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2022年10月07日19:10:29 歷史 1511

遲來的證明,錯位時空的相見

公元2007年8月1日,一位66歲的老人從廣東受邀來到北京。很多人見到她後心情格外激動,有的站在那裡小聲的議論紛紛,還有的人對她指走不斷地上前來與她合影。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曉霖在林彪像前

當她面對展覽會上的一幅照片時卻不禁流下了熱淚。哽咽地說道:「功是功,過是過,父親曾在幾十年中立下赫赫戰功,但這不能掩蓋他後來的錯,自古以來,父債子還,所以我義不容辭的對守塔牽連的人謝罪.....」

那幅照片,正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林彪。而這個66歲的老人不是別人,正是林彪的長女林曉霖。說起來林彪的女兒,可能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是林豆豆。而鮮為人知的是,林彪還有一女名叫林曉霖,她是林彪與前任妻子張梅所生。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曉霖

說起來林曉霖,她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幼年時就被遺棄在蘇聯。回國後,又遭到林彪第二任妻子葉群的配給和迫害。那林曉霖究竟經歷了什麼?又為何擁有如此艱苦的童年?而她看到林彪肖像的那一刻又為何失聲痛哭?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十大百科全書里的林彪元帥

眾所周知,自從「九一三」事件之後,人們對林彪的評價可謂是出現了「牆倒眾人推」的局面」,而這位開國大元帥,更是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彪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軍方開始編篡中國大百科全書,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大難題:「關於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林彪,該如何撰寫?」

一時間,這個問題四散開來,迅速地引發了人們對林彪的討論,一時間聲音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林彪身為開國十大元帥卻目無法紀,夥同四人幫,做了許多錯事。」另一種則是:「林彪作為當時開國元勛之一,功勞自是不小,縱使後來又不對的地方也不能將他的功勞一併抹去。我們應該效仿司馬遷那樣,功是功,過是過。一併記上留給後人評價。兩方都要寫,更要明確,這才符合歷史事實。」這種聲音則是以陳雲和黃克誠為代表發出的。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黃克誠

自那之後,人們開始辯證地去看待林彪這個人,一直到2007年8月1日,建軍八十周年會上,林彪的照片才再一次以「開國十大元帥排名第三的名義」被展示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

這,才出現了開頭那一幕。

林彪張梅一見鍾情,結為夫妻

時間到退回1937年,春天的在中央黨校里綠樹成蔭,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這天林彪應邀來到中央黨校參觀,在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董必武的陪同下,來到一間教室。映入眼帘的十一位約莫十六七歲的姑娘,她皮膚擺着,臉色紅潤,生得一副俊俏模樣。這一幕恰巧被林彪盡收眼底。這使得林彪一改之前沉默不語的形象,一離開就到處打聽教室里的那位女孩兒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後來得知,姑娘名叫張梅,生於陝西,16歲。不僅長相漂亮,並且十分聰明,好學上進。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張梅

了解了這些之後,正值壯年的林彪立刻被這位優秀的少女所吸引。在林彪不斷的請求下,校長董必武和林彪的部下馮文斌等出面當起了媒婆。張時年僅16歲的張梅,一聽說追求者是大名鼎鼎的林彪,處於打小對英雄愛慕便同意了林彪的追求。

幾個月後,他們選擇了閃婚。

然而到了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林彪不捨得告別了新婚妻子,奔赴晉西北抗日前線。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在面對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在大批日寇的進攻下組織115師,打勝了大名鼎鼎的平型關戰役。從此,林彪威名大震,一時間成為了抗日英雄。

很快,林彪打了打勝仗的消息傳到了張梅的耳朵里,張梅感到十分自豪,但苦於全國抗戰的爆發,不得不分隔兩地。

林彪意外受傷,夫妻團聚共赴蘇聯

然而第二年,因為一場意外的出現,使得分割已久兩人團聚在一起。

1938年3月,林彪率115師南下打敗了日寇,由於天氣寒冷.林彪身着繳獲的日本貂皮大衣,途徑隰縣千家莊時被哨兵誤傷,子彈從後背穿前胸而過。一時間眾人都慌了神,後來因為傷勢嚴重,不得不返回延安治療,此時的張梅寸步不離地陪在林彪身旁。

