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的孟晚舟,已經回到了國內。應該講,回歸的場面還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孟晚舟事件的本質
那麼,新華社在報道孟晚舟回國消息的時候,消息非常短,但是字數雖少,信息量巨大!
因為第一句話就是在中國政府不懈地努力之下,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國,這兩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這本身就說明了孟晚舟事件的本質特徵,本質特徵是什麼呢?就是美國方面利用華為孟晚舟,作為「人質」,在中美貿易戰中間,應該是打進了一個楔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華為不吃這一套,中國政府不吃這一套,當然,中國人民更不吃這一套!
所以,美國政府打的這張牌,最後實際上是失效的。說句難聽的話,他是有膽量「綁票」,但是沒有膽量「撕票」。所以,在歷經了3年之後,在中國方面不斷地努力之下,美國方面只能是放人。
雖然,簽了一個延緩起訴的協議,畢竟需要一個台階,讓雙方可以下這麼一個台階,特別是讓加拿大也可以下這個台階。
但事情本質上是美國認慫,至少是在貿易戰這個層面上,應該是一無所獲。
放人的關鍵因素
那麼,最有意思的就是,幾乎在同時美國商務部長宣布,他願意帶領美國商貿代表團來中國進行磋商,解決中美貿易之間的這個問題。應該講,這個表態不是空穴來風!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疫情之後,美國的通脹是一高再高,如果這個時候中國限制了出口,那美國通脹的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換句話來講,越是到關鍵時刻,他越需要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大國,以強大的產品輸出,來幫助他平抑日益緊迫的通貨膨脹壓力。
那麼,這是美國政府現在最頭疼的,這也是為什麼孟晚舟事件會在這個時刻得到解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政府有求於中國,有求於中國政府能夠出手購買美國的國債,幫助美國渡過眼前的這個關口。
所以,孟晚舟事件不是一個孤立的企業事件,它是一個中美貿易摩擦中間不可避免的事件,也是未來中美關係繞不過去的一個事件。
但總的來講,這是朝着中國有利的方向在發展,我想這也是中國崛起必然的一個結果。
作者:水皮雜談工作室
編輯: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