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1日,在廣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這兩個職位上幹了時間的溫玉成突然接到中央軍委的調令,奉命調往北京,出任軍委副總參謀長。
然而,在兩個月後,溫玉成到北京開會見到毛主席,毛主席轉頭一問:「你一個人去?單槍匹馬去?」溫玉成不明所以地詢問:「我去哪裡?」毛主席疑惑:「沒有通知你?」
那麼,毛主席對溫玉成的新任命到底是什麼呢?
溫玉成
一路乞討找到紅軍
1915年,溫玉成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從小飽嘗生活的艱辛和人間的冷暖。
隨着大革命的到來,他積极參加了農會,隨後又加入了秘密赤衛隊,與反動勢力展開了堅決鬥爭。大革命失敗之後,農會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溫玉成的家中被燒毀,父親逃難時由於受傷來不及救治而離世。
幼小的溫玉成在極短的時間內經歷了家破人亡,小小年紀的他始終想着為父親報仇雪恨。
1929年,毛主席率軍解放興國縣,溫玉成的機會很快到來了。
1930年4月,未成年的溫玉成毅然決然加入紅軍,走上革命道路。在紅軍中,由於讀過幾年的書,頭腦也比較靈活,所以很快在同齡人中成為了佼佼者。
1932年3月,根據他的表現,溫玉成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又擔任了興國縣獨立營黨總支書記、團黨支書記、團政治處主任等職位。
1934年,時值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最艱苦的時期,溫玉成被任命為蘇區紅軍新組建的第21師第62團政治委員。
長征之前,溫玉成來到了紅8軍團擔任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由於組建部隊的時間比較倉促,而這支部隊也是剛剛成立的,還沒來得及進行訓練,就參加了戰鬥。
不僅如此,他們的部隊還面臨著缺乏裝備的困難,近一萬人的部隊只有三千支槍,就這樣他們匆忙開啟了長征。
湘江戰役
在湘江戰役期間,紅8軍團因為掉隊而遭到了國民黨軍的重兵圍攻,人員傷亡慘重,後來直接被撤銷番號,編入了紅5軍團,溫玉成則被分配到軍委團幹部政治科工作。
他們跟隨大部隊繼續進行長征,歷經艱險終於勝利在懋功會師。
1935年12月,溫玉成被任命為紅5軍團政治委員,在左路軍北上時張國燾卻堅持南下,溫玉成不明白張國燾的做法,卻對他也有些不滿。
這天,他在出外籌措糧食間隙途中遭遇到了當地武裝力量的襲擊,最終造成了大隊長失蹤,後來溫玉成被撤職關押被下放為戰士,直到1936年6月,才重新回到政治部工作。
三大主力會師
三大主力會師之後,紅軍進入河西走廊,這註定是一場艱難的征程,由於裝備不夠充足,與馬家軍遭遇,幾乎全軍覆沒。再經過高台一戰,整支部隊幾乎所剩無幾。
只剩下受傷的溫玉成和幾名戰士,他們奮力突出重圍終於保住了一條命,但還是因為飢餓和腿上被敵軍俘虜。
被俘虜後,他們也始終尋找着逃脫的辦法,當他們發現關押他們的地方是一間土房子的時候,決定在深夜逃跑。這天晚上,他們在牆上鑿了一個洞,悄悄逃脫了,幾個人卻為此而走散。
溫玉成只能一個人拖着受傷的腿一路乞討,逃過敵人的層層追查,最終在一個多月之後在甘肅鎮原縣找到了紅軍援西司令部。
這一次,溫玉成激動地熱淚盈眶,這一個多月以來,他一個人不知道過得有多苦,躲躲藏藏,現在終於找到了組織這讓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休養幾天之後,溫玉成整裝待發被分配到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工作。
率部浴血戰沙洲
1940年初,共產黨領導的江南抗日義勇軍部隊在蘇南沙洲地區成立了辦事處。沙洲處於蘇中、蘇南東路兩個抗日根據地之間,有着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日偽、國民黨軍隊以及中共抗日力量的必爭之地。
日偽軍
1941年7月,日偽軍為了遏制蘇南東路地區的抗日力量,集結了大批兵力發動「清鄉」。「清鄉」開始之後,常熟、江陰兩縣的日偽軍進入沙洲縣,設置了430多個據點,針對敵人的「清鄉」,新四軍第六師決定分頭出擊。
