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2022年07月14日22:12:26 歷史 1381

1958年,彭士祿從莫斯科回國,正是這一年,中蘇關係出現了轉折。

赫魯曉夫拒絕按照承諾向中國提供核潛艇技術,還認定中國搞不定,說這技術複雜,花錢太多,勸我們不要搞了。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自己的安全豈能依附於他國,面對核威脅、核訛詐,毛主席堅定地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彭士祿剛剛畢業回國,深受毛主席這翻話鼓舞,默默投入到核潛艇的研究中去。到了1970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終於誕生,而彭士祿也被人們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說起彭士祿,得從他的父親彭湃談起!

一、革命家庭,有其父必有其子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對中國一批有志青年的影響很大。1920年,彭湃在東京組織留學生建立赤心社(象徵自己對祖國的一片忠心),並專心研究俄國革命成功的原因;同年,毛主席在湖南長沙組織籌建了一個文化書社,與同學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彭湃

偉人們的思想總是那麼相近!

1921年(26歲)五月份,彭湃回國。他不顧家人反對當眾燒毀屬於自己的田契(這和毛主席把田契分給同村人同樣有氣概),然後一個人跑到農村宣傳馬克思主義。

由於書生氣太重,又是地主家兒子的身份,開始的宣傳工作極其不順利。

彭湃當時要面對家庭的壓力,又有農村對他的流言蜚語,但他依舊滿腔熱血,把乾淨長衫換成普通的農民衣服、戴着斗笠、赤着腳,深入農村去宣傳馬克思主義。

回國第二年的七月份,彭湃與6位農民組成全國第一個農民協會——六人農會。

彭湃以出色的能力和個人魅力,農民協會很快由6人發展到500人再到10萬人,隨後席捲廣東。

1924年,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成立,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一批農民運動的幹部,彭湃則擔任了農講所所長。直到1926年,毛主席接任彭湃成為第六任所長,也就是在第六屆農講所的開學典禮上,毛主席特意讓彭湃發表演講。

彭湃經過長期深入農村實踐,他所寫的《海豐農民運動報告》還作為當時授課的主教材,非常受歡迎,當然還有毛主席的巨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也作為教材。

彭湃的《海豐農民運動》深受毛主席的喜歡,

毛主席認真研究其書,在湖南成功開展農民運動,還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所以毛主席稱讚彭湃為「農民運動大王 」!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彭湃還和周恩來等人參與了南昌起義,失敗後退到海陸豐,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工農兵蘇維埃政府!

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逮捕。事發後,很快傳到周總理那,還決定要「劫法場」救人,並且放出話:「特科能打槍的,一律都要參加。」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最終出現意外還是錯過救人時間,彭湃高唱《國際歌》,呼喊着「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特科決定要幫彭湃報仇!

叛徒白鑫躲了幾個月才敢踏出范爭波公館,剛剛拉開車門,突然從四周冒出七個人影,幾聲槍聲後終於幫彭湃報了仇。

彭湃雖然犧牲了,但他留下了他的寶貴精神財富和他的孩子彭士祿。

生在革命家的孩子註定要比普通孩子面臨更多風險和苦難,彭士祿作為彭湃的兒子,他的童年受過太多太多的苦難,能挺過去必然能成為國家棟樑。

二、彭士祿的苦難

1928年,彭士祿的母親蔡素萍英勇就義,1929年,其父親彭湃被叛徒出賣也壯烈犧牲,只有4歲的彭士祿則成為了孤兒。

1933年,陳醒光叛變出賣了彭士祿的居住信息,8歲的彭士祿被捕。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還是孩子的他被關進陰森恐怖的牢房裡!

