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巴基斯坦有深厚的友誼,雙方在上個世紀就保持了良好的關係,1970年年初,巴基斯坦國內發生水災,老百姓流離失所,非常困難,急需要國際援助。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為巴基斯坦提供了無息貸款,要知道,當時我國也是處在十年特殊時期,經濟發展並不好,可以說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幫助巴基斯坦,這就顯得這筆貸款彌足珍貴。
為了償還中國的貸款,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把三架從英國購買的三叉戟飛機交給了中國。當時空軍部門派出了潘景寅為主的代表團,前往巴基斯坦,以民航的名義開回了這些三叉戟飛機。三叉戟飛機開回國內後,本來打算拿出其中的一架給毛主席作為專機,不過,當時毛主席已經表示不再乘坐飛機,於是其中的一架三叉戟飛機就成為林彪的專機,這架飛機就是256號專機。
256號專機成為林彪專機後,空軍部門為這架飛機配備了專門的團隊,比如正、副駕駛,機械師等,潘景寅也擔任了這架飛機的機長與正駕駛,而副駕駛是一個名叫康庭梓的人。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發生時,康庭梓並沒有登上256號三叉戟飛機,所以他順利活了下來,不過,康庭梓也在後續受到多年審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康庭梓出生於1939年,河南鞏義人,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不過,康庭梓自幼愛好學習,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孩子,還考上了家鄉的高中。1959年,在康庭梓高中畢業這一年,他被空軍選中,成為一名特招飛行員,進入空軍第六飛行學院學習飛行技術。
康庭梓選擇當飛行員也是有原因的,他出身貧苦,不願意父母為自己將來的就業求人,而且他的家境也貧寒,當飛行員每月有7塊錢的津貼,這對康庭梓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他瞞着父母參加了飛行員篩選,並成功入選。
進入飛行學院後,康庭梓表現非常出色,而且還是學員的班長,畢業後,康庭梓進入專機師服役。專機師主要負責國家領導人的專機駕駛,裏面都是飛行技術過硬以及心理素質優秀的飛行員,甚至可以代表當時中國空軍的最高飛行技術,從這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康庭梓是一名極其優秀的飛行員。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康庭梓被任命為256號專機的副駕駛,協助潘景寅為林彪駕駛專機。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發生當天,潘景寅急匆匆駕駛飛機升空,副駕駛康庭梓以及機械師等人還沒有來得及登機飛機就起飛,因此康庭梓並沒有在256號三叉戟飛機上,他也在九一三事件後活了下來。
九一三事件後,康庭梓立刻就被關押起來,並接受審查,在這之後,康庭梓一直被解放軍總政治部審查,1973年曾短暫恢復自由,不過,不久後又繼續接受審查,直到1976年才被轉業,被安排到河北省懷來縣農機修配廠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車間主任。
真正讓康庭梓恢複名譽的是鄧小平的一次談話,1980年年底,鄧小平在與美國記者談話時提到了九一三事件,並且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飛行員是好人」。有了鄧小平的話之後,作為專機副駕駛的康庭梓的待遇逐漸改善,他背負的處分也被撤銷。1984年,康庭梓申請回到北京,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發表了很多與九一三事件有關的文章,在國內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