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忍了二十多年的胡絜青,在1966年,舉報丈夫老舍與趙清閣藕斷絲連,結果老舍被人帶走,審訊一整天,審訊人還毆打了他。傍晚老舍回家,無論他怎麼敲門,全家人始終沒有人願意為他開門。老舍在家門前徘徊許久,在外被審訊被毆打,回家又進不了家門,內外交困,又飢餓難耐,又羞愧萬分,覺得生不如死,投湖自盡。
夫妻矛盾的導火索是抗日戰爭爆發後,老舍把妻子和孩子留在北京侍奉他的媽媽。老舍到重慶工作,立即和工作中認識的趙清閣偷偷同居。
妻子胡絜青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帶著兒女到了重慶。老舍安頓好妻子和兒女之後,並未與妻子兒女同住,依然與趙清閣暗中在一起。趙清閣要求老舍離婚,老舍言語躲閃。趙清閣突然明白過來,老舍是不可能離婚,也給不了自己名分。趙清閣立即離開重慶。老舍這時才羞愧回到家裡。但他的心仍然在趙清閣那兒。為了孩子,妻子胡絜青一忍再忍,而老舍卻在暗中給趙清閣寫信,相約一起私奔。但趙清閣知道私奔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同居而已,換湯不換藥,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只能是過那種偷偷摸摸的生活,她果斷回絕了老舍。後來老舍赴美講學,繼續給趙清閣寫信,邀她到美國定居,趙清閣再次拒絕。解放後,有關領導找到趙清閣,希望她寫信勸導老舍回國。趙清閣給老舍寫信,讓他回國。老舍以為趙清閣答應了與自己私奔,立即飛回北京見趙清閣,但趙清閣託人送給他一封信:「各據一城,永不相見。」
老舍的「野心」一次次傷害了妻子胡絜青,長期的積怨終於在1966年爆發了,她揭發了老舍和趙清閣的過往。老舍的死,與他對婚姻的不忠有關。如果老舍真的不愛妻子,可以選擇離婚。可是他既想要妻子,又想擁有趙清閣,最終害了自己。
即使是名人,在婚姻感情上也應該專一。否則,在那個時代,必然會有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