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2022年09月26日19:38:03 歷史 1449

1937年4月,在中共華南地方組織的幫助下,華克之作為李濟深等人的信使來到了延安。一進延安城,撲面而來的抗日救國氣息,讓華克之的內心無比激動。

令華克之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位國民黨左派,在延安受到了非常的禮遇。不但住單人間,吃小灶,而且還見到了舉世聞名的毛主席。

那是一次令華克之終生難忘的會面,在見面之前,華克之的內心還十分忐忑,然而毛主席的親切溫和,讓華克之頓時輕鬆下來,坦率地講起了自己的經歷和處境……

從反蔣到刺蔣

華克之出生於江蘇一戶衰落的書香門第,辛亥革命的爆發,讓華克之的父親為之奔走,也讓9歲的華克之開始接觸到正氣凌然的愛國情操。「五四運動」的爆發,讓華克之將孫中山視為楷模,並立志一生追隨孫中山。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讓華克之和他的共產黨朋友激憤不已,他們立刻召開會議,決定發動學生和市民,開展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掀起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上海總工會的遊行隊伍

由於表現突出,華克之進入國民黨南京市黨部,並擔任青年部長。在他的領導下,國共之間合作融洽,整個青年部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然而,這種局面卻並沒有維持多久。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以後,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對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大清洗」,一時間,與華克之交好的共產黨人陸續失蹤被捕,華克之本人也險些遭到毒手。

面對蔣介石的種種惡劣行徑,華克之憤然發誓,與蔣介石這個國民黨叛徒不共戴天。

蔣介石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派人遊說華克之,希望他歸順自己,沒想到遭到華克之的斷然拒絕。為此華克之三次被捕入獄,多虧國民黨內的朋友多方營救,甚至搬出了國民黨多位元老,華克之才可以脫險。

自此,華克之毅然決然走上了反蔣的道路。

蔣介石建立反動統治之後,華克之離開了生活十年的南京,隻身來到上海,在魚龍混雜的租界開始了秘密反蔣的活動。當時不少上海身份顯赫的人物都是華克之的座上賓,他們都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經常一起討論時局,斥責蔣介石的行徑。

眼看着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大片國土淪陷在日本人的手中,讓華克之和他的朋友們越來越坐不住。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晚年華克之

1933年,李濟深和十九路軍成立抗日反蔣的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停止內戰,共同抗日。應王亞樵和李懷誠的邀請,華克之前往福建與李濟深見面,二人一見如故,李濟深十分欣賞華克之的才華。

在動身前往福建前,華克之通過自己的關係,對福建政府做了詳細的調查,了解到蔣介石收買了十九路軍許多軍官和將領,企圖從內部瓦解人民政府。因此華克之一見到李濟深,就建議他撤換部分人員,加強與紅軍的合作。

然而李濟深並沒有軍權,掌握軍權的蔡廷鍇軍長深受親蔣派的影響,態度猶豫不決;各省除了少數支持十九路軍以外,大多數表示反對,甚至採取敵對行動。同時中國共產黨在王明的影響下,對十九路軍疑慮重重。

種種不利因素給了蔣介石可乘之機,在裡應外合的攻勢下,這個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僅僅只存在了3個月就遭到了顛覆。

華克之經香港順利返回了上海,福建人民政府的失敗,讓華克之和他的朋友們意識到,蔣介石的根基已經十分牢固,唯有刺殺才能除掉這個革命的絆腳石。

從此華克之和他的朋友們從反蔣,轉為走刺蔣的道路。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關於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報道

為了探聽到蔣介石的行蹤,華克之等人決定在南京成立通訊社,「南京晨光通訊社」應運而生。華克之化名胡云卿,擔任通訊社社長,總務兼編輯部主任張玉華,採訪主任賀坡光,記者孫鳳鳴

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中,他們多次策劃刺蔣的行動,但終因戒備森嚴無法靠近,直到1935年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召開,給了他們刺殺蔣介石的機會。

當時華克之擔任刺殺行動的總指揮,槍法嫻熟的孫鳳鳴肩負起刺殺的重任。按照大會的安排,當天上午國民黨委員們要在會議廳前合影,這是刺殺蔣介石的唯一機會。

等委員們都到齊了,蔣介石不知為何沒有出現,坐在最前排的只有汪精衛閻錫山等人。合影結束後,委員們開始陸續返回會議廳,孫鳳鳴不得不從記者群中擠出,掏出手槍對準了汪精衛,高呼:「打倒賣國賊!」