後來到了延安,由於延安醫療條件有限,幾個月後仍不見好轉。後來他決定服從組織安排前往蘇聯救治。當時已經有了八個月身孕的張梅決定陪同。可是由於路程遙遠,經過長途奔波,妻子生下的男孩兒不幸夭折。由於這件事,夫妻二人自此產生了間隙。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彪

在蘇聯期間,林彪卧床養傷,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而張梅則性格外向,整天跑去參加晚會,有一次到很晚才回來。此時的林彪因為性格內向喜歡肚子里藏事兒,再加上心情鬱悶,於是藉此一次性把情緒宣洩在了張梅的身上,而此時的張梅又再次懷孕了。就這樣,夫妻倆一直處於冷戰狀態。

1941年5月的一天,伴隨着一聲啼哭,夫妻二人的愛情結晶出世了,此時34歲的林彪高興得不得了,給女兒取名為「林曉霖」。後來林彪回國,臨走之時對張梅說:「你留在這好生學習俄文,等以後有機會我來接你和女兒。」而林彪回國後給蘇聯的朋友書信一封:「我的妻子還很年輕,女兒年級非常小,請你幫我照顧她們。」

就這樣,林彪和妻子女兒再次分開。

獨立的母親,陪伴女兒成人

張梅聽了林彪的話,一遍工作,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孩子。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張梅在國際兒童院

轉眼間,時間已經四年過去了,此時的林曉霖已經4歲了。面對着漸漸長大的女兒,張梅決定將女兒送到蘇聯的一所兒童院學前班卻學習俄文。逐漸懂事的女兒看着班裡的同學都有爸爸,而自己卻只見過媽媽。年僅4歲的她時不時地問:「媽媽,我爸爸在哪?」張梅聽見女兒這樣問,心裏多了幾分難受。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曉霖

「你爸爸是個大英雄,他在做大事情,你只要好好學習,以後就能回到爸爸的身邊。」

從此,四歲的林曉霖將媽媽的話牢牢地記載了腦子裡。

時間到了1946年,開國元帥羅榮桓陪同和夫人到了莫斯科看病。這一天,他們敲開了張梅的大門,遞給了張梅一封信。張梅看到信後,才知道林彪已經重組了家庭,萬分悲傷之下她沒有把真相告訴女兒。只說:「你的爸爸很想念你。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曉霖和母親

四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1950年,這一年林曉霖9歲,李力群帶着林曉霖回到祖國。

這個時候的林曉霖還沉浸在馬上見到父親的喜悅中。開心的不得了,她幻想着和父親見面的畫面。頓時間笑了出來。

首次見面父女卻慘遭離間

此時的林彪早已娶了葉群為妻,當葉群知道林彪的女兒林曉霖回來的那一刻,心中就在謀划著如何離間父女之間的感情。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葉群

由於林曉霖長期待在蘇聯,不適應中國的環境。後來就長了疥瘡。後來她就把頭髮推成了光頭。林彪見到這個九歲的小女孩兒光頭的模樣,真的是活生生的自己。於是就將她抱到腿上,越看越喜歡。

但是,林曉霖長期在蘇聯長大,再加上她只懂得俄語,聽不懂漢語。父女兩個之間說話,值得通過葉群翻譯。林曉霖對林彪說:「我很想念爸爸」,可是葉群卻離間起了父女兩個。故意將話翻譯成了:「你是個混蛋」。而林彪聽後覺得不解,他問葉群:「是這樣嗎?」而葉群卻對林曉霖翻譯道:「你真沒教養」九歲的女兒不解的望着爸爸,害怕的哭了起來。

