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去世之後,齊國進入了比較平穩的發展階段。國家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富足,到了春秋時期,齊國依然還是東周的大國。
但是,在齊桓公稱霸之前,齊國卻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把齊國和齊桓公的臉都丟盡了。
而造出這一段歷史的,也不是別人,而是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齊襄公這個人,本身人品就有很大的問題。他有一個妹妹,未出嫁的時候,他們就經常私通,也就是亂倫。後來自己的妹妹嫁給了隔壁魯國的魯桓公,這應該是一場政治聯姻,目的是為了增進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畢竟就在隔壁,要是關係不好,天天要打仗,也挺鬧騰的。
一般情況下,政治聯姻下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尤其是嫁給魯國的這個公主,她已經心有所屬了。不管魯桓公對她有多好,她心裏始終記掛的是自己的哥哥。
有一次,魯桓公帶着夫人回她娘家探親,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探親活動而已。讓他沒想到的是,到了齊國後,自己的頭頂一片綠油油的。他的夫人竟然和大舅子天天私會,這大舅子可是齊國國君啊,這麼不要臉的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為了維護臉面,他沒有當場戳穿,而是等她夫人回去之後,對夫人進行了道德教育。他夫人受了委屈,轉頭就告訴了齊襄公。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跟我們平時看的電視劇差不多。齊襄公不但沒有悔過之心,反而有了害人之意。
他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然後邀請魯桓公喝酒。在酒宴上,他使出渾身解數,終於把魯桓公灌醉了。然後就讓一個叫彭生的人把魯桓公送回去。
彭生在把魯桓公抱上馬車的時候,趁機打斷了魯桓公的肋骨。馬車在路上顛簸,被打斷的肋骨刺入了魯桓公的內臟,等到下車的時候,魯桓公已經死了,而且身上連個傷口都沒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自己的國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別的國家,這讓魯國人怎麼受得了。於是,他們就派人來討個說法。
齊襄公表示,這是個意外,他是因為喝多了才死的。
魯國人說,不可能,這明顯不是醉死的。
齊襄公說,那有可能是我的人在把他送上車的時候,不小心磕碰到了。這樣吧,既然是我的人的過錯,那我就把他殺了,算是給妹夫報了這個仇,你看可以吧!
魯國人雖然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但是他們又沒有證據,而且人家連背鍋俠都準備好了,那還能說什麼呢?只能把魯桓公帶回去安葬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當然,對於魯國來說,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實力問題,齊國比較強大,雙方如果撕破臉,對魯國來說這可能是一場災難;另一個是面子問題,周公建立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最講究的就是社會關係的和諧,而魯國是周公的封國,是最維護這套制度的國家,如果讓外人知道魯國國君的夫人和別人私通,那魯國這個衛道者的面子往哪兒擱?
所以,當齊襄公給了台階下的時候,魯國也很給面子地接了下來。當然,心裏肯定是非常不樂意的。可惜的是,這件事情最後還是被傳開了。魯國依然成為了天下的笑柄。
魯桓公被謀殺之後,他的夫人留在了齊國,和自己的大哥繼續鬼混,這個時候的她沒有了丈夫,自然也就無所顧忌了,魯桓公被殺的事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才傳出來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繼任的魯國國君就是魯桓公及其夫人的兒子——魯庄公。
對於自己的母親和大舅舅,魯庄公不怨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拳頭硬不過人家,想打也打不過啊!更何況,他們還是有血緣的長輩,按照禮法制度,他也不能行報仇之事。
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有了出氣的機會。
當時,因為齊襄公的瞎搞,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害怕被哥哥所殺,都逃離了齊國。公子糾來到了魯國避難,因為他的母親是魯國人。後來,齊襄公被殺,齊國大臣想立公子小白為國君。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魯庄公聽說後,就趕緊派人護送公子糾回國,想搶先一步讓公子糾當上齊國國君。公子糾是自己扶持上去的,即便將來不能讓齊國對魯國俯首聽命,至少也可以為魯國爭取到更大的利益。
公子糾出發的同時,管仲也帶人去半路上截殺公子小白。可惜的是,管仲只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帶鉤,卻誤以為刺殺成功。回去報告之後,他們就慢慢悠悠地回齊國去了。
等他們到了齊國,公子小白已經登基成為了齊桓公。這讓魯庄公的謀劃打了水漂,不但沒能出口氣,反而憋出了內傷。
在齊桓公的逼迫下,他只能殺了公子糾去賠罪。而齊魯兩國的關係也就由此破裂,最終導致雙方兵戎相見,為第二年的長勺之戰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