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2022年10月01日07:18:38 歷史 1620

歷史上的10月1日

主要事件:

1: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現時為港鐵東鐵線)通車

2:1930年10月1日——中國收回威海衛租界

3:1946年10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

4: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5: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西昌發射成功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現時為港鐵東鐵線)通車

港鐵東鐵線(MTR East Rail Line),原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於1910年10月1日開通運營,代表色為淺藍色。

港鐵東鐵線途徑香港新界北區、元朗區大埔區和香港九龍半島的沙田區、九龍城區、油尖旺區,香港島中西區;起於羅湖站,止於金鐘站,支線起於落馬洲站,止於上水站。

港鐵東鐵線運營全長46千米,全線共設置16座車站,其中有4座高架站,9座地面站,3座地下站,列車採用9節編組列車,最高速度為120千米/小時。

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 Macdonald Stephenson 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以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至30年後才再次得到認真考慮 。

1890年代,歐洲列強在中國互相較量,擴展勢力,興建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再度出場。當時的英政府尤其關注在華南地區與法國的競爭,所以向清政府爭取將多項鐵路特權批予中英銀行公司。這家聯營公司由怡和洋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成立,獲批予的特權包括建造及營運一條由九龍至廣州的鐵路 。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龍至羅湖的九廣鐵路英段的工程展開 。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成功舉債150萬英鎊,用以興建羅湖至廣州的廣九鐵路 (華段) 。

清光緒三十六年(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 (英段) 開通 。通車初期共有七個站,分別是九龍站(臨時站)、紅磡站(至1921年)、油蔴地站、沙田站大埔站、大埔墟站(1910年11月前為旗站)及粉嶺站 。當時為單線鐵路,除了九龍總站(尖沙咀站)外,所有車站均建有二個月台。英段沿線建有五條隧道,分別位於油麻地站以北、筆架山、馬料水以南、馬料水以北及大埔滘。

清光緒三十七年(1911年)10月8日,廣九鐵路 (華段)開通,至廣州的直通車開始營運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1930年10月1日——中國收回威海衛租界

在92年前的今天,1930年10月1日(農曆1930年8月10日),中國收回威海衛租界。

1930年10月1日,中國與英國曆時9年的關於交收威海衛的文涉方告結束。由中國外交次長、接收威海衛專員 王家楨與英國駐威長官庄士敦,在英國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前,舉行了中英交收典禮。英國殖民統治32年之久的威海衛終於歸還了中國。在上午正式舉行的交接儀式上,曾當過宣統皇帝老師的英國駐威海衛大臣庄士敦將海軍及蘇格蘭陸戰隊召出舉行臨別閱兵式。

威海衛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是一個海防衛所,瀕臨太平洋黃海海域外海,距離煙台青島都在百公里之外,西連寧海州(今牟平),距離蓬萊百公里左右,與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的煙台形成三角之勢,共為太平洋黃海海域以及渤海鎖鑰,拱衛京津海上門戶(威海距離京津1千里左右)威海衛原為濱海漁村,漢稱石落。

威海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36°41′~37°35′,東經121°11′~122°42′。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台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 543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3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

1898年,英國通過《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威海衛淪為其殖民地。

1921年12月,中國政府代表在華盛頓會議上提出歸還各國在華租借地的要求。此後中國政府便就威海衛租界問題與英國政府開始了長達8年的交涉。

1924年6月曾訂立《交收威海衛專約》29條,後曹錕倒台,英國政府藉機將此案擱置。直到1930年6月雙方才重開談判。

1930年10月1日,中國收回了被英國強行租借了32年之久的威海衛。是日,中英收交威海衛典禮,在威海衛英國行政長官署前舉行。當時中國的外交次長、接收威海衛專員王家楨,與英國駐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同時出席威海衛收交典禮。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1946年10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

在76年前的今天,1946年10月1日(農曆1946年9月7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

1946年10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立。簡稱「長影」,前身為東北電影製片廠,1955年改為現名。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影創下了六個「第一」:新中國的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動畫片、第一部科教片、第一部短故事片、第一部長故事片和第一部譯製片都是在長影誕生的。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在73年前的今天,1949年10月1日(農曆1949年8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及全體委員宣誓就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朱德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工作員,堅持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隨後,聶榮臻乘先導車,率領受閱部隊,接受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受閱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99師、炮兵第4師、戰車第3師、騎兵第3師、獨立第207師第619團、空軍1個飛行中隊以及海軍部隊代表等1.64萬餘名官兵組成,共動用飛機17架、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台、軍馬2344匹。

下午5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發射成功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着嫦娥二號衛星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1日傍晚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了1533秒之後,嫦娥二號實現星箭分離,衛星入軌。

「嫦娥二號」衛星在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備份星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和適應性改造,其主要目標是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實現月面軟着陸,驗證部分關鍵技術,並對「嫦娥三號」預選月球虹灣着陸區進行高分辨率成像,同時繼續開展月球科學的探測和研究。

捆綁有兩個助推器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屬於中國「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系列,本次航天發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的任務是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直接奔月軌道。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日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