三槍過後,汪精衛應聲倒下,孫鳳鳴也被汪精衛的衛士開槍擊中倒地。

這起突如其來的刺殺事件,讓蔣介石成為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原本二人之間就有矛盾,合影時又沒有出現,汪精衛的妻子抓着蔣介石又哭又鬧,令蔣介石百口莫辯,無端受了一頓冤枉。

為了洗清自己,蔣介石責令戴笠限期破案,務必查出真相。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正在宣誓的汪精衛

在行動之前,華克之已經做好了周密的安排,除了孫鳳鳴,其他人都得到了妥善隱蔽。結果晨光通訊社的一位公勤人員不慎被捕,將其他人的行蹤一一供出,導致晨光通訊社和與之有來往的人一一被捕,一些無關的親友也受牽連入獄。

華克之在幾次躲過沈醉的抓捕之後,冒險回到上海,請人幫忙營救被捕的戰友,同時他還發佈了《告全國同胞書》,公開宣稱刺殺行動的目標為蔣介石,痛斥將蔣介石的種種罪行。

刺殺蔣介石的失敗,讓華克之意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因此他做出了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前往延安。

欲留延安遭「拒」

「蔣介石的通緝令遍布全國,戴笠動員各地的軍統特務在海內外緝拿我,希望中共能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為抗日救國工作,我將再行戰鬥,萬死不辭。」講述完自己的經歷後,華克之鬥志昂揚地對毛主席說道。

對於華克之的情況,毛主席早有耳聞,看過華克之送上的《告全國同胞書》,毛主席對於華克之的轉變很是欣賞,對於華克之的急切心情也表示理解。但毛主席坦率地告訴華克之:

「你不宜待在中共控制的區域內,尤其是抗大和陝北大學。」

當時延安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但不能保證沒有國民黨特務混在其中。如果華克之的身份暴露,將會把共產黨置於被動地位,不但不能保證華克之的安全,還有可能影響到合作抗日。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延安時期的毛主席

因此毛主席希望華克之回到華南,繼續在李濟深等人身邊繼續工作,並請華克之轉告李濟深等人,和蔣介石過去的恩怨應先放下,團結一致抗日才能渡過中華民族最大的危機。

最後毛主席自信地告訴華克之,隨着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全民族統一抗日指日可待,說不定等他回到華南,全民族抗戰已經爆發。

華克之本來對共產黨人主張釋放蔣介石有些不解,經過毛主席的一番話,讓華克之茅塞頓開,對共產黨的胸襟又增加了幾分崇敬,刺殺蔣介石失敗後的鬱悶心情也一掃而空。

不知不覺二人聊了45分鐘,毛主席的房間外已經等待了幾位同志,華克之不好意思再打攪毛主席,急忙起身告辭,毛主席將他一直送到了門口。

不久,華克之帶着毛主席給李濟深等人的絕密文件南下,開始了新的人生旅途。

返回華南之後,華克之就按照中共的指示,擔任延安和華南民主力量之間的信使。1938年秋天,潘漢年和廖承志找到華克之,開誠布公地告訴他,多年來他一直打個人游擊戰,現在組織希望他歸隊,共同工作。

短短几句話,讓華克之涕淚齊下,不能自已。就這樣,華克之進入潘漢年的情報系統,並成為華南情報局的情報骨幹,潘漢年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潘漢年像

自從周佛海脫黨當了漢奸之後,身邊許多親朋都有意疏遠他,甚至與他決裂,他為此頗感失落。華克之瞅准這個時機,派遣任庵接近周佛海,並通過這一次關係,成為周佛海的座上賓。

華克之和任庵不但與周佛海親近,還得到周佛海妻子和妻弟的信任,他們從這一家人口中,得到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並一一彙報給了組織。

在抗戰勝利前的10個月中,華克之幾乎完全掌握了周佛海的一切行蹤,了解到蔣介石為內戰儲備了近20萬的兵源,並命令周佛海在上海整編偽軍,以備反共。

這些消息很快被華克之發回到延安,後來黨中央將消息在報紙上曝光,將蔣介石與日、汪暗中勾結的內幕大白於天下,令蔣介石在政治上十分被動。

巧取軍事地圖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後,周恩來指示留在上海的中共人員分散轉移,只留下一部分人繼續在上海工作。潘漢年帶着華克之等幾個得力幹將,被調到香港組建新的情報班子,專門搜集國民黨的各種情報。