9月22日,譚震林命令第六師十八旅政委溫玉成,率領部隊與警衛一團的武工隊會合,組織發動群眾,重建地方政府,堅持游擊作戰。
25日晚上,溫玉成率領160多位指戰員乘船進入沙洲,他們藉著夜色,穿越了敵人的多條封鎖線,避開了敵人的巡邏部隊及探照燈的照射,終於在天亮前到達目的地和武工隊會合。
此時的天色蒙蒙亮,溫玉成安排大家抓緊時間休息,炊事班準備生火做飯,就在他們吃完飯的時候,一名偵察員前來報告,就在左前方的不遠處有一支日偽軍隊正在向我軍方向移動。
溫玉成果斷命令部隊準備戰鬥,給敵人以突然襲擊,在溫玉成的一聲令下中,機槍、手榴彈、手槍一起開火,打得敵人瞬間倒下一大片,一些余部慌忙逃竄。
溫玉成知道,此戰定會招來大批的日偽軍,此地不宜久留,於是他立即指揮部隊沿着長江一路行軍,向西轉移。
然而,當他們剛剛轉移到大新新海壩的時候,先頭部隊遭到了日偽軍的猛烈攻擊,溫玉成在戰鬥中指揮大家立即搶佔有利地形,予以還擊。
但他們在望遠鏡中看到,站在他們前方的日偽軍最少都要四百多人,在這緊急關頭,溫玉成認為不管是從哪個方向突圍,在這一覽無遺的沙地平原上,我軍必定會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如今我們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就地修築工事,與日偽軍血拚,確保堅守四個小時。
但軍中其他的指戰員卻對溫玉成的想法提出了質疑,4個小時,敵人會對我軍形成重圍,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溫玉成決定向師指揮部發報請示,沒想到電台卻在轉移的過程中遭到了損毀,最終他們決定就地與敵偽軍作戰。
在作戰的過程中,我軍接連打退敵人的5次衝鋒,部隊傷亡30多位指戰員之後,日偽軍也已經對我軍形成了合圍,就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部隊立即組成40人的突擊團,準備突破重圍,溫玉成則率領人馬斷後。
在突擊隊員的一聲令下,他們如猛虎下手,終於在26日夜裡來到了徐家高橋。
然而,當他們來到橋邊卻發現木橋已經被敵人破壞,只留下幾根木樁。
面對面前水流湍急的河水和後面的追兵,溫玉成當即命令部隊下水過河,當他們剛下到河中卻被徐家高橋據點的日偽軍發現,立即對我部隊進行掃射。
隨着槍聲的響起,追兵也發覺我軍正在渡河,周圍的日偽軍也出動,準備從西面進行包抄。
我軍只能加快渡河的速度,但此時的橫套河正值汛期,水流湍急,水深處還形成了漩渦,一些不會游泳的戰士只好拉着會游泳戰士過河,他們不僅要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還要面對湍急的河流,不少戰士在渡河的期間被巨浪沖走,最終消失在河水中。
在突擊部隊的掩護下,大部分的指戰員上了岸,溫玉成站在岸邊望着被沖走的戰士的方向深深凝視,強忍着悲傷的心情,轉身追上了西進的隊伍,最終剩下的指戰員和幹部只剩下不到20位。一路上,溫玉成帶領戰士們與敵軍激戰數十次,最終終於衝破層層阻礙,到達了澄西。
而陳新一也率領突擊部隊邊戰邊撤,將敵人成功引離了大部隊的渡河地點,並在天亮前渡過了橫套河。天亮之後,敵人再次向河北聚攏過來,陳新一再次決定率部前往澄南,再迂迴向澄西轉移。
第二天下午,突擊隊指戰員被日偽軍包圍,在與敵人的激戰的過程中,子彈全部打完,包括陳新一在內的指戰員壯烈犧牲,其他的同志也突出包圍圈回歸建制。
溫玉成在率部突圍時,正值天黑,有的同志掉隊,熟悉當地情況的包厚昌自願留下來尋找掉隊的同志,而他也不負眾望,不僅收容了掉隊的戰士,還率領他們邊打邊撤,走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在當地隱蔽了下來。
包厚昌率領30多名戰士轉移到了中興鄉,夜間便帶着戰士們拆開沿江的竹籬笆牆,躲過敵人的據點,悄悄登上了日偽軍防守薄弱的雙山沙,最終安全轉移到了蘇中。
經過半年多的休整,他們最終在1942年5月7日凌晨,在七圩港登陸,重返沙洲,開展第二輪艱苦卓絕的反「清鄉」鬥爭。
在這之後,溫玉成兼任了第六師十八旅旅長,率領部隊在蘇中、蘇南地區浴血奮戰,開闢了澄錫虞地區及江高寶地區的敵後抗日根據地。
新中國成立之後,朝鮮戰爭爆發,溫玉成被任命為第40軍軍長,再次肩負了保衛祖國的任務。
中央軍委急調溫玉成來京
朝鮮戰爭爆發之後,溫玉成率領第40軍渡過鴨綠江,成為了最早一批入朝參戰的志願軍部隊。
