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2022年08月28日16:37:25 歷史 1912

在那個跌宕起伏的年代,千萬人因緣際會背井離鄉,只能在一衣帶水的台灣遙望故土,有人選擇將思念放在心底,唯有午夜夢回之際,酣暢抒發心頭的不快。

也有人狠心斬斷過往,就把他鄉當故鄉,徹底全身心融入新生活,更有人果敢決斷、說干就干,不惜橫渡台灣海峽,也要回到祖國,穩紮穩打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為人民安居樂業廢寢忘食。

此人就是周振德,從一腔熱血的行伍少年,到有魄力、有眼界的滄化實業集團總裁,一路走來的每一步都用盡心血,困難如影隨形,支撐他的就是振興祖國這一信念,具體經歷如何,我們且從頭道起。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一、周振德是誰?為何要渡海?

1945年8月,山西太原暑氣陣陣,國軍當中青年軍人周立本喜獲麟兒,為孩子取名周振德。之所以深思熟慮給愛子定下「振德」二字,跟其早年一段頗為烏龍的經歷有分不開的關係。

周立本原名為吉世祥,跟着父母及四姐妹從獻縣到太原謀生。

時年正值抗戰,各處局勢都十分緊張,他誤入根據地被八路軍抓獲,差點當成姦細處死,好在及時解釋來由,有驚無險地下了山。

但從機密要地毫髮無傷地轉了一圈,引起多疑的閻錫山部下注意,拍板認為肯定是八路軍放出來的探子,派人多方捉拿。

吉世祥有口難言,為逃避追殺,只能更名為周立本,逃命途中又被好友坑騙,無奈才投靠國民黨青年軍,命運的軌跡至此失控,因此其不久後就被裹挾着來到台灣......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周振德母親久等丈夫不回,只能帶着女兒和三歲的幼子遠赴台灣投奔周立本。

一家子雖人在台灣,但心卻記掛着故土,待周振德記事,父親就時常領他到海邊,回憶滄州的一些點點滴滴。

彼岸大陸好似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境,讓周振德從小就對它很是好奇,心心念念着有朝一日能夠重新踏上故土。

沒過幾年,周立本過世,家境急轉直下,母親一人帶着子女掙扎度日。

周振德好學又聰慧,高中畢業後體諒母親不易,特意挑了所不要學費的台灣軍校(黃埔軍校)就讀,是金子到哪都發光,他在部隊里表現格外亮眼。

——當時以極快時間就接連升至中尉,一次對抗演習要增設偵察排,周振德臨時成為偵察排長,演習結束就地駐紮大金門待命。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本來身為排長,前途顯然是一片光明,但周振德卻從未有過一日忘記大陸,反倒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以回去建設祖國。

通過和戰友一起查看地形,周振德留心記下真假雷區的方位所在,趁着月黑風高,部隊休息的空隙,於1969年8月3日,毅然決然跳進大海,遊了四個多小時成功回到故土。

24歲的周振德為何有這麼大的決心,敢於黑夜中冒死往大陸遊,經歷無數海浪都不回頭。

一是,父母從小就思念祖國,讓他想替亡父圓夢;二是,對大陸有着憧憬與好奇。

自入伍以來,國民黨就將大陸形容得極為不堪,人民公社說成集中營,解放軍沒日沒夜端着槍押送看守當地百姓,周振德內心認為這是造謠,他不相信在這樣離奇的環境下,大陸能造出原子彈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他對國民黨這種沒有邏輯的編造方式表示懷疑,與他們三觀也是極其不合,一天都不願再忍受下去。好奇心促使他迫切地想親自去大陸一探究竟,於是最後決定隻身游回祖國......

1969年8月3日,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他來到洶湧的海岸邊,佯裝查哨,看四周無人盯梢,便藉著夜色毅然決然地躍入海中,洶湧的海浪顯然無法阻擋周振德歸家的意志。

在經過4個小時的生死搏鬥後,他終於踏上了大陸,那年他剛好24歲。那達成所願、意氣風發的周振德後來是否順遂?黨和人民對這位游泳過來的台灣軍人又是持有怎樣的態度呢?

二、厚積薄發的人生征途

周振德回到大陸後,很快便申請上學深造,跟一批大學生被分送到江西省軍區農場勞動。但由於其特殊的來歷,上級一些領導對他難免會提高關注,休息日周振德想去南昌市遊覽,都不放心要派一位戰士緊緊跟隨。

時間一久,周振德大感委屈,在北京等待分配工作時,消極待在旅館蒙頭大睡,北京軍區聯絡部年輕幹事找他談話,只說要見總政首長,硬是給人家一個閉門羹。

資深孫幹事出面,親切稱呼其為「同志」。聽到這個稱呼後,周振德迅速蹭一下坐起來:「你叫我同志?你不認為我是特務?」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得到孫幹事對其冒死投奔祖國,屬於愛國行動的肯定,他打開心扉跟其坦誠交談。有一次,周振德到政協禮堂看《智取威虎山》,驚喜地發現竟然還有外賓在場。

