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故事 城市

2022年07月02日08:55:29 歷史 1282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過去的故事 城市 - 天天要聞

過去的故事 城市 - 天天要聞

誰也沒有意料到,那條由工人們親手修建的鐵路,最後竟成全了他們對現實無聲的抗議。

在鐵道的不遠處,十田爸從印刷廠的大門裡走了出來。他的手中提着一個布袋,裏面裝着他為數不多的個人物品。他知道這將是他最後一次經過這裡了,因為沒有私人接手,印刷廠不日就將全部拆除,走向消失的結局。

在頻頻的回頭中,十田爸彷彿看到了印刷廠的大門正在逐漸地破碎,這是他向即將褪去的時代進行告別的方式。但他其實並不願意告別,因為沒有工人願意向工廠告別,正如沒有遊子願意向故鄉告別一樣。

接下來要去哪裡?這是一個模糊而又現實的問題,它深刻到令人恐懼,於是很多人選擇最終哪裡也不去。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這座城市中發生着,而這一次輪到了自己,十田爸的心中也沒有答案。

就在這樣的茫然中,為這座城市的發展貢獻卓著的鐵路擋住了十田爸猶豫的腳步。在往常的時候,十田爸會不假思索的穿過鐵道到達城市的另一邊,但是今天他決定沿着鐵路的方向走下去,他想在這條鐵路上思索自己未來的方向。

隨着鐵道兩側視野的逐漸開闊,周圍的景象豁然變得清晰了起來。十田爸看着一望無際的農田和稀疏閑適的農院,恬靜淡雅的氛圍使得他突然感受到了與這座城市的矛盾:從這個國家建立以來至今的五十多年裡,這座城市的民生建設基本上沒有顯著的進步之處。城牆外除了新增的工廠和學校,其餘依舊是村落與田地。這座城市的邊界依然被限定在已經佇立了六百年的古城牆範圍以內,這番景象的確證明了社會發展的低效甚至停滯。

然而,社會經濟的這種停滯的具體表現便是國營工廠現狀的原因。是因為缺乏活力的機制對於發展的置若罔聞或者無可奈何所導致,然而機制本身卻在看似穩定的環境中有恃無恐。

這不禁然讓十田爸聯想到了百年前的社會局面。那時執掌中樞的頑固保守派們堅決的維護着已然腐朽不堪的舊社會。他們將國門緊閉,對外面的世界談之則色變,視一切異己為妖魔鬼怪。然而,那看似堅固的大門在外界的威脅下終究顯現出了不堪一擊本質。在各方豪強的威逼脅迫之下,國門最終不得不走向開放。而在這被迫的對外開放與被動的自強自立之中,伴隨着多少的主權淪喪和多少的財富流失。而現在,歷史彷彿又循環到了相似的節點。只不過這次變為了積極的主動求變,高自主性的開放則會有更加公平的主體地位和更加平等的規則保障。

在這相距百年的歷史輪迴之中,當下的工人們的遭遇就好似當年無奈退場的滿清貴族們。因為在舊制度的覆滅之中,必然會有很多身處舊制度中的當事人們在主觀上承受着略顯無辜的沉重代價。陣痛的發生是無法避免的,所能做的只是對於緩解陣痛成本的是否增加的抉擇。

除了肉體上的痛苦之外,人類所有的痛苦都源於自己的內心。既然時代的變遷已是無可奈何的結果,那自己又為何不去適應和改變呢?雖然說如今的生活失去了穩定的保障,但其實也是打開了生活多樣性的大門。而且往往在豐富的生活選擇中,人才能更加趨近於自己的內心,找到令自己最為愜意的生活方式。

十田爸沿着鐵路繼續向前走着,他覺得這條鐵路就像這座城市一樣偉大。這座古城在千餘年前的輝煌燦爛之後,漸漸地被歷史所遺忘與冷落,但是它依舊挺立在這片厚重的土地之上,護佑着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彰顯着自身的價值,書寫着自己的歷史。改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穩定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只要開放自己的內心,迎接生活中一切的未來,喜怒哀樂便皆有意味。

人生的路途中充滿了未知的可能,誰也不能篤定自己未來的模樣。如同十田爸腳下的這條鐵路,它會一直向遠方延伸。而只要他願意,在鐵路之側就可以留下一串新的腳印,從而出現一條新的道路。不過,有所不同的是,人生不需要如鐵軌般循規蹈矩,也不需要到站才能下車。完全可以像十田爸從前那樣,徑直橫穿鐵軌而去,不做片刻的停留,只顧朝着自己想要奔赴的地方走去。

想到這裡,十田爸已經沿着鐵軌不自覺地走了很遠很遠。而現在的他已經要轉身跨過鐵軌而去了。他知道在那個方向,有一盞燈已經為他點亮,而十田媽則正坐在燈下,等待着他的歸去。在那裡,新的故事即將上演,新的人生即將開啟。過去的一切就讓他過去,你看那時間從不停留,而嶄新的一天才永遠是人生最美好的意義。不論這世間如何的變幻,只要有人就會有生活,而人總是要生活下去的,直到精疲力盡的那一天。

過去的故事 城市 - 天天要聞

聲明:「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