在入朝之初,彭德懷就對溫玉成下令,第一仗要打得漂亮要打出威風,並宴會志願軍主力進行集結與展開。
經過5日的行軍,第118師、119師和120師已經做好準備,10月25日,120師先頭部隊與南朝鮮軍交火,由此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槍。
溫玉成指揮軍隊在沒有工事的情況下與敵激戰,獲得了短暫的勝利,全殲南朝鮮軍一個營外加一個炮兵中隊。
之後,溫玉成又奉命指揮對溫井地區的南朝鮮軍發起攻擊,最終消滅了南朝鮮第一師和第六師各部共一千餘人,不負重託完成了志願軍入朝作戰的首次勝利。
緊接着溫玉成又奉命率軍在白龍洞、龍頭洞發動攻擊,六天內連戰連捷,共殲滅南朝鮮軍1400餘人,受到了志願軍司令部的嘉獎。
之後,與美軍第24師激戰,全殲一個連,並殲滅了前來支援的美軍,截至11月5日,志願軍全線停止進攻,獲得了一次戰役的勝利。
在這之後,溫玉成又率部參加了第四次戰役,指揮部隊在橫城地區對敵發起攻擊,共殲滅1.2萬餘人,迫使敵軍後退26公里,給予了聯合國軍以沉重的打擊。
在第五次戰役期間,溫玉成奉命率領部隊擔負戰役割裂任務,戰役開始之後指揮部隊突入縱深數十公里,完成了對敵穿插、分割等任務,擊潰了撤退中的一個美軍炮兵團。
1951年6月,溫玉成從朝鮮歸來,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向毛主席彙報完抗美援朝第一仗的經過後,溫玉成向毛主席講述了40軍10師副班長王學風的故事。
1951年4月3日,聯合國軍開始進攻華岳山前沿陣地,王學風率領着小組堅守在山頭,戰鬥中左手負傷,第二天的戰鬥異常艱苦,王學風的臉頰被子彈打穿,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包紮後又繼續戰鬥。
敵人進行反撲後,王學風帶領戰鬥小組英勇奮戰,衝鋒槍打壞了手榴彈也沒有了,當他準備拿起戰友的槍繼續戰鬥的時候,一顆子彈打中了他的頭部,頓時昏迷了過去。
不久,王學風醒來之後,用眼神示意戰友趕快撤離,自己則扔出了最後一枚手榴彈,爬出戰壕時他的雙腿被敵人的子彈打斷,為了不成為敵人的俘虜,他用盡全力滾下了山崖。
聽完溫玉成講的戰鬥事迹後,毛主席流下了眼淚,就連手中的香煙灰都忘記彈了。
此次接見,毛主席對第40軍參戰堅持7個多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回國之後,溫玉成擔任廣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
1968年,溫玉成突然接到調令,要他去北京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原來此次進京 是林彪和葉劍英一定商量後決定的,於是他們便委婉地向毛主席推薦了 溫玉成,毛主席聽後:「那就叫他來北京嘛!」
就這樣,溫玉成被調到了北京,受到了林彪的熱情接見。
3月24日凌晨,溫玉成奉命到毛主席的辦公室開會,當他在走廊上看到毛主席時,恭恭敬敬地行了個軍禮,問候了一句。
毛主席一手夾着煙,一手倒背在身後,突然問他:「你一個人去?單槍匹馬去?」溫玉成有些 不知所措,不知道主席說的想到是什麼意思,便問道:「主席,我去哪裡?」毛主席這才說道:「叫你到衛戍區去,執掌京畿重地。」
突如其來的調令讓溫玉成一時反應不過回來,但回過神來之後才知道毛主席給了他新的任命,就這樣,他以副總長的身份兼任北京衛戍區司令。
這項任命不僅僅是毛主席對他的信任也有中央對他的認可,因此在後來的工作中,溫玉成的工作成績也非常出色,堅決執行着上級的命令。
溫玉成晚年
晚年時的溫玉成,遠離喧囂住在南京一棟花草掩映的獨立小樓,閑暇時還會種種花草。
1989年夏季,溫玉成突然感覺肝部不適,於是立即來到解放軍總醫院診斷,結果發現他已經身患肝癌晚期。
好友陳仁麒得知後,坐着輪椅便去往醫院探望,兩人同為開國中將,彼此攜手走過半生。
而如今溫玉成身患絕症也意味着好友命不久矣,讓他感覺到甚是悲傷,溫玉成看着老友淡淡一笑,平靜地說道:「老哥,革命一輩子,我先走了。」
陳仁麒聽着這番傷感的話,緊緊地抓着溫玉成的手不敢放開,抬起頭卻看到早已淚流滿面。
溫玉成
溫玉成心裏清楚自己的生命或許已經走到了最後,於是,他決定回到南京,平靜地度過自己的最後時光。
1989年10月29日,溫玉成在南京逝世,享年74歲。
而在臨終前,他也留下遺言:喪事從簡,骨灰安放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