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2022年07月01日03:21:12 歷史 1628

英國,一個日薄西山的國家。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1984年12月19日,在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談判後,中英兩國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標誌着香港回歸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然而,雖然香港回歸的時間已定,但香港回歸前中英兩國的明爭暗鬥卻從未停止。尤其是香港回歸當晚兩國的國歌奏響時間,兩國都進行了「分秒必爭」的談判。

英國認為,其在香港的殖民統治應該保留到最後一刻,也就是1997年6月30日凌晨24:00。但中方樂隊指揮者的起勢動作需要2到3秒時間,因此中方要求英國降旗儀式提前2到3秒結束,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7月1日零時準時奏響。

由於事關150多年屈辱的徹底終結,中方在2到3秒問題上寸步不讓,中英雙方甚至前後進行了16次談判,直到英國妥協。

然而,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當晚。英國查爾斯王子的講話超時23秒,中方不得不啟動緊急預案,在其他環節加快速度,最終成功搶回了時間。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然而,此前還對交接時間耿耿於懷的英國,卻提前12秒奏完了英國國歌,導致會場出現了長達12秒的寂靜,差點兒干擾了新中國的環節。

隨後,中國方面靜靜等待了12秒,確保了新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程序分秒不差地完成。

可以說,作為名副其實的攪屎棍,英國秉承「你若安好,那還得了」的宗旨,煽風點火從未停息,搬弄是非最是在行。

而從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的歷史發展來看,雖然英國身體離開了這裡,但卻始終陰魂不散,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大絆腳石。

而英國對香港的賊心不死,也是中英兩國勢同水火的縮影。

這是一個看似匪夷所思的問題,畢竟中英兩國相隔十萬八千里,即便誤傷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按理說這本可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典型案例,但現實情況是中英關係卻始終勢不兩立。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英國日薄西山後,臨死還要蹬兩腳的心理。以及登上美國賊船後,不得不衝鋒在前的身不由己。

時至今日,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的180多年時間裏。日本和沙俄可謂傷我最深的帝國主義。畢竟日本從唐朝以來,就始終在為侵略中原且反客為主而努力,是中華文化圈內最狼子野心的勢力。而沙俄帝國作為東歐國家,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擴張本能,在努力打入歐洲的同時,也遵從彼得大帝所謂「走向四大洋」的戰略目標,長期對周邊國家強取豪奪,作為最大鄰國的清王朝尤其深受其害。

然而,相比於日俄,英國對中華民族的傷害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中國近代史的公認開端是1840年6月爆發的鴉片戰爭,而鴉片戰爭的挑起方,就是罄竹難書的英國殖民者。

因為清王朝的腐朽不堪,最終輸掉了鴉片戰爭,不得不對英國割地賠款,香港島由此開始了與祖國撕裂的進程。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雖然相比於其後爆發的一系列侵略戰爭,鴉片戰爭的無論規模還是影響都排不上名。但鴉片戰爭卻引發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破窗效應」。畢竟其他列強從鴉片戰爭中看到了清王朝的不堪一擊,於是在英國耀武揚威地橫行無忌後,其它列強紛紛效仿,清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迅速加深。

而在「開侵略先河」的第一炮以後,英國陸續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犯下的罪行可謂一樣也不少,是清王朝不斷沉淪並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大推手之一。

雖然相比於要地不留人的沙俄等落後列強,英國更傾向於用艦炮轟開清王朝的國門,向清朝傾銷工業革命的產品並將清朝作為日不落帝國的原料產地。但在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將完成時,英國雖然逐漸落後於美德等新興工業強國,但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英國同樣產生了帝國主義的特徵,並對殖民地提出了更高的掠奪訴求。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情況下,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再度成為列強的刀俎魚肉。再加上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更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清王朝的野心。於是包括英國在內的帝國主義紛紛行動起來,偌大的清王朝瞬間四分五裂,為民國時代的軍閥混戰埋下了禍根。

在帝國主義瓜分清王朝的狂潮之下,英國佔據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果說企圖鯨吞長城以北的沙俄帝國要砍掉清王朝的頭,那麼佔據長江中下游的英國就是妄圖掏空清王朝的心。

