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格局形成

2021年09月30日23:51:03 歷史 1334

劉備聽說諸葛亮隱居了,於是主動去請。第一次,諸葛亮不在,第二次,諸葛亮還不在,關羽張飛都想動怒,劉備卻勸住了他們。


三國(中)——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格局形成 - 天天要聞

三顧茅廬


由於他們的誠心,第三次,諸葛亮總算在家了。他也開門見山地把三兄弟請入家門。他說,劉表不行了以後,曹操就佔了八州,此時可以去投靠孫權,到時天下必定三分。

後來,劉表果然不行了,劉備三兄弟就帶着諸葛亮去投靠孫權了。

其實孫權一直在糾結,要不要投降曹操……但劉備的到來,讓他覺得必須抗擊曹操!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把曹軍引過來了……

就這樣,孫權和劉備組成「孫劉聯軍」,人數5萬,共同抗擊曹操20多萬軍隊。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較清楚了,曹操連艘戰船,因為東風,被孫劉聯軍一把火燒光了……


三國(中)——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格局形成 - 天天要聞

赤壁之戰


最後我補充一句:曹軍戰敗的原因,可能不只是那場火攻,還可能是因為江東的傳染病。

這場戰役發生在湖北赤壁,史稱「赤壁之戰」。在這場戰役過後,曹操不再有南下的力氣了,只能老老實實回北方。而南方,變成了孫權和劉備的主場。

劉備勢力的擴大,曹劉樊城之戰關羽水淹曹軍,劉備借荊州,使劉備的勢力一度擁有漢朝的兩個州。孫權和曹操有點慌,暗中組成孫曹聯軍,偷襲荊州,結果,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抓去砍了頭。劉備聽聞非常生氣,準備儲備軍力打孫權。


三國(中)——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格局形成 - 天天要聞


而此時,北方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曹操病重,六十歲就去世了。他兒子曹丕繼承魏王爵位,但他直接廢除漢稱帝,國號由漢改稱為魏,史稱曹魏

劉備看這樣,也懶得再尊崇漢朝了,自立為帝,國號漢,史稱漢蜀。

孫權也宣布稱帝,改原國號東漢為吳,史稱東吳

漢朝徹底滅亡,「三國」格局形成。


三國(中)——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格局形成 - 天天要聞

三國地圖


稱帝建國後,劉備已經60歲了,他直接下令漢軍全軍出擊,攻打東吳。東吳將領陸遜對孫權說:「漢吳之間地形對我們不利,應該撤退守城。」於是,陸遜就令吳軍從邊境撤退,到了夷陵之後他下令死守該城。

蜀漢大軍到了夷陵,久攻不下,只能各種話侮辱陸遜,逼他出來迎戰。劉備罵累了,下令在一片小樹林里修建木頭軍營休息,結果在一天夜裡,張飛被人幹掉了,人頭還被送給了東吳。

陸遜覺得時機到了,在森林裏放了一把火,直接燒毀了劉備的軍營,劉備成了光桿司令,只能連滾帶爬地回到白帝城

此時,劉備喪失了結義的兩個好哥們,氣急病重,死在了白帝城。

劉備死前,交代了兩件事:

其一:皇位繼承問題。劉備的太子是劉禪,由他繼位為帝。

其二:輔佐皇帝問題。劉備命人才諸葛亮為輔佐皇帝的人。

說完,劉備一生的任務也就結束了。公元262年,劉備去世,劉禪為君。

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