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2022年06月30日23:32:26 歷史 1101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到今年7月1日正好25周年。每每看到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迎風飄揚,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鄧小平

作為推動香港回歸的主要人物,他無疑是居功至偉的。而香港回歸無疑又在當代的中國樹立起了和平統一的典範,於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歷史都是作出了重大貢獻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然而談到香港回歸,總會想起昔日鄧小平一國兩制」的天才構思,還有會見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那場驚心動魄的交鋒。

如今再讓我們一窺偉人英姿,道一句:鄧公千古!

香港近代歷史是中國一部喪失主權的恥辱史。

自晚清政府以來,由於政府的腐敗無能,致使國家積貧積弱、累遭列強欺凌。在19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相繼簽下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至於香港落入英國之手。

1840年6月至1860年,清政府相繼兩次戰敗,先後於1842年8月於英國簽下《南京條約》,丟了香港島及鴨脷洲;1860年10月簽訂《北京條約》,失去九龍半島、T限街以南及昂船洲的管治權。後又於1898年與英國簽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新界」土地全部租借給英國,並定下租期99年。自此,中國完全喪失了香港的主權。

此後多年,中國迷失在了尋求出路的道路上,又陷於戰爭的泥沼,直到紅太陽在東方神起。就中國領土完整問題,也被提上了國家議程。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問題,中國表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而縱觀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的整個過程,可看出,正是由於鄧小平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堅守,致使英方徹底丟掉了對香港不切實際的幻想。

而鄧小平首次介入香港問題始於1974年5月25日。再次復出的鄧小平在歡迎前英國首相希思的宴會上發表了講話,其中提及了中英歷史遺留問題,也就是香港問題。

鄧小平表示:

「該問題應當在適當的時候予以解決!儘管中英兩國國家制度不同,但我們完全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交朋友、發展關係嘛!」

此時雖還未提及「一國兩制」的思想,但也已經出現了苗頭。適時向英國前首相希思提及香港問題,其實也是提前敲響警鐘。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果不其然,70年代末,英國政府。便讓港督麥理浩前來北京「投石問路」,自此也拉開了中英解決香港問題的序幕。

鄧小平很清楚,麥理浩前來不過是試探中國對香港問題的底牌。鄧小平會見了麥理浩,便提前堵住了他的嘴,他表示:「香港是中國的部分,這個問題本身不能討論!」

麥理浩臉色難看,隨後鄧小平又說到:「中國也會着重香港特殊地位,即使到時會做出某種政治解決,也不會傷害在港投資人的利益。」

也就是說此時,鄧小平已經構思出了「一國兩制」的思想。也就是不然香港繼續淪為英國殖民地的情況下,又要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保證他的繁榮昌盛。

其實這種思想在中美建交時,鄧小平就和平統一祖國的問題提到過。當時是與外賓談及台灣問題,鄧小平就表示會尊重台灣的現實,此時已經開始從最初的「武統」「一國一制」向「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轉變。

1981年,我國便公開闡明了台灣同祖國大陸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政策,其中就明確提到「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國兩制」的概念也算是正式形成。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對於香港回歸問題,鄧小平當時考慮的主要有兩個問題:

第一,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恢復香港主權;第二,香港回歸後,如何保證香港的穩定和繁榮。

為此,鄧小平親自與香港人士進行交流,其實包括費彝民、王寬誠、金庸等人,並且專門成立了調研小組到香港實地考察。而正因為有這些努力,「一國兩制」的思路更加明晰

1982年,英國前首相第四次訪華,雙方就考慮處理香港問題時候的問題達成了一致。不久後經研討決定,正式公布了中國政府處理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和原則:

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並恢復行使主權;在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保證香港經濟和穩定,並給出了16字方針:「收回主權、保持繁榮、制度不變、港人治港。」

至此「一國兩制」的政策已經基本完善。中英雙方就解決香港問題的談判顯然已經成熟,1982年,中國政府向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發出了訪華邀請。

撒切爾夫人人稱「鐵娘子」,當時正好帶着英國在馬島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的囂張氣焰於這年的9月來到了中國。

她認為以說服或是壓制的方式,就可以讓中國不回收香港;再者就是讓香港獨立,成為新加坡第二;最不濟就是「以主權換治權」,名義上將主權還給中國,但要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

