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2022年06月29日08:25:10 歷史 1365

人們在千姿百態的生活中形容美女時,會用到「燕瘦環肥」這個成語,這裡的燕,是指歷史四大美女之一的趙飛燕,瘦的很漂亮;而環肥就是指楊玉環,就是楊貴妃。傳說中楊貴妃很胖,但胖的很好看,位列四大美女之一。那楊貴妃真實的體重是多少?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還美么?知道楊貴妃真實體重的女孩都笑不出來了。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01

唐代真的以胖為美么

現在我們看到的歷史觀點,都宣稱唐代是一個以胖為美的時代,而尋根溯源,大多是來源於唐代的藝術品,比如唐代的彩戲人偶像,和人物畫像。畫中的唐代的人物,多以寬袍大袖,仕女們多細眼圓臉,身材豐腴,體態充盈,看起來雍容華貴,厚重端莊。男性人物肚大腰圓,體形碩大,看起來威武健壯。正是因為這些,多數歷史學家給唐代的審美定義為「胖」。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藝術品的描繪來源於生活,同時也要進行藝術演繹,演繹的方式就是誇張,那代表了藝術家們追求美好的願望。唐代的人物體態多用寬大鬆弛來表達,特別是貴族男女,多是看起來胖胖。這其實應該說,唐代對人物的定位是「端莊」。

端莊的形象就一定是圓潤寬大,中國古來的審美也是以曲形線條為最美標準,來源於「天圓地方」的價值觀。圓的為上,所以在人物繪畫上,多用曲形線條來表達,這是一個民族對美的共知。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比如我們現在對美女的形容,仍用「鵝蛋臉、柳葉眉、三秋月的臉色、杏核眼」等來形容,這些審美都是以曲形線條為基礎,也就是圓形。所以準確的來說,唐代其實是以圓形為美,而每一個圓形,看起來都好像肥肥碩碩一樣,並不能說唐朝就是以胖為美。

這就像我們說方臉好看,還是圓臉好看一樣,但在體重一樣的情況下,圓臉的怎麼看起來都比方臉的顯胖,這是視覺直觀。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02

楊貴妃到底多重

從史料以及出土的文獻里,沒有對楊貴妃體重的記錄。所以,楊貴妃真實的體重是無從知曉的。但通過一些現存的資料和詩詞的描寫,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帶你認識一個與傳說不一樣的楊貴妃。

首先,楊貴妃應該是胡漢血統下的混血兒,有漢族的血統也有胡族的血統,所以身高不會太矮,從描寫楊貴妃跳舞時的詩句「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從這兩句里,代入我們看一個高挑的美人,穿着寬鬆的舞衣跳舞,彷彿仙女一樣,飄飄欲飛的場景。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所以楊貴妃身高不會低於165厘米,放到今天165厘米,絕對也不是個矮個子,再加上胡漢混血的基因。估計楊貴妃的身高會在168厘米左右,不然不會跳出飄飄欲仙的感覺。

而去形容楊貴妃容貌的詩句里這樣寫:「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身瑤台月下逢」。這裡李白用雲、花、露華、玉、和月幾個元素來形容楊貴妃,而李白也是歷史上真正見過楊貴妃又留下詩句的詩人。所以李白的描寫應該較為真實。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我們也可以從這幾個元素中想像出楊貴妃一定是個珠圓玉潤的美女,應該是圓臉和豐腴的身材,皮膚白晢。這樣的形象,理解起來好像是胖一樣,其實就是看起來不瘦,不是骨感的美,像羊脂美玉一樣,每一寸曲線都是圓潤的。這樣推論,楊貴妃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也就是110-120斤的體重。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03

楊貴妃放到今天算美女么

不可否認,根據以上分析,楊貴妃放到今天也是身材高挑、圓潤可愛的純欲系少女。有許多文章里總否定這個觀點,說楊貴妃放到今天就是一個胖子,還畫出許多漫畫來嘲諷。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其實在每一個時代的審美,都不會以丑為美,我們今天看到的人們對美的標準,基礎都是由古代人對美標準的傳承,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美的標準中,各朝各代不斷的優化,不斷的豐富,才有了我們對美的評定標準。除了「骨感美」還有「豐腴美」等多種審美標準。

像今天說流行骨感美,女人們都刻意地追求瘦的感覺。這種審美觀念大概起源於歐美審美標準對我們的影響。這也得益於視覺藝術的發展。在視覺成像,拍成照片,一個瘦的人拍出來要比豐滿的人更好看些,這個不可否認。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而在我們中國眼中,對圓圓的小女生,還是覺得比瘦地皮包骨頭更好看些。所以,楊貴妃的形象放到當下,也是頂級大美女。

