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2022年07月01日10:42:02 歷史 1541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1937年冬,左權隨八路軍總部來到山西洪洞縣,在匆忙轉戰之餘,十分惦念家鄉親人。自參加革命,左權已十多年沒有見到母親。1937年12月3日,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彙報了當前的革命形勢和工作近況。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左權

左權等共產黨人認識到,「抗戰的失敗,不是中國軍隊打不得,不是我們的武器不好,不是我們的軍隊少,而是戰略戰術上指揮的錯誤,是政府政策上的錯誤」,是國民黨政府自身的問題造成了中國抗戰的危機。由此看來,「抗戰的前途是黑暗的、悲慘的」。那麼,共產黨人該怎麼辦呢?在亡國滅種的生死關頭,「我們是要堅持到底」,不但要「督促政府逐漸改變其政策」,也要發動民眾。左權希望家鄉湖南的民眾能夠大大的覺醒,「組織武裝起來,成為民族解放自由戰爭中一支強有力的力量」。家書最後寫道:

我們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當局對我們仍然是苛刻,但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片,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片,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片。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

一句「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讀來豪氣干雲,讓人動容。左權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曾參加長征,全民族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前方總部參謀長。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遼縣與日軍作戰中壯烈犧牲,時年37歲。共產黨人幹革命,不求升官發財,不怕苦不怕死,為的是國家的獨立和全民族的解放。當年紅軍將士在「深山野洞是我的房,青枝綠葉是我的床,紅薯葛根是我的糧」的艱苦磨礪中,仍然堅持「一心跟黨走」的信念。紅軍靠着這種精神力量,爬雪山、過草地,吃樹皮、啃草根,在難以想像的苦難中發展壯大。面對日寇的鐵蹄,左權和將士們願再吃一遍這種苦。「我軍在西北的戰場上,不僅取得光榮的戰績,山西的民眾,整個華北的民眾,對我軍極表好感。他們都喊着『八路軍是我們的救星』」。共產黨、八路軍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讓左權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了他救國救民、抗戰到底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今天重讀這封家書,深切感受到共產黨人的純粹和擔當,他們懷揣理想和信念,任前方荊棘坎坷,一往無前。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紅軍過草地紀念碑

也許有人會說,他們都是苦出身,「苦慣了」而已。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韓子重1939年5月寫給父親的家書。他在信中解釋了自己離家奔赴西北的原因和決心,其中寫道:

我要求一個合理的社會,所以我提起了走,我過不慣這樣不生不死的生活。我知道,陝北最低限度呼吸是自由的。我知道得清清楚楚的,陝北的一切都不是反動的。

西北,是一塊開墾中的新地,我們該去那裡努力。我們要在努力當中去尋求自己的理想。

我為什麼不該走呢?我需要學習,我需要知識,我需要一個戰鬥的環境,我要肅清自己的依附、僥倖的思想,我需要活的教育。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韓子重

韓子重寫這封家書時年僅17歲,其父韓任民時任國民黨成都軍管區副司令兼參謀長。在平常人看來,他出身優越,衣食無憂,可以憑藉父蔭安穩度日。從照片上看,他清秀帥氣,一雙眼睛尤為清澈,難以將他與「革命」二字聯繫起來。但為了投奔革命,為了億萬生活在苦難中的民眾,韓子重毅然決定拋棄安逸生活,去陝北。他對父親擺事實講道理:「前線的流血,後方的荒淫,大多數的勞苦者的流汗,絕少數的剝削者的享樂,這樣多的血淋淋的故事擺在面,叫我們還有什末閑心、超人的胸襟的靜觀世變呢?」陝北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卻是自由的、活潑的、有朝氣的,充滿了「活的教育」,對他具有無限的吸引力。

1939年,韓子重加入中國共產黨。因道路封鎖,輾轉前往山西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學習。這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少年的青春逆反,更不是富家公子哥兒的體驗生活,而是一位年輕的共產黨人邁向革命事業的起點。1940年,受黨組織派遣,韓子重回到四川,任中共川康特委軍事系統負責人,從事黨的地下活動。1949年1月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後轉囚至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11月27日英勇就義,年僅27歲。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選擇革命,意味着「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重讀革命英烈的家書,我們感慨萬千。左權沒有看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韓子重犧牲在了解放事業的黎明。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不怕吃苦、前赴後繼,讓革命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換來了獨立自由的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翻開《百年革命家書》,重讀英烈們留下的一封封家書、遺書,既有英勇就義前的絕筆豪言,也有工作間隙對親人的深深挂念;既有父母兄姊間的真切囑託,也有革命伴侶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互相勉勵。英烈們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矢志不渝的革命氣節以及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純粹的熱愛,帶給我們穿越時空的震撼和力量。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百年革命家書》

今天,我們遠離硝煙與戰爭,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代,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從黨史中汲取精神給養,提倡發揚吃苦精神,並不是要大家去當「苦行僧」,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在重大考驗面前,堅定理想信念,不怕苦、能吃苦,勇於奮鬥。堅持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深入扶貧一線的駐村幹部,在各行各業揮灑汗水的勞動者,都是我們身邊的好榜樣。

《百年革命家書》收錄了1921—2018年間的100封家書,最後兩封分別是扶貧幹部文偉紅、余永流寫給家人的。文偉紅生前是沿河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企業服務中心幹部,該縣是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深度貧困縣。2018年4月25日,他在給父母的家書中寫道:「媽媽,4月21日是您75歲生日,兒子又錯過了。5月14日,是爸爸77歲生日,兒子也不一定能趕到,這6年來,兒子總是錯過這美好的日子,請二老原諒。」相比於無法盡孝,文偉紅更放心不下的是脫貧攻堅工作,將之比喻為一場崇高而偉大的戰鬥,在家書里詳細彙報了自己的「戰鬥情況」,可謂不辭辛苦,緊鑼密鼓。單位領導同文偉紅說,鑒於他已駐村六年,如果想撤回,可以換人接替。但文偉紅向領導表明了駐村的決心,要堅持到脫貧攻堅勝利的那一天。他在家書中寫道:「我作為一線戰鬥員,深知駐村工作的艱苦,但你們也要對兒子有信心,我一定不會辜負上級領導期望,堅決完成戰鬥任務。」不幸的是,2019年7月22日,文偉紅犧牲在了脫貧攻堅一線,時年45歲。中共貴州省委追授他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建黨節到來之際,重讀革命家書,緬懷先烈,牢記使命。革命英烈們用鮮血澆築忠誠,用生命書寫大愛,在困難面前勇於擔當,正是黨領導革命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基石。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艱苦奮鬥,戒驕戒躁,我們的革命事業定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品讀紅色家書,汲取奮鬥力量 - 天天要聞

【鈐中華書局印】《百年革命家書》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 天天要聞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史正丞)曾被喻為美國「債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本名叫威廉·韓特·格羅斯)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盛大的郵票收藏拍賣,有望將美國的郵票拍賣價格紀錄翻一倍有餘。在被問及為何要把珍貴的收藏投入拍賣市場時,老債王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郵票了。衝擊美國郵票價格紀錄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佈「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