解放戰爭轉入反攻階段後,戰場逐漸從解放區轉移到國統區,中央迫切需要一批精準的國統區軍用地圖。中央還聽說日本人曾將一批繪製精密的軍用地圖移交給了國民黨當局,因此指示潘漢年等人設法搞到這批軍用地圖。

潘漢年立刻主持召開會議,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華克之是完成這項任務的最佳人選。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

華克之果然有辦法,他通過對連襟兄弟陳光彬了解到,國民黨當局對這批地圖也非常重視,當年蔣介石親自下令讓岡村寧次嚴密保管,後來移交給了國民黨國防部第二廳,專門成立了一個科來保管。領取地圖的程序也十分嚴格,不僅需要多道手續,而且還要第二廳廳長鄭介民的親自批准。

不過陳光彬還打聽到一個消息,負責保管地圖的科長程志銳,是過去他在南京中央軍校的學生。華克之和陳光彬分析,想要將地圖成批的拿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程志銳自願拿出來。

程志銳是個在政治上頗有野心的人,他不甘於只當一個小小的科長。華克之拿捏住他這個心理,給陳光彬設計了一套說辭,弄了一出師生相見的動人場景,讓陳光彬說自己要組織一支游擊部隊,並許以程志銳師長待遇。

程志銳眼見自己終於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連忙答應了陳光彬,陳光彬鼓動程志銳將地圖拿出來「發揮作用」,但最好不要讓鄭介民知道。

程志銳正發愁自己沒有見面禮,想到給老師取地圖既不費事,又能討好老師,便爽快答應下來。

沒過幾天陳光彬就帶着一大捆地圖回到了上海,和華克之興緻勃勃地一起觀看。日本人繪製的地圖尺寸很大,任何細節都繪製得非常清楚。拿到地圖之後,如何安全地送到香港成為華克之苦惱的事情。

經過多日苦思,華克之終於想出了一個穩妥的途徑。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華克之與妻子在香港

按照國際法規定,東道國無權拆檢各國駐外使館的郵件,如果能夠拿到外交免檢郵袋,就可免去海關和國民黨特務的檢查。為此華克之找到一位名叫季常的朋友,他的父親是駐歐公使,他與某位駐華大使有很深的交情。

再加上季常對於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早已不滿,父親又被軍統特務所殺害,因此季常轉向同情共產黨。雖然華克之從未表露過自己的身份,但季常已經猜出了八九分,欣然答應為華克之提供方便。

二人商量決定以茶商的身份,和這位商務參贊出身的駐華大使談一筆生意,藉機將地圖運出去。季常建議華克之假扮成龍井茶種植主,借口開闢歐洲的龍井茶市場,讓這位駐華大使給予幫助。

但華克之對龍井茶種植一竅不通,在一切計劃安排妥當後,華克之足不出戶開始閉門讀書,學習了大量的龍井茶種植經營的知識,還親自在書桌上嘗試種植龍井茶。短短几天時間,華克之就變成了一個善於經營的茶葉種植園主,說起茶經來頭頭是道。

由於開闢茶園需要完備的資料,而當時國家禁止種植龍井茶的資料出境,因此華克之趁機提出自己帶着資料無法出境,需要另想辦法。那位駐華大使主動提出將資料放在大使館的郵袋中,寄到香港之後再轉運出去。

就這樣,這批珍貴的軍事地圖分成五批寄到了香港,每次寄送都用蠟紙、紗布和白布層層包裹,然後再由季常裝入郵袋密封,用英文寫明收件人。

1935年領導刺殺蔣介石的華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不宜留在此地 - 天天要聞

圖丨晚年華克之

為了以防萬一,季常還專門陪華克之前往香港,順利取到了五批地圖,並通過海路送到了解放區,交給了黨中央。這批軍事地圖後來在解放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解放戰爭中,華克之往來於香港和上海之間,利用自己複雜的社會關係,為黨搜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為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華克之還堅持在隱蔽戰線上工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吉卜力在ChatGPT找到了「數字歸宿」?這,更是一場赤裸裸的掠奪 - 天天要聞