不過如果是現在的女孩,你告訴她連楊貴妃的體重都接近120斤。在你110斤內的體重,還要節食減肥時,這些女孩們估計笑不出來。真的把楊貴妃的體重標準作為當下女孩們對美的理解,我想這些女孩們都會瘋。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所以在每一個時代都出現代表人物時,像漢代的趙飛燕,唐代的楊貴妃。她們的美,是為了豐富美的標準,比如趙飛燕的嬌小瘦弱,到楊貴妃的大氣端莊,都很美。

04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了解楊貴妃真實體重後,很多女子都笑不出來 - 天天要聞

結語

只要是健康的,自然的,美麗的標準,在哪個時候都是流行的,都不會過時。活出精彩的人生,也不單憑几個美麗的標準來定義的。美麗的標準,也只是給人的生活中帶來更多的自信與喜悅。所以,可以不用太過糾結,是胖的美,還是瘦的美,自然健康,給生活帶來多姿多彩,就算是最流行的美,最優質的美。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的珍貴合影,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 - 天天要聞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的珍貴合影,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

2006年,毛主席四個女兒,祝賀毛岸青83歲壽辰時的合影照,朋友們,你知道她們都是誰嗎?左邊第一位是李訥,她是主席與江青的女兒,1940年生於延安,當時主席根據《論語》中的「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為女兒取名為「訥」,兄弟姐妹中,李訥是最幸福的一個,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從小在父親身邊長大的主席兒女。
《慶余年2》:二皇子為何不願娶葉靈兒?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二皇子為何不願娶葉靈兒?

大皇子回京,范閑出使歸來,慶帝舉行家宴讓范閑也參加(范閑是慶帝和葉輕眉的私生子),席間范閑再次舉報二皇子和長公主私通北齊,結果被慶帝以無證據駁回,二皇子不甘示弱提議讓范若若嫁給靖王世子李弘成,慶帝同....
國際博物館日,來浦美享受多種打開方式 - 天天要聞

國際博物館日,來浦美享受多種打開方式

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我已經來參觀過正在展出的普拉多博物館展品,這次聽說有專家的講座,又趕緊報名參加,可以深入理解展品的背景的特色。」昨天,白領黃青蘭在聽完復旦大學教授馬凌的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浦東美術館特別推出一系列限定活動,不僅有專業的講座,限量光柵票根、印章限時返場...
我學過!閉環了!帶你看14處課本上的祖國寶藏風光 - 天天要聞

我學過!閉環了!帶你看14處課本上的祖國寶藏風光

旅遊中,最為奇妙的體驗之一就是身臨一處絕勝風光突然發現它曾是上學時讓人頭疼的「知識點」當你驚呼「我在課本上學過」的那一刻教育完成了閉環「小時候的文字穿越光陰,變成形象的畫面擊中了我」今天(5月19日),第十四個中國旅遊日帶你看14處課本上學過的祖國寶藏風光若你難以體會「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闊,不...
山西工業記憶——「榆次四廠」:山西錦綸廠 - 天天要聞

山西工業記憶——「榆次四廠」:山西錦綸廠

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國的「吃、穿、用」問題始終是黨中央的頭等大事,百姓平時的衣、被、鞋等均需要棉布。早在建國初期,我國就開始重點發展紡織工業,然而我國的人口基礎大,棉布等紡織品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聞早班車 - 天天要聞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聞早班車

她用身體充當臨時「靠背」!被這位女警暖到了(人民網)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網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目前, 淮南武王墩墓槨室考古發掘有序推進,已經提取各類文物3000多件(組),其中青銅器150多件(組)。墓主人可能是他!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最新成果發佈5月18日下午,武王墩墓備受關注的隨葬重器——...
辣湯早新聞 | 最新繳費提醒;淮海戰役紀念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天天要聞

辣湯早新聞 | 最新繳費提醒;淮海戰役紀念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農曆四月十二 星期日下面小編帶大家走進今天的《辣湯早新聞》今日天氣今天晴到多雲南到東南風4到5級氣溫20℃到34℃徐州要聞2024年淮海經濟區青少年U系列籃球聯賽在徐州盛大開幕5月18日,2024年淮海經濟區青少年U系列籃球聯賽在徐州工程學院體育館盛大開幕。吸引了無錫市、臨沂市、淮北市、崑山...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隨着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進一步發揮,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銅川博物館作為綜合性博物館,充分利用資源和空間,推動文物資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