他頓時徹底放下芥蒂,感動黨對其的信任,畢竟要真拿自己當特務,無論如何是不會讓出席這般敏感的場合。

年輕氣盛的周振德有一顆赤子之心,看到黨不把他視作「外人」,立刻燃起報國熱情,不僅積極服從分配,還打算定要儘力為國家做點什麼。

1970年9月,周振德來到滄州市造紙廠,工資比照國民黨排長待遇發放,工人中牢騷議論不斷,但廠領導卻不在乎他特殊的背景,發現其學習能力強、做事有幹勁後,指導員手把手教授製漿車間的維修技術。

周振德舉一反三學得極快,半年後就被調至設計組,問題來了,他對化工專業一竅不通,為了有能力參與消除有毒廢氣污染裝置研發項目,買了一堆書籍從頭學起。

其實按他的背景來說,學習很容易被視為走「白專道路」,但周振德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里,兩耳不聞窗外事,絲毫不以特殊資歷搞避嫌那一套精神內耗。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廠里欣賞他踏實敬業的工作態度,安排去兄弟單位考察學習,周振德二話不說拔腳就去,虛心請教圖紙資料方面的疑惑,技術員大為滿意,一教、一學中氣氛格外鬥志昂揚,專業知識進步飛快。

僅一年時間,他就從「門外漢」到「內行」,設計和生產皆有一定心得。

當造紙廠籌建化工車間時,周振德就以突出的個人能力,擔任核心部門的設計主任職務,如寶劍出鞘一般,出手改進多種工藝流程,獲得領導的一系列表彰。

事業進展得一帆風順,愛情的火花也同時綻放......

周振德負責項目時,總身體力行奮戰在一線,時常因採樣將眼睛熏得紅腫,但從不擺半分領導架子,引來高中畢業分配到廠里的女化驗員蘇桐貞好感。

小蘇初出茅廬有時碰到棘手難題去請教,周振德不僅耐心解答,還會回頭找來一些相關書籍交給她。

蘇桐貞更是感動,認為周振德不光工作踏實負責,對人也謙虛有耐心,隨着有來有回的交往,感情就順理成章地誕生。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女靚男有才,難免招來摻雜着嫉妒的閑言碎語,風聲傳到蘇桐貞父親耳朵里,卻意外對此事十分反對。

原來小蘇的父親怕女兒找了這麼個背景特殊的丈夫,會在以後連累全家。小蘇陷入兩難局面,回廠里找領導溝通此事,大家對二人印象都極佳,不忍心拆散這一對佳偶。

北京軍區主管民兵工作的宋副司令員,他多次來到廠里了解情況,得知周振德已經26歲,工作又向來勤奮好學,特意跟政治部主任提及此事。

經過多番商榷,認為二人結婚對女方家庭不會構成影響,聯絡部夏部長更表示,周振德的「安家」問題,廠里解決不了,就上報軍分區申報開支;再解決不了,可以報給北京軍區,定不能讓他為結婚而東拼西借。

小蘇父親看到領導們的態度,從中得知其對周振德的看重,也默許同意婚事,最後倆人於1972年底舉行婚禮。

周振德從結婚這件事更看出黨和國家對他的栽培之情,每日都琢磨着怎麼能更為祖國盡一份力,苦思冥想數月,決定要上大學深造。

因為隨着工作的推進,單靠自學來的化工知識明顯吃力,可他提出的請求卻晚了一步——八月的招生期已經結束。

周振德不願放棄,試着給省軍區和北京軍區領導反映情況,答覆出乎意料的快,高教部特意給周振德開綠燈,批給他一個名額,允許在河北省範圍內找一個化工類學院深造。

他十分感激領導的關懷,可河北省的化工院校正在籌備期,師資力量難以應對需求。

他認為既然要學,就得下力氣學得真材實料,經過一番對各大名校的比對,坦率得表示:上級批准上大學,是考慮到對台宣傳方面,那上的大學越有名,影響就越大。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領導們喜歡周振德的坦誠,批准他去北京大學化學系的高分子專業就讀。對於得來不易的寶貴機會,周振德萬分珍惜,不僅三年多時間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里,還在各種項目中均拿到不俗的成績。

當然,同學與導師也都非常喜歡他......