然而這不過是撒切爾夫人在英國經過一番討論後,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

9月22日下午,撒切爾夫人乘坐專機來到北京,馬島戰爭的勝利,在她他臉上依舊洋溢着自信。她堅信可以在香港問題上獲得最大利益。

在兩天的休整後,9月24日上午9點,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提前來到大會堂,先是來到了新疆廳,與鄧穎超見了一面,後才來到富建廳。剛一走進大門,鄧小平就笑容可掬地走了過來,與撒切爾夫人握手。

撒切爾夫人說到:「我作為現任首相訪華,看到您很高興!」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鄧小平從容地回答到:「是呀,英國的首相我認識好幾個,但我認識的都下台了。歡迎您來呀!」

兩人隨後步入福建廳就坐,然後簡單寒暄了一番。幾分鐘後,記者被請出場,會談閉門進行。會場一度變得嚴肅起來

撒切爾夫人先發制人:

「有關香港的三個條約,白紙黑字寫在那裡,這是不可抹去的事實。既然條約依舊存在,那就要遵守。」

堅持三個條約仍有效地主張,以此妄圖讓鄧小平作出退步。隨後又「威脅」到:

「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就會對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破壞香港的繁榮。」

顯然,撒切爾夫人在會議一開始就拋出了此前的準備好的牌,也就是「以主權換治權」。

面對撒切爾夫人拋出的「重磅炸彈」,鄧小平回應到:

「我們對香港立場問題是明確的,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主權問題;二是1997年後中國採取怎樣的方式來管理香港,保持香港的繁榮;三是,中英兩國整蠱要妥善協商好如何保證香港從現在到1997年的15年不出大的波動。」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隨後對三個問題,表明了態度,給出了解決方法。

對於主權問題,鄧小平言辭激烈: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必須收回香港,這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如果1997年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待,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中國政府就成了晚清政府。那人民就沒有理由在信任我們,任何中國政府都應該下野,退出政治舞台。」

最後他表示:「不遲於一兩年,中國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這個決策。」也就說中國會在1983年之前談判解決香港問題。

對於第二點,鄧小平表示並不擔心。他指出:

「保持香港的繁榮,可以和英國進行合作,但不是說保持香港繁榮,必須在英國的管轄下才能實現。根本問題是香港回歸後,中國需要在香港實行適合香港的政策。」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對此,鄧小平補充道:「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制度,包括部分法律都可保留。但有些需要改革的還的改革,只保留適合香港的制度。」

對於第三點,鄧小平更是毫不掩飾:

「我擔心的是今後15年的過渡期如何過渡好,擔心在這期間人為製造混亂,這裏面可能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英國製造混亂是很也容易的。」

此話一出,當頭給撒切爾夫人來了一棒子,敲了警鐘。隨後又強硬地表示:「如果這中間出現了混亂,屆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做考慮。」

這實則已經是軟硬兼施了。

隨後鄧小平將談判問題轉移到了中英雙方的共同點上:「那就是在香港回歸的前提下,保證這15年過渡期過渡好以及15年後香港繼續保持繁榮。」

最終也就是引入了「一國兩制」的政策來解決香港問題,撒切爾夫人當時對此表示接受。

在談判最後,鄧小平鄭重表示:

「希望能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兩年為期,如果兩年內無法談攏,中方會單方面宣布收回香港的決策。如果在過渡期出現了大的動亂,那中方就會在另外的時間採取另外的方式來解決。也就是說,等不到『九七』來解決了,也不會是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了。」

字字句句,可謂是擲地有聲。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此次訪談結束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一直在秘密磋商。但一直到1983年初,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

這年1月,鄧小平發出了「最後通牒」:

「如果中英談判無法正常進行,中方將在不遲於1984年9月以前,單方面宣布收回香港的決策。」並且再次聲明;「如果在過渡期中出現大的波動,中方將不得考慮改變收回香港的方式和時間!」

「最後通牒」一經發出,兩個月後,撒切爾夫人作出回應,表示只要政策得當,準備向議會建議,讓整個香港的主權回歸中國。

至此,中英談判走上正軌。1984年12月,撒切爾夫人再次訪華,簽訂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標誌着談判達成了一致。

時任撒切爾夫人外交與國防政策顧問的鮑威爾後來回憶到:

