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前被遼寧民工挖出的「國寶」,竟是4.5噸白酒,讓人大開眼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麼一種發現,很多大事的發展,其實最開始只是一件小事。它們的開端在我們看來只是十分尋常的,很是平平無奇,但是就是這樣看上去十分平淡地開頭,卻是那些大事件的開端與發展。
我們都知道我們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現在有一種崇古的思想,其實就是因為那些先輩,那些中華文明的前輩和先行者,太耀眼了,簡直就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片繁星。不過我們這些後輩們也在同樣創造着眾多奇蹟,來趕上這些前輩的腳步。我們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思想,除了文字記錄的歷史以外,我們還會去主動發掘這些歷史存在的痕迹,這就是考古。
但是呢,就像是命運在開玩笑一般,很多大歷史痕迹的發現,卻不是考古工作者所發掘的。這些開頭看起來確實是非常的平淡,而且發現它們的人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些普通人。比如我們所有中國人所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最早就是被附近的村民所發現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也和秦始皇陵相似,有一個平平無奇的開頭。數十年前,被遼寧民工挖出了一個「國寶」,竟然是4.5噸白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26年前,地處遼寧的陵川酒廠,正在為整個酒廠的設施進行一些修改,比如新建樓這樣的事,所以就請了不少工人來這裡施工。這裡要提到作為故事的背景,陵川酒廠也是一個老酒廠了,它的傳承最近的也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間。
而就在這裡,一個普通的工人,他拿着他的工具進行着他的日常工作。他的工具就是鋤頭,所以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挖土了。但是在今天,他一如既往地如同平時工作挖土的時候,卻挖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這個東西也在整個中國考古史上留下了痕迹。原來他挖到了一個巨大的木質容器。
接下來就是考古的專業人士登場的發展了,經過考古隊員的調查和發掘,這些容器裏面一共有4.5噸白酒,而且它們還是可以飲用的,這確實是酒里的「國寶」了。因為這些酒的貯存時間是清朝的道光二十五年,這個時間也就是公元1845年,可謂是歷史悠久。陵川酒廠也藉著這個寶貴的機會推出了新品牌「道光廿五」,也相當於是紀念這批酒吧,在當時的市場上也是好評如潮了。
白酒之所以能夠保存這麼久,和它的貯存技術是脫不開關係的,其實這批酒之所以能夠在百年後還能被飲用,更是有着兩大重要因素。
第一點:酒的演變
酒在中國的歷史很少悠久,但是也經歷了不少的變化。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其實是在明清時間才發展出來,而在之前,中國的酒主要是低度的米酒和黃酒。明清的這種酒也被叫做燒酒,也只有這樣的高度酒,才有這個能力被存放起來不變質。
第二點:容器的進化
在高度酒可以存放很久的奧妙被古人發現後,在酒的存放容器的發展上,古人們選擇了在我們看來簡直是一種「黑科技」的容器。酒海,它用藤條編織,但是塗抹了很多秘方,製作工藝也很複雜,這種容器能夠很好地存放白酒,而且還會讓存放的白酒風味更加濃厚。在當時那個科技沒有現在發達的年代,酒海能夠有這種效用,確實是一種黑科技了。
而現在還在用這種容器存放的酒,都是使用古法釀的酒才會採用這種傳統的存放方式,這種酒現在也很少見了,不過倒也不是沒有,比如這兩款。
第一款:國康1935
這款酒的名字可能你不太清楚,但是這款酒的釀酒師的名字可能對於一些行家來說卻是如雷貫耳。原茅台酒廠副總工程師,只是她的一個職位而已,她還是原茅台科研所的前任所長,沒錯,她就是傳奇釀酒大師,陳興希老師。
釀酒的人很強,釀出來的酒就不可能差,此酒入口就有濃郁而厚重的醬香,它香氣雖然厚重,卻沒有蓋過酒味。此酒味道香醇,純凈優雅,滋味獨特,回味也是甘爽無比,此酒口感也是豐滿厚實,在嘴裏也是柔軟滑順,是一款難得的美酒。
第二款:桂林三花酒
此酒也是一款老酒了,它也是一種米酒,但是確實是一款高度白酒。此酒因為是米酒的原因,味道很少香甜,而且聞起來更是甜香不斷,如同蜂蜜的香味一般,喝在嘴裏也是甘爽柔軟,充滿着醇和的味道。
好了,這篇關於數十年前被民工挖出的「國寶」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您也是否想嘗一嘗這充滿着歷史的酒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