1977年畢業之際,惜才的導師為其聯繫到北京跟天津的科研單位工作機會,面對能留在大城市的橄欖枝,周振德沒有半分猶豫就拒絕,毅然回到滄州的化工車間。

因為他始終沒有忘記當時深造的初衷,繁華都市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自己蓄力許多年,是到了要為家鄉做一番事情的時候了。

三、大展宏圖,今成上市國企的老總

回到化工車間不久,正趕上另建化工廠,專業知識達標的周振德當仁不讓成為廠長兼總工程師。

不過雖然有了施展抱負的舞台,但起手資源並不豐厚,職工只有區區260名,年利潤也不過五萬元,就連技術員都只有三位。

周振德帶着技術員研究方向,發現突破口在於產品線單一,樹脂和燒鹼的產量還不高,那麼為了能提高產量,就對現有的老設備進行改造跟創。

幾個月後,平平無奇的化工廠有了改頭換面的變化,燒鹼能力足足提高一倍,樹脂的生產力更提高了2200噸,並且增量還保質,樹脂被評為「省優產品」,遠銷美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帶來外匯195萬元。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一鳴驚人的成績單,不僅讓領導對周振德的能力交口稱讚,廠里職工也一改態度,從怨天怨地吐槽效益差,到人人都鼓足勁鬥志十足。

轉眼上世紀八十年代迎來「開放、搞活」等政策,周振德審時度勢,認為市場必會迎來春天般的欣欣向榮,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得再搞創新。

為了能增大產量,他打算引進國內最先進的工藝技術,但資金缺口有1794萬元。

廠里人被周振德的展望徹底驚呆了,這可是整個廠固定資產的兩倍,大家都勸他不要冒險,把廠子經營垮了,不如安分守己穩紮穩打,畢竟目前所有人都對化工廠目前的效益很滿足。

但聽到這話後,一向好脾氣的周振德卻一改常態,斬釘截鐵地說:「不冒險就不敢探索!不大膽探索企業怎麼發展,我決定的事情,八匹馬都拉不回來。」

周振德力排眾議拿到貸款,改造工程需要3-5年,他又一次做出驚人的成績,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讓工程竣工,燒鹼跟樹脂產量均增加十倍,廠里的資產也從198萬增長至1801萬。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看到這些成績,這下大家都徹底服氣,畢竟也不是誰都有這份魄力,能在短短几年時間裏,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廠,經營成滄州人都擠破頭想進的大熱門。

接下來的時間裏,周振德一邊馬不停蹄地對產量和效益進行更新,一方面則祭出深造積累的知識,研發出糊樹脂等多項產品,通過新技術的引進,所有產品的合格率都達到100%,一級品率更高達80%。

周振德為了化工廠傾盡心血,每日騎着單車到生產崗位巡視,穿着工作服跟工人一起奮戰在一線車間,任哪一個工人有事找他,都立刻熱情耐心的接待。

妻子蘇桐貞當然也理解丈夫的宏大征途,家裡瑣事從不讓他煩心,周振德甚至連兒子上幾年級都說不出來,全部心思跟時間都投給了廠里。

待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期,他出席全國人大代表大會時,得知要生產出一套全國產的離子膜燒鹼裝置,從前都是外國引進,每年都得花掉大量外匯。

周振德不服輸的倔脾氣又湧上心頭,下定決心要做出來,可滄化的實力在全國並不拔尖,化工部領導把項目給了廣州化工廠。

他幾乎用盡全力爭取,領導看到他的鍥而不捨,同意滄化加入項目,但因是計劃之外,無法得到國家撥配資金的扶植,只能自籌資金。

這個結果已經讓周振德萬分滿意,他只想做出全國產的裝置為國家揚眉吐氣,不再受人轄制,經過全廠人齊心協力的奮戰,僅用了14個月就首先完成,並且一次試車成功。

離子膜燒鹼裝置被評為化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產量達到4萬噸每年,跟新加坡慕名而來的化工廠簽訂合作協議。

周振德彷彿永不疲倦,1994年3月,將骨幹和核心產品抽離成立「滄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更被行內專家評為「中國最優秀股票」之一。6月,成立進出口等十一家公司,滄化成為規模可觀的集團化經營企業。

1969年,台灣一名排長由於好奇游到大陸,如今已成為上市國企老總 - 天天要聞

1995年創利稅收1.28億元,成為滄州首家利稅破億的企業。

周振德仍舊在進行着他報效祖國的宏願,國家也看到他一路所做的點滴,全國第六、七、八屆人大代表大會,皆當選人大代表,被選為滄州市政協副主席和工商聯主席,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

四、總結

縱觀周振德橫渡台灣回國的傳奇經歷,成功企業家所具備的一切素質他一個不缺。

專業知識方面刻苦用功,勇於創造深造機會,經營化工廠狠抓效益和產量兩個關鍵點;再輔佐上日新月異的技術更新,讓廠子永葆活力、蒸蒸日上;管理方面則重視人才,提出「三優先」待遇,提干、獎金都只看能力,讓人才源源不斷。

最重要的還是對祖國的熱愛,讓身在台灣的他,敢於冒險做出跳海的舉動,這可是生死未卜的選擇,海浪無情或許會吞噬掉生命,但周振德有比命更看重的信念,支撐着他橫渡回國,最終做出一番傳奇事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