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2022年07月01日09:35:03 歷史 1515

1965年,年過七旬的毛主席,無比懷念曾經的革命鬥爭歲月。

5月24日,他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再次回到井岡山這片紅色的熱土。期間,他對身邊的人說道:支部建在連上和發展新黨員都是水口的事情。水口是個好地方,我們在那裡發展了秋收起義的第一批黨員。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水口舊址

據公開資料顯示,正是在水口,毛主席主持了唯一ー次黨員發展的入黨儀式。這次儀式,簡短而又不簡單,開創了眾多第一,也深深影響到了今天。

從支部建在連上,到主持入黨儀式

1927年9月,毛主席領導發起了秋收起義,因攻打長沙的計劃受挫,部隊於29日轉戰到了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當時,部隊有一個團,是收編的軍閥武裝。革命鬥爭不順的情況下,這個團的團長一下就叛變了,拉着隊伍全跑了。

來到三灣村時,隊伍稀稀拉拉的只剩下了1000人不到。羅榮桓曾回憶說:那時候,部隊即使不潰散,也可能淪為流寇。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三灣改編油畫

毛主席深入思考了部隊面臨的情況,他認為,要想部隊拖不垮,必須依靠政治建軍,把黨在基層的凝聚力提升起來。

於是,在三灣村休整的時間裏,毛主席作出了三項重大決定:①將師縮編成一個團。②實行支部建在連上,班排建立黨小組,連以上設立黨代表。③建立民主制度,實行官兵平等。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的偉大壯舉,自此造就出了一支打不爛、拖不跨的鋼鐵之師。

「三灣改編」後,部隊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半個月後,部隊來到了湖南省炎陵縣水口鎮。部隊每過一處,都要積極宣傳黨的主張,着力發展新的黨員。不少貧苦大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吸引下,紛紛向黨組織靠攏。

10月15日,毛主席親自來到4連,詢問發展黨員的情況。羅榮桓將新黨員的情況詳細向主席做了彙報。而後,主席就指示,把新黨員都召集起來,舉行入黨儀式

儀式定在葉家祠堂的閣樓上。當時,羅榮桓帶着張宗遜等人,認真準備和布置了會場。會場擺着幾條長凳,一張小方桌,桌子上點着一盞煤油燈,牆上掛着一面紅布做的黨旗,上邊臨時寫上了「 CCP 」三個俄文字母,正是中國共產黨的縮寫。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歷史場景還原

關於「 CCP 」(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 )的縮寫如今官方通用的為「 CPC ( the communist Part of China )。主要區別在於,前者表達的是中國人成立的共產黨,而後者表達的這個政黨是屬於中國的政黨,即中國共產黨。

黨旗的另一邊,也有一張紅布,寫着「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的誓詞。

當時的氣氛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現場,有毛主席、羅榮桓、曾士峨和張宗遜等黨代表、入黨介紹人,還有6名新黨員:陳士、賴毅、李恆、歐陽健、鄢輝和劉炎。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歷史場景還原

儀式開始後,各位黨代表分別介紹了新黨員的情況。毛主席向大家講明了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和意義。而後,他逐個詢問了新黨員們的入黨動機,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問他:你為什麼要加入共產黨?士兵回答到: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紳,要更堅決地革命!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和主張,和勞苦大眾的訴求產生了深深的共鳴。跟着共產黨,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思想深深紮根。

毛主席一一詢問完後,帶領新黨員們,面向黨旗,莊嚴的舉起右拳,領讀誓詞,新黨員大聲地跟着宣誓。宣誓結束後,他又勉勵了新黨員,並提出了要求。

儀式雖然很簡短,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印象深刻,並且為後世,規範黨的入黨宣誓儀式開創了先河。

形成了第一份有記載的入黨誓詞

入黨誓詞是成為預備黨員後,在入黨宣誓儀式上,需要宣讀的誓詞。

從1921年一大召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我們黨一直沒有統一規範的入黨誓詞和宣誓要求。

在此期間,部分黨員入黨時,自發地進行了宣誓。據1926年2月13日入黨的王樹聲回憶,他宣讀的誓詞為: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從黨的紀律,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嚴守秘密,誓不叛黨。(記於《王樹聲傳》)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賀頁朵留存誓詞

1931年1月25日,江西永新北田村農民賀頁朵秘密入黨時,他在一塊紅布中間寫下了入黨誓詞,雖然其中有不少錯別字,但內容基本與毛主席領誓的誓詞內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順序不同。

可以說,賀頁朵留存的誓詞來看,可以大致確定,毛主席當時領讀的誓詞,是有據可查的第一份廣泛運用的入黨誓詞。而其中「永不叛黨」的誓言,一直成為最核心的內容。

1939年1月25日,陳雲同志撰寫《發展黨員問題》時,專門提到了「誓詞」,共計八條,其中最後一條同樣是「百折不撓、永不叛黨」。這一誓詞,也成為抗日戰爭時期,最標準的誓詞。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陳雲版誓詞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各部隊、根據地的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相繼明確了入黨誓詞,但均沒有完全形成統一。但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服從組織」「保守秘密」「永不叛黨」等內容,均有體現。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入黨誓詞有了相對規範的統一內容,並明確為黨員所應履行的義務與努力的方向。然而,也存在着入黨可以自擬誓詞的一個特色。

1982年9月12日,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正式載入了入黨誓詞。80個字的入黨誓詞,全面、準確、系統、科學地概括了黨員的要求和黨員的責任,自此沿用至今。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入黨誓詞

對比毛主席的第一版誓詞和如今的標準誓詞,可以看到,內容上雖然有所拓展,但主要意思和核心內容基本是一致的。這也意味着,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一以貫之的。

形成了沿用至今的入黨宣誓儀式

黨章中明確:「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雖然只是明確了宣誓和誓詞的內容,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黨組織都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默契的宣誓儀式,進一步強化儀式教育,增強入黨時的莊重性、嚴肅性和教育性。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援鄂醫療隊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其中包括:①奏唱《國際歌》;②宣讀新黨員名單;③領誓和新黨員宣誓誓詞;④新黨員代表發言;⑤老黨員代表講話;⑥黨組織負責人提出希望和要求;⑦奏唱《義勇軍進行曲》。舉行儀式的場合,往往也是具有紅色教育意義、革命紀念意義的場所。

其中,奏唱《國際歌》,其實也是毛主席提出來的。三灣改編後,毛主席除了規範了:宣誓現場一般要掛一面黨旗,要有主持人、介紹人、新黨員到場,還要有入黨誓詞。而後,他還鄭重地提出:「舉行入黨宣誓儀式還應加唱《國際歌》一項議程」。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上海援鄂醫療隊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面向黨旗、宣誓誓詞、唱《國際歌》等儀式,實際上都成了在新黨員入黨的莊重時刻,加強黨員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9671.2萬名黨員,我們的黨不斷發展壯大,誓詞在變,儀式在變,但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對黨員的標準和要求從未改變。

從1927年,毛主席唯一ー次主持入黨儀式,到95年後的今天,那種莊重的儀式,神聖的誓言,一直影響和感召着一位又一位新的黨員。

1927年毛主席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做法沿用至今,創造多個第一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

今天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101歲的生日,一心一意為人民,一朝一夕謀復興。祝福我們的黨,生日快樂!祝願我們的黨,帶領全國人民早日實現復興!

#懷念領袖毛主席##七一建黨101周年##黨的生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