「兩人再次會面,氣氛與第一次完全不同,兩人興緻很高,領袖們的成功感,可以從他們互相祝賀中看得出來。」

協議後於1985年5月27日正式生效,中英就香港問題的談判圓滿結束,香港正式進入12年的過渡期。

對此鄧小平明確指示到:「在過渡期內,要保證不出現大的波動、大的曲折,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要創造條件,使香港人順利接管政府。」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為了鞏固香港回歸這一勝利成果,鄧小平在此後主抓的一件事就是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而正是因為這部基本法的制定,為香港和平、安穩的回歸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此後香港回歸的各項準備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1997年7月1日那輝煌的一刻,也正在倒計時中。

鮑威爾後來回憶到:「我記得,在兩位領導人第二次會面時,他們兩人相約1997在香港相見,相約到香港出席交接慶典。」

然而這一約定,因為鄧小平的缺席最終沒能實現。鄧小平也曾多次表示:「就我個人而言,我願意活到1997年,親眼看到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他還說:「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活到1997年,因為那時香港回歸,我還想去看看!」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南巡,他登上了國貿大廈,隔河眺望香港,或許她還在想:如果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鄧小平南巡,登上國貿大廈,隔河眺望:我能活到1997年就好了 - 天天要聞

但可惜的是,最終他還是沒能等到7月1日,於1997年2月19日逝世了。133天後,香港回歸祖國。

鄧小平曾說:「我所做的事,無非反映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願望!」他將自己放的很低,把人民和中產黨抬得那麼高,僅僅就是因為他對這個黨、人民、國家愛的深沉!

謹以此文,致敬鄧公,鄧公千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 天天要聞

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書影我與同事合作,在北京大學開設一門公共課「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把古代皇帝制度、法律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監察考課制度、軍事制度、選官制度、官學制度、俸祿制度、品位制度、王朝禮樂制度等,一樣一樣地講給學生聽。此外還有一門「中國古代官僚等級管理制度研究」,逐一...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三人被開除黨籍!

中紀委打「虎」反腐不停歇。6月16日,中紀委周末「打虎」,正部級幹部吳英傑落馬。6月17日上午,中紀委同時官宣三名中管幹部被「雙開」消息: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省監委原副主任陳玉祥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黑龍江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黨組副書記、副省長王一新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李鵬新、王一新、陳玉祥被「雙開」

新京報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李鵬新,黑龍江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一新,河北省紀委原副書記陳玉祥,三人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李鵬新培植個人勢力,大搞新型腐敗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官微6月17日消息,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 天天要聞

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任上落馬!

據中紀委網站6月17日消息,廣東省地質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德發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東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黃德發是任上落馬。「上官匯」查詢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官方網站發現,黃德發的相關信息還在「領導之窗」欄目中。相關信息顯示:黃德發,男,漢族,1964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省自然...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 天天要聞

「佇將文綺色,舒捲帝王宮」,淺談南宋帝王歷史教育的積極影響

引言南宋的帝王歷史教育中,相當注重從歷史上的明君德政與暴君弊政的對比,致力於人君君德的培養,致君堯舜是每一個臣子的願景。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南宋一代的君主雖有不慧、不善治的,暴君之主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且人主往往也能從歷史教訓中汲取經驗,以
台軍官校辦黃埔百年校慶,柯志恩嘆民進黨「去蔣」:希望尊重歷史 - 天天要聞

台軍官校辦黃埔百年校慶,柯志恩嘆民進黨「去蔣」:希望尊重歷史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也到高雄主持。同樣出席的國民黨民代柯志恩感嘆,民進黨要在台軍中搞「去蔣」,等於掏空台軍的基石。希望民進黨「吃果子拜樹頭」,心存敬畏與感恩。柯志恩說,自己上午出席台軍陸軍官校一百周年校慶典禮,看到來自各方的畢業校友齊聚高雄鳳山,現場展示從黃...
黃埔百年:以黃埔精神為旗反「獨」促統,振興中華 - 天天要聞

黃埔百年:以黃埔精神為旗反「獨」促統,振興中華

6月16日,黃埔軍校迎來創辦一百周年紀念。作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走過百年歷史雲煙,書寫下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其鑄就的「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 天天要聞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坍塌現場。南都記者 曾海城 攝  大鵬所城。(資料圖)  6月15日,深圳普降暴雨,平均雨量80.1毫米,相當於一天就下了4個深圳水庫的水量(深圳水庫庫容4577萬立方米)。  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6月16日0時,今年深圳各區平均累計雨量均已突破1000毫米!其中,以深汕特別合作區最多(1426.6毫米),以南山區最少(1008.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