚的友情,而這也能表明數十年來民主派和中國共產黨緊密相連的交往。

而何香凝的兒子廖承志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跟隨着周恩來,從事僑務、青年、外事、統戰等方面的工作。

除此之外,每當周恩來有什麼事情的時候,也總喜歡叫來廖承志協助,就算是凌晨三四點,每當周恩來給廖承志打去電話的時候,廖承志也總會無一例外地接受工作,所以大家都戲稱廖承志是「周總理的不管部部長」,由此也能看出周恩來對廖承志的信任和器重。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廖承志

1970年,廖承志心臟病發作,周恩來對他的治療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得知他的病情惡化時,還專程去到醫院看望,抽不出時間的時候,便給廖承志的夫人打電話詢問情況,叮囑道:

「給他喝豆漿吧,牛奶有膽固醇,可能對心臟病不利。」

1968年,何香凝在北京度過九十大壽之後,身體已有些力不從心,1970年因為不慎跌倒,又得了肺炎,來到了醫院治療,幸運的是在周恩來和宋慶齡的關懷下被搶救了過來。

1972年初,肺炎發作,何香凝再次來到了醫院,這次病情來勢洶洶,也讓老人家的身體情況陡轉直下。

1972年8月份,已經94歲的何香凝生命危在旦夕,希望能見廖承志一面。周恩來得知後立即安排母子二人見面。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和周總理

他們一起來到何香凝的病床前,她的眼睛緩緩睜開,輕輕地喊着:「周公!周公!」她硬撐着一字一字地提出了兩個要求:

「我不要火葬,要去南京!」

周恩來握着她的手毫不猶豫地大聲回答:

「我代表毛主席、黨中央同意您的要求。您放心吧,我們一定照辦!您和仲愷先生永遠在一起。」

周恩來的承諾也讓何香凝放下心來,她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隨後又昏睡了過去。

雖然何香凝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但在當時的環境來看,這個要求確實是不太合理,周恩來是主張火葬的第一批倡導者,而且絕大部分的人都要求火葬,所以當在場人聽到何香凝這個要求時都震驚不已,不知周恩來會如何答覆她。

但周總理念及老人家的意願,當即承諾,也讓在場的所有人更加吃驚。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後來,周恩來還和廖承志說起這件事時,說道:「何老太太一生革命,貢獻很大,她的這個要求應該滿足。」

9月1日凌晨3時,何香凝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4歲。

9月5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主席和中共中央也都送了花圈。朱德委員長主持,宋慶齡致悼詞,她說道:

「何香凝女士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戰友,是廖仲愷先生的革命伴侶,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是國民黨革命派傑出的代表。……何香凝女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

追悼會結束之後,周恩來派鄧穎超等人將何香凝的遺體運回南京,與位於中山陵側的廖仲愷陵墓合葬,也算是完成了她的遺願。

其實這個願望,何香凝在生前就已經考慮好了,所以在建造廖仲愷陵墓的時候,就要求將墓穴建成合葬墓的形式,給自己留下安置棺槨的位置。

之後,廖承志指示把母親的棺木放在左側,清掉碑文再重新雕刻新碑文,碑文寫着:「廖仲愷何香凝之墓」。

就這樣,兩人陪伴在孫中山的身邊,在蒼松翠柏中長眠於此。

何香凝臨終前,提出兩個要求讓眾人震驚,周恩來當場承諾:放心吧 - 天天要聞

何香凝廖仲愷之墓

回顧何香凝的一生,她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跨越了兩個世紀,漫漫人生征途崎嶇坎坷,可貴的是她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着孫中山和廖仲愷的精神,站在革命前進的一邊,堅定不移地擁護着中共的領導,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全部的力量。

行文至此,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她身上的一種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勵我們繼續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 天天要聞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有句成語叫富國強兵。這裡的富國指的是國家富裕,人民豐衣足食。強兵是指兵力強盛,國防堅固。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富國強兵的都是非常強盛的朝代。比如強漢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國而不知強兵的朝代,都逃脫不了被滅亡的惡運。春秋戰國時期的宋、魯、鄭等國就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 天天要聞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據央視新聞消息,韓國無黨派總統候選人、前國務總理韓德洙的競選團隊10日凌晨發佈公告稱,韓德洙10日凌晨根據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和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決議,完成了國民力量黨的入黨程序,成為該黨黨員。韓德洙 資料圖韓德洙在加入國民力量黨後表示,為了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將以謙虛的心態全力以赴。保守派陣營最具競爭...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 天天要聞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引子#本文摘自《和縣文史資料》第二輯(1985年10月),作者鄭諧,原標題《曹亮文起義前後》「朝聞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來生套別人就有點兒過了——沒人願意引頸就戮去做個冤死鬼。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0 - 天天要聞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0

精彩評論薈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饋贈精彩評論:「呂蒙受降喜於心,潘濬原職續擔任。隨後呂蒙令全軍:禁止擄掠和殺人。呂蒙狡猾城府深,巧用恩惠攏人心,關羽屬下家屬們,油糧財物照樣分。次日孫權後軍到,設筵慶勝大犒勞。謀士虞翻建議道:拿下公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