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涼薯
編輯✎涼薯不涼
——林燁——
他被稱之為是清華叛徒,曾為高薪留居海外,想效忠他國。
不僅一邊拿着祖國給他的錢,幫美國去造原子彈,還為了高薪曾想留居海外效忠條件更優越的他國。於是此人公費留學時,自願入了美籍。
雖然在國際上,他的名聲響徹雲霄。因為其主要成就就是研製美國民兵3號洲際彈道導彈,可這武器偏偏卻對準了中國。
如今已到晚年的這位天才科學家,為何突然想起了中國的好?要與高杏欣一同提出回國養老的申請?人民能答應他的請求嗎?祖國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態度呢?
天才學子的誕生
原來此人名叫林燁,1918年他出生於中國北京,是地地道道的北京男孩。
他兒時走街串巷是北京養育了他。年幼時期,林燁雖是鄰居們眼中非常調皮的男孩,但其實在學校里林燁的成績也十分不錯。
從小他就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的模樣,獎狀和證書拿到手軟,各大比賽的金獎拿回家不少。
另外1940年,他從國家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畢業。這是多少貧困家庭的優秀學子們共同的夢想學府?
原本以為藉著這樣美好的一個舞台,這樣的優秀學子會成為報效祖國的人才,但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他做了一個直到晚年時自己才會後悔的決定。
林燁從母校畢業之後,他第2年就被國家的庚款留學計劃選中。
其實這個留學生計劃是在清政府時期之後,就已經延續下來的。
當時清政府在經歷了《辛丑條約》,國家就需要向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進行實際性賠款。
雖然當時清政府的國家收入並不樂觀,但以李鴻章為首的著名人士紛紛開始重視起了教育。
而在賠款過程中,清政府還遇到了一件喜事。原來1908年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綜合考慮之後,決定要退還清政府的庚子賠款。
這些被還回來的錢,後來就主要用於了教育方面。因此從這之後,中國每年就會對外輸送一些不同專業的留學生,而且文科生的比例最高也就百分之二十。
這也是國家拿錢,讓優秀學子可以到環境更好、專業級別更高的學府中接受深造的機會。
但庚子留學金成立的本質,是鑒於國家落後的現狀,是社會和人民希望能有優秀學子在外歸來後能夠打下中國現代化基礎,為祖國的發展提供對應人才。
這批人其實是站在中西文化交匯點的最高處,能拿到這一留學名額的學生,不僅後天接受的教育會更好,他們的資質在同齡人中相比也是最出類拔萃的。
所以從各項特點來看,國家都是希望這些孩子能夠不負祖國的期待。
如果他們日後能回國發展建設,大搞實用工業,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但即便沒有完成國家的這份期待,也不應該拿着公費去賣國求榮,為他國研製頂級導彈技術並把武器的方向對準了自己曾經的祖國,這是無法讓人理解的事情。
庚子留學生的不同選擇
1943年,林燁就成為了可以拿着公費去外面留學的優秀學生,但此時卻出現了極度讓人倍感諷刺的一件事。
林燁與梁思禮等人,一同到國外辛辛那提大學深造,他們同樣也都是學習火箭彈操縱學這一專業的中國人。
可沒想到梁思禮在1945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學士的學位後,又拿到了辛辛那提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人家馬上就回國。
梁思禮在1950年擔任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的技術員,雖然當時有很多國家同時向梁思禮投出了橄欖枝。
比如說像美國就提出了要給他特殊待遇,想把這位天才科學家留在他們那裡。
不過梁思禮院士卻心心念念着祖國,他秉承着一顆感恩之心,在1993年時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科學院院士,並且還成為我國航天CAD的倡導者和奠基人。
他的主要成就可多了去了,比如說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還有航天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等等,數不勝數。
而林燁是1943年同一批前往辛辛那提大學的學生,可他的選擇卻與梁思禮等人完全不同。
從這一批優秀人才通過學習方式來到國外之後,美國政府就已經慢慢注意到了他們,並且在他們身上發現了可深造的機會。
20世紀40年代,本身就還在辛辛那提讀書的林燁,就以天才學生的名氣深受國外教授的認可。
於是在導師的帶領下,林燁也認識了不少美國的上流社會人士,很快他就順利就職於美國的波音公司。
在高新待遇面前,他義無反顧地留在了美國,並且自願加入美國國籍,就連是中國人的身份他也不再留戀了。
成為美國人
而加入美國國籍,有一個過程是要宣誓,誓詞裏面有這樣一句話:我自願放棄對之前國家的忠誠...
不知道在加入美國國籍宣誓的時候,這位被國際吹捧為天才科學家的林燁,是否腦海中有一刻是中國培養他的畫面呢?