可以說,英國在清王朝身上得到了太多利益,犯下了太多罪行。

今天的很多人,時常在為乾隆皇帝拒絕了馬嘎爾尼的通商請求而痛心疾首,並痛斥福康安拒絕觀看英國隊列操練和武器展示的傲慢。殊不知,英國想要打開清朝大門的野心從未改變,只是在鴉片戰爭後逐漸成為了現實。而福康安作為成功反擊廓爾喀入侵的將領,怎麼會對廓爾喀身後的英國侵略者一無所知?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所以,英國對清王朝乃至中華民族的傷害,可謂罄竹難書。

清朝滅亡後,日不落帝國的國勢也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登峰造極。彼時的英國,在亞洲向東滲透了中國、馬來亞,向西鞏固了對英屬印度的殖民,並將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

因為英屬印度人民「不愛武裝愛紅妝」的順從精神,英國很快愛上了這片熱土,並隨之開始了更大規模的經營,比如向東征服了緬甸,向西肢解了阿富汗,極大地擴張了英屬印度的範圍。

而在完成了向東和向西的瘋狂擴張後,英國又將魔爪伸向了北方的青藏高原

根據1936年解密的檔案,所謂1914年英國西拉姆會議上麥克馬洪炮製的所謂「麥克馬洪線」是如假包換的子虛烏有,但英國對中國西藏的野蠻入侵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而且印度作為所謂的英屬印度繼承者,在1947年獨立後不由分說地將邊界推進到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並一再表示這是繼承了英國的遺產,英國對青藏高原的野心可想而知。

所以,這樣一個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國家,是不可能得到中國真心原諒的。而且這種典型的西方國家,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圭臬,最害怕的是復興之後的中國以牙還牙。所以恐懼之中的英國也不可能在內心與中國握手言歡。

當然,古往今來的歷史一再告訴我們:

恐懼不是英國反華的根源,利益才是。

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尤其是英國被徹底打破了原形。再加上美蘇聯手推動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失去廣闊殖民地的英國也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面對美素一躍成為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西歐作為昔日傳統政治舞台中心卻在地緣政治上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作為二戰後期三巨頭之一的英國做了很多捲土重來的努力。除了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宣告了冷戰的開始,英國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整整100年後,再度攜手法國欺負埃及,結果被美蘇羞辱得毫無還手之力。

蘇伊士運河危機結束後,法國加緊了和聯邦德國的一體化進程,英國則下定決心和美國沆瀣一氣,對法國提出的「英法合眾國」設想嗤之以鼻。

然而,英國等來的,是美國更多的羞辱,於是決心和西歐各國打成一片。然而,美英勾結的「前科」歷歷在目,歐共體感覺英國是美國打入歐共體內部的特洛伊木馬,於是對英國進行了三番五次的阻撓,直到1973年英國才如願以償地加入歐共體。

但問題是,加入歐共體的英國雖然體量很大,但基本享受不到開國元老的福利,卻不得不攤派更多的扶貧指標,於是英國的不滿與日俱增,最終成為英國在2016年與歐盟分道揚鑣的重要導火索。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英國之所以脫歐,本質上是因為1991年蘇聯解體後,國際矛盾再度發生劇烈變化,歐盟作為昔日美國的盟友在美國眼中越來越扎眼。在美國和歐盟矛盾日趨尖銳的情況下,英國看到了再度跳反的可能,於是進行了又一輪的豪賭。

事實證明,這種正反參半的脫歐,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跌宕起伏。果然,在經歷了又臭又長的分手後,英國最終和歐盟成為陌路人。

脫歐後的英國,不僅面臨著紛繁蕪雜的北愛爾蘭蘇格蘭問題,外部更失去了和歐盟並肩作戰以圖東山再起的可能。

於是,英國只能跟着美國一條道走到黑。畢竟美國為了打擊歐盟,不停地挑釁俄羅斯,而美俄對抗的加劇,一方面迫使英國不得不更加倚靠美國,另一方面則讓中俄關係更加密切。

而這,必然導致中英關係的劍拔弩張。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想當年,英國在1950年曾以承認新中國為口號,迫使壓力巨大的斯大林對新中國讓步,且英國在1954年就頂着美國壓力與新中國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係,在與新中國的關係發展中可謂走在前列。

但中英關係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國的影響,比如在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中英兩國才在1973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而此後的英國,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努力,選擇跪倒在美國的牛仔褲下,徹底成為美國的附庸。

在這樣的情況下,昔日的歷史恩怨逐漸模糊,中美關係的激化才是中英關係的核心因素。

而中英關係的不斷惡化,勢必也會加速英國的日薄西山。

親美是工作,反華是生活?日薄西山的英國為何會成為反華急先鋒? - 天天要聞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