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史——元朝

2022年07月02日15:11:03 歷史 1582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1402年。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bó ér jì jǐn)·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顏部人,生於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大蒙古國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鐵木真早年喪父,被敵對部族驅逐,投奔克烈部。後集合部眾,於1189年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經過一系列戰爭,在1204年基本統一蒙古高原諸部。1206年在斡難河源即皇帝(汗)位,建立大蒙古國。建國後,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頒佈《大扎撒》。經過多次的對外戰爭,他佔領了東亞金朝的大片領土,並滅亡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跡遠抵黑海海濱。1227年,鐵木真在西夏投降前夕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臨終前定下「聯宋滅金」的戰略,死後被秘密安葬於起輦谷。元朝建立後,累贈謚號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諸部領袖鐵木真通過戰爭統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鐵木真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建立政權於漠北,蒙古帝國成立,國號大蒙古國。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大蒙古國成立後,不斷發動對外戰爭擴張其疆域。1218年,蒙古滅西遼。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亞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東歐的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去世。成吉思汗去世後,第三子窩闊台繼位。1234年,蒙古聯合南宋徹底滅金。1241年,西征的蒙古軍隊一度逼近東歐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忽必烈遠征西南,滅大理。

蒙古軍隊在對外戰爭中,將大量敢於反抗的地區的人口,在破城之後進行屠殺和奴役。眾多民族受到了殘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壓迫,難以計數的人口和財產在戰火和隨後的瘟疫、饑荒及自然災害中損失,對戰火塗炭地區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時期。

鐵木真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自其崛起以來,便被視為野蠻殘忍的侵略者。近代以來,也有觀點認為鐵木真及其繼承人領導下的蒙古帝國發動的對外征服戰爭,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相互影響,對之後的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對蒙古諸部的統一戰爭,對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鐵木真至今仍被蒙古人視為民族英雄,成為蒙古國的國家象徵。

元世祖忽必烈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第五任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蒙古憲宗元年(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長兄蒙哥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即蒙古帝國大汗,是為元憲宗,因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長且賢」,蒙哥即位後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忽必烈在這段時間內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張文謙、竇默、趙璧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學,「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

蒙古憲宗三年(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蒙哥分賞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撫司。忽必烈率軍從陝西出發,進攻位於今雲南等地的大理國;蒙古憲宗四年(南宋寶祐二年、大理天定三年、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忽必烈滅大理國。雲南地區併入大蒙古國版圖。

蒙古憲宗八年(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農曆七月,蒙哥率大軍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區。11月29日,根據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開平東北行祭旗禮,正式出兵啟行南下攻宋。蒙古憲宗九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初,蒙哥汗在合州城下攻勢受阻。8月2日,忽必烈率軍抵達河南汝南,繼續向南宋進發,並派命楊惟中、郝經宣撫江淮。蒙古憲宗九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統領中路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的境內,隨後一路向南,在湖北開闢新的戰場,進攻長江中游的鄂州。

蒙古憲宗九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這個消息,並請忽必烈北歸繼承帝位。忽必烈則認為「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遽(jù)還?」於是進攻南宋,並多次獲勝,後來,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報,和林眾臣謀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經派阿藍答兒在開平附近調兵,脫里赤在燕京附近徵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還。

11月17日,儒臣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堅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決心。忽必烈聲稱要進攻南宋首都臨安,留大將繼續對鄂州的圍攻,增加對南宋的軍事壓力,南宋丞相賈似道派使者請和,約定南宋割地,並且送歲幣,忽必烈於是在當日撤兵北返。之後賈似道謊稱打了勝仗,捷報連連呈給南宋皇帝。

中統元年(南宋景定元年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即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發佈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在詔書中,他自稱為「朕」,稱他的哥哥元憲宗蒙哥為「先皇」。6月29日,忽必烈發佈《中統建元詔》,正式建年號「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麗的鳳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戰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軍堅決抵抗下,首戰只獲小勝,未能深入。不久,因颱風將大部分戰船毀壞,加上已兵疲箭盡,元軍只得倉促撤回。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禮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鎌倉幕府處死。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傳到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再次征討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徵調軍隊(包括結集南宋新附軍),成立征東行省(亦稱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計。

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入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南宋滅亡,元朝掌握全國性政權。至元十六年(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權殘餘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被消滅,南宋徹底滅亡。

中國簡史——元朝 - 天天要聞

元朝滅宋後,忽必烈對鄰近諸國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1274年,元軍侵日本遭遇颶風,日本稱「文永之役」,但元軍無功而還。1281年,元朝又分兩路進攻日本,由忻都率蒙古軍、漢軍、高麗軍從高麗東渡對馬海峽,范文虎率新附軍從慶元(浙江寧波)浮海北進,史稱「弘安之役」。元軍在日本鷹島遇颶風,戰船多壞,將卒溺死者眾,又遭日軍掩殺,幾乎全軍覆沒。但兩次元日戰爭動搖了日本鎌倉幕府的統治。

中國簡史——元朝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