後來他擔任波音公司的導彈研究員,當然美國政府也對其十分重視。
不僅出錢出力給他培養了一支能使林燁及其團隊順利研製出民兵系列導彈的研究隊伍,而且在那時這位天才科學家,就已經能夠拿到30萬美元的年薪。
但在對比之下,那些與林燁相反選擇的科學家們,他們並非不是能力出眾,但是有一顆熱切愛着祖國的心,他們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而當時的中國科研環境並不先進,甚至有一些研究者他們的工資待遇都無法達到1萬元的年薪。
眾所周知在國內西北的戈壁灘上,有着無數愛國科學家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皮膚黝黑身材消瘦,甚至常年來也難以與家人聯繫。
但正是我們有這樣的科研人才,中國的發展才一步步走向了正軌。
在這艱苦奮鬥的環境中,中國該有的導彈技術也陸續被研製出來。如今的國內科研環境已經躋身進國際一流先進行列。
可為敵人鑄劍的林燁,最後的結局就一定是最讓人歡欣鼓舞的嗎?並不是。
2010年6月30日,美國空軍在加利福尼亞的軍事基地,成功進行了對民兵三號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實驗。
雖然此次實驗非常成功,並且使得該導彈命中了將近7千米外的太平洋某群島上的預定目標,而且能夠再次驗證該武器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它的可靠程度和精度都超乎了人們的想像。
民兵三號的威力
那麼民兵3號洲際導彈到底有多厲害呢?其實它真正的研製時間是在1964年才開始,經過了6年的技術沉澱。
民兵3號洲際彈道導彈在1970年時開始服役,並且它還被廣泛地裝備於美國的空軍。
當時他們還要完成裝備550枚的部署任務,5年的時間過去之後,這一任務也順利完成。又過去三年,這一導彈才結束生產。
截止到兩年前,它依然是美國列裝的唯一陸地洲際彈道導彈。並且美國政府決定要讓民兵3號一直服役到2030年左右,可見它的先進性是受到了國際一流國家的廣泛認可。
它在氣動結構上布局更加合理,搭載了mk-12a型彈頭。
並且為了提高和生存能力,科學家們還給民兵3號大幅加強了鈦制艦,在動力系統方面擁有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另外配備了中止系統核心燃氣,旋轉控制系統等等。
它具有4門8千克推力的引擎,因此它在噴射的過程中還能夠維持高度旋轉的特點。
在攻擊能力方面,美國科學家給它安裝了mk12分導式多彈頭。
它的助推系統更加先進,並且在搭配了突防裝置後,它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攻擊路線。
在質控系統方面,民兵3號用混合顯示制導取代隱式制導,這樣可以減少預定目標的信息加強目標數據的儲存能力,保留原有的慣性測量裝置加大制導系統軟件。
它成功替代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制導計算機,能夠維持在子彈頭飛行期間,避免滾轉和其他不穩定現象的出現。它也可以通過旋轉穩定的方式,將自己的轉速率控制在每秒兩轉。
在生存能力方面,民兵3號被加入了衛星通信系統和緊急指揮控制系統,它的實戰以及生存能力都處於當前洲際彈道導彈最先列的位置。
從綜合性能上來看,他的彈頭將近18.3米長,直徑在1.67~1.88米左右。可以搭載的彈重約34.5噸,其射程最大限制能到13,000千米的地方,命中精度的圓周率不差120米。
美國天才科學家的懊悔
如此可怕的大型武器,像是一個隨時能夠吃掉小白兔的野虎猛獸,但把它從無到有研製出來的科學家中,卻有一位曾經是中國人的天才學生。
回顧美國航空母艦隨意在中國南海附近號稱是要自由航行,以及常年來國際上總是能夠時不時出現的霸權主義現象。
中國在國際發展過程中,常常只能一邊應對無法預測的難題,一邊大力發展自己的技術。
但作為民兵3號洲際導彈的研究者之一,林燁卻因為工作安全係數被認為不可靠為由,後來遭受到了波音公司的質疑,因此林燁就此被開除。
他不再享受高額年薪待遇,甚至他在美國也成為了遭人詬病的被罵者。
已經在外面待不下去的林燁和「同道中人」高杏欣,同樣都想回國養老。
林燁還說我身體里流着中國人的血,我有着落葉歸根的想法,我想要回到曾經養育我培養我的地方,這就是我餘生最後的願望。
可林燁雖然理科成績十分優秀,他不僅能夠研製導彈,還能培養一批國外的科研後繼者。
但是他在道德這門學科方面,似乎成績卻不及格。
比如說在被美國人拋棄後,林燁申請想要重新加回中國國籍,這樣方便他能夠在晚年時長期定居於中國。
但眾所周知,中國國籍其實是最難加入的。我國公民一旦放棄了祖國的國籍,想要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這並不是花錢和走關係就能解決的問題。
而現在的網絡如此發達,人們在聽說林燁為敵人造武器之後,又想要重新當回中國人,支持他的聲音很少。
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觀點——大家紛紛認為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自己的身份。
如果人們忘記了底線而一度地去追求利益和名譽,別說人民會拋棄他,自己未來也會後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