吉卜力在ChatGPT找到了「數字歸宿」?這,更是一場赤裸裸的掠奪

2025 年,吉卜力的魅力因 ChatGPT 找到了新的數字歸宿。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3日 消息:2025 年 3 月,OpenAI 發佈了 GPT-4o 模型的更新,推出強大的圖像生成功能 —— 用戶可將普通照片一鍵轉化為吉卜力風格的夢幻藝術品,柔和的色調與魔法般的氛圍,彷彿出自吉卜力畫師之手。一時之間,各大 SN.
考古新證!以色列「末日戰場」遺址出土文物,聖經戰役記載或非虛構 - 天天要聞

考古新證!以色列「末日戰場」遺址出土文物,聖經戰役記載或非虛構

近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北部古城「米吉多」(今稱特爾·米吉多,Tel Megiddo)的發掘中,首次發現了可能證實《聖經》中關於古代戰役記載的關鍵證據。這一遺址在《聖經·啟示錄》中被描述為「末日戰場」(Armageddon),預言其為善與惡最終決戰的場所。而根據《聖經·列王紀》和《歷代志》的記載,公元前609年,猶太王國最後...
CBA名帥婚外情,楊鳴無辜被牽扯? - 天天要聞

CBA名帥婚外情,楊鳴無辜被牽扯?

CBA名帥出軌再現,楊鳴中躺槍,一丘之貉? CBA聯賽的醜聞再度曝光!看來,隨着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一些教練員不可避免地生出飽暖思淫慾,饑寒生盜心的心態。畢竟就在兩年前,楊鳴的出軌離婚門就....
澤連斯基明確烏和談「紅線」 - 天天要聞

澤連斯基明確烏和談「紅線」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最新消息,記者當地時間4月3日獲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在切爾尼戈夫州舉行的會議上明確闡述了烏克蘭在和平談判中的「紅線」,強調在任何情況下烏克蘭都不會承認俄羅斯佔領的領土主權,並誓言保持現有烏軍事力量規模。澤連斯基表示,「擁有三倍於戰前規模的強大軍隊是烏克蘭的戰略資產,任何削減現役軍...
老蔣秘密指示陳繼承:你的任務就是在華北替我看着傅作義! - 天天要聞

老蔣秘密指示陳繼承:你的任務就是在華北替我看着傅作義!

作為蔣介石心腹嫡系的陳繼承在家中突然接到消息,原來是蔣介石有重要事情找自己。蔣介石在見到陳繼成後,先是對他進行了一番勉勵,而後面色嚴肅的對他說到此行給你安排的任務就是在華北替我看着傅作義,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向我報告,要控制住華北地區的軍隊!
中央紅軍長征前的最後一戰 - 天天要聞

中央紅軍長征前的最後一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長征之路,開啟了中國革命史上最壯烈的戰略轉移。而在此前一個月,一場持續七天七夜的慘烈戰鬥——松毛嶺戰役,為這場偉大征程爭取了至關重要的時間窗口。
美國高舉關稅大棒,是在歷史輪迴中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美國高舉關稅大棒,是在歷史輪迴中自掘墳墓!

當美國再次舉起關稅大棒時,回看歷史:羅馬帝國因高額關稅流失東方商路,明朝海禁讓東南沿海淪為海盜樂園,奧斯曼帝國的商路壟斷反促歐洲大航海時代 —— 所有試圖用貿易壁壘構築霸權的文明,最終都被自己鍛造的致命絞索勒住咽喉。
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赴新鄉市比干廟參訪 - 天天要聞

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赴新鄉市比干廟參訪

中國台灣網4月3日訊 4月1日,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一行20人赴新鄉市衛輝比干廟開展交流活動並祭祖。比干廟講解員帶領台胞們參觀了比干廟各個殿宇、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和霧峰林家圖片特展,詳細講解比乾的生平事迹、比干文化的歷史淵源,以及比干精神在兩岸的傳承和影響。 4月1日,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4月3日報道:清明小長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辦下,一場跨越34載的致敬儀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濱海古園舉行,拉開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記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動以來,上海已累計護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務家庭超31萬戶,成為全國海葬數量最多、服務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為紀念丈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