後來,林曉霖插班到了三年級,由於不懂漢字,她愈發勤奮起來。三年後,聰明的她考上了北京的重點中學,成績為全優。

而此時的張梅,也選擇了重組家庭。

林曉霖來到北京,此時的她覺得,眼前的環境一片陌生,媽媽嫁了新爸爸,爸爸又娶了新媽媽。懂事的林曉霖頓時一股委屈湧上心頭,不禁落起了淚。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中學時的林曉霖

而葉群聽說林曉霖來找林彪,雖然心中萬分不快,但礙於林彪的面子不得不接受了這個「女兒」然而此時的林曉霖早已懂事。學習了中文之後的她想起了第一次見父親時,葉群的翻譯時的情況。想到這,她逐漸懂了,原來,後媽不喜歡自己。然而畢竟是血濃於水,林彪對這個女兒倒是十分親近,他逢人就誇女兒聰明。

直到有一次,林曉霖拿起媽媽的照片給林彪:「爸爸,你還記得她嗎?」林彪望着女兒那天真的眼神,接過照片不禁感嘆道:「她也老了!」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張梅

然而此時很快就傳到了葉群的耳朵里,她大罵了林曉霖一頓。自此林曉霖再也沒有在林彪面前提過自己的母親。

葉群從中作梗,趕走林曉霖

看着林彪和林曉霖的關係愈加親近,葉群決定趁林彪出差之際,將林曉霖的戶口遷離北京,並且下令任何北京的學校不得接待林曉霖上學。9月,大多數的學生從家中走向學校,林曉霖也一樣,那一天她背着書包來到學校準備上課。可是到了之後她才發現,自己不能上學了。

林曉霖不解地尋找父親,可是她卻並不知道父親不在北京,到了家裡卻被葉群給趕了出去。後來萬念俱滅的林曉霖只好去尋找母親,好在繼父對她很好,和母親一起給了他一個完整的家。後來,林曉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林彪給她建議讓林曉霖報考西軍電。後來她也不負父親眾望順利上了大學。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近年的西軍電

林曉霖雖然從小受盡了苦難,找到父親後又受到葉群的排擠,但是她一直保持着內心中那份善良,上學時學雷鋒做好事,多次幫助困難的老人。

最後一次「見面」之路

幾年後,林曉霖的成績非常優秀,本可以順利大學畢業。但是此時的林曉霖卻意外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是這樣說的:「你可以去見你爸爸了,他在北京等你」。聽說了這個消息的林曉霖心裏無比的開心,她飛快的收拾了行李踏上了飛機,然而幾個小時之後,她卻傻眼了。

本該降落在北京的飛機卻來到了新疆。她越想越氣,連續幾天都沒有吃飯。終於她患上了肝炎。自那以後,她再也沒有見過父親。

後來,文革開始。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過父親的她,卻被冠以林彪之女早到了批鬥,這個時候,任何人見到她都沒有笑臉,更沒有了之前的言語和客套。此時的她不理解這一切是為什麼,只知道組織上說自己的父親做錯了事。此後,她便隱姓埋名再也沒有提起過自己是林彪女兒這件事情。而在她心裏的那個父親永遠停留在第一次見面時那副和諧溫暖的畫面里,她內心深深地明白:「父親給過的愛,無人可以取代。」

再次相見早已天人永隔

直到2007年8月1日,66歲的林曉霖從廣東受邀來到北京。很多人見到她後心情格外激動,有的站在那裡小聲的議論紛紛,還有的人對她指走不斷地上前來與她合影。

2007年軍方給予林彪公正評價,林彪長女流淚感謝:功是功,過是過 - 天天要聞

林曉霖在林彪像前

當她面對這首都軍事博物館展覽會上的一幅照片不禁流下了熱淚。哽咽的說道:「功是功,過是過,父親曾在幾十年中立下赫赫戰功,但這不能掩蓋他後來的錯,自古以來,父債子還,所以我義不容辭的對守塔牽連的人謝罪.....」

此時的她早已哽咽,父女兩個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再一次湧上心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