不僅僅沒有父母的關懷和呵護,還要整天生活在黑暗的大牢中。作為孩子,處在最貪玩的時期,卻沒人跟他玩,沒有機會玩,吃不飽,睡不好,要要面臨大人的逼問。

在1991年,66歲的彭士祿重回曾經關押過他的石炮台遺址,一走到住過的牢房他就哭了,對陪同的人說:當年,我在這裡受過打的。

1935年,彭士祿被釋放,出來還當過乞丐,後來到革命群眾家住,東躲西藏,吃着百家飯生存,平時幫忙干各種農活。

曾經是地主家庭,父親出過國留學,如果不是早早犧牲,此時的他必然得到很好的教育。

1936年,11歲的彭士祿又被捕,幸好經過黨的全力營救,很快得以出獄。

1940年,周恩來派龍飛虎和賀怡帶領彭士祿和一些烈士子弟一起離開廣東。

總理見到他還彎下腰摸着他的頭說:孩子啊,終於找到了你。

彭士祿被安排在延安大學中學部學習,對於彭士祿來說,這可不輕鬆。父母早早去世,又兩次被反對派關進大牢,常年生活在廣東,只會說粵語,不會說普通話,上課跟不上,

受過苦難的彭士祿,面對這點困難當然不會被嚇倒,加倍努力學習,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擅長舉一反三,這種學習態度為他日後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奠定了基礎。

1951年,彭士祿通過考試,成為首批300名留蘇學生之一,開啟了他的留學生涯。

三、成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彭士祿到了蘇聯求學,是帶着使命的,為了不辜負國家在自己身上投入的錢,在蘇聯的幾年留學生涯中,從來沒在十二點前休息,每天學習16個小時以上,可以說拿半條命在學習。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彭士祿在蘇聯

1956年,彭士祿在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以全優的成績順利畢業。而因為美國在兩年前研究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並下水服役 ,殺傷力很強。

陳賡當時來到蘇聯,問即將畢業的彭士祿是否願意轉行,彭士祿沒有絲毫猶豫地說:「只要祖國需要,我什麼都願意!」

彭士祿放棄回國計劃,投身到核動力事業去。1958年回國,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他牢牢記住毛主席那句:「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初出茅廬的彭士祿被任命為核動能研究室的副主任,他的任務是設計核潛艇最關鍵的部位——核反應堆

這可就困難了,因為當時我們對核潛艇毫無概念,手上只有5張非常模糊的外國核潛艇的照片,可以算得上是「憑空想像」、「閉門造車」。

當時的研究條件很差,建設原子反應堆的第一個試驗地——「909」基地,在那住開始很簡陋,衛生間都沒有。遇到自然災害,據彭士祿說:「那時,我們是吃着窩窩頭搞科研的,有時連窩窩頭都吃不上,我們就挖野菜吃。」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彭士祿在工作

當時沒有電腦,只有一台手搖計算器,大家就拉計算尺,打算盤,無數的數據都是靠這些工具沒日沒夜地算出來的。

彭士祿從小經常受餓,早早得了胃病,在核潛艇進行最後調試階段時,劇烈的胃痛讓彭士祿幾欲暈倒,被人送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得了急性胃穿孔,最終把四分之三的胃需要切除。手術後,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又投入工作中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0年8月30日,中國第一座潛用核動力裝置試驗成功!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這把彭士祿高興壞了,以至於多年後向人提起這件事情,還開懷大笑:「當年可把我激動壞了,五天五夜睡不着覺呢!」

彭士祿的努力付出和做出的成績,人們稱讚他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他很謙虛否認:「中國核潛艇研製成功,絕不是一兩個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這比某些商人被稱為教父沾沾自喜偉大得多!

核潛艇研究出來後,他又帶領團隊參與「728」工程,後來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就是在他的設計方案的基礎上設計出來。

這樣的科學家應該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銘記,應該把彭士祿寫進教科書,讓大家知道他的光輝歷史。

彭士祿生在革命家庭,他們一家對中國都付出了許多,其父親彭湃,一家滿門英烈,先後有7人為革命犧牲,彭士祿作為彭湃的兒子,也為新中國也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大貢獻。

毛主席也是感恩他們一家,1956年11月16日,毛澤東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周鳳老人時,親切地握着她的手說:「彭湃是我們的好同志,您是彭湃的好母親!」

彭士祿值得寫進教科書,他的父親還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 - 天天要聞

中間為彭湃母親

彭湃我們不能忘,彭湃的兒子彭士祿也不能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