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2021年09月24日19:07:03 歷史 1386

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命的時代。從1912年元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始算起,到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僅僅37年而已。這是一個紛亂的年代,戰亂不止,動蕩不安,紛爭不斷。中華民族在這個時期經歷了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真正亡國滅種的危機。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幸而1949年東方紅日升起,新中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壓迫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了。從此世界上少了一隻迷茫不醒的睡獅,多了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不過有些人好日子過膩了,開始懷念那個餓殍遍地的時代,這群人說那個時代的人們有思想有衝勁,是個大師遍地的時代。那個時代真的「遍地大師」嗎?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有一句話說得好,對未諳兵事之人而言,戰爭無疑殊為浪漫。充滿了理想主義。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紛亂,才會嚮往這個時代。民國是個什麼樣的時代?民國是一個國力衰微的時代,但有人說它卻盛產大師。章太炎、蔡元培、陳寅恪梁漱溟梅蘭芳徐志摩、聞一多、魯迅、張愛玲梁啟超……他們在文學、哲學、史學、語言學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還有像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這樣的大畫家,魯迅、沈從文、郁達夫等享譽世界的作家,也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章太炎

那這是一個好時代嗎?民國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大師」呢?

不得不說,現在沒有大師,不是產生不了大師,而是現在的中國不需要大師!我們以魯迅做例子,魯迅為什麼會成為大師?那是因為他棄醫從文了,而他為何棄醫從文?那是因為中國需要拯救。當一個醫生只能醫治人體只能救人而不能救國,而要救國就需要拯救人的心靈。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魯迅

所以魯迅毅然棄醫從文,用筆刀代替手術刀,替那個滿目瘡痍的國家治病。而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魯迅活在當下,他會成為大師嗎?

不會的!不是他不能,而是沒這個必要了。今天的中國不需要他來拯救。中國走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如果魯迅活在今天,我們或許會在某家三甲醫院的主任醫生的名單上,看到周樹人的名字。中國從此少了一個大師,多了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是的,真慶幸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沒有「大師」的年代。有一句話說得很對,「窮則思變」。民國一個個大師正是抱着拯救危難中的中國的理想才成為大師的。而我們這個時代不需要拯救,所以要什麼大師?

民國真有很多「大師」嗎? - 天天要聞

民國時四川一地的平民照片,看得出都骨瘦嶙峋

當然,沒有出現所謂「大師」並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人才。只是在那個時代,文盲遍地,剛解放時的中國90%的人口是農民,8成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在這種社會環境下,能識文斷字就是很有水平的人了,能讀到大學那就是人中龍鳳了。再有點水平就成了所謂大師了。要放在今天……不得不說我們大部分普通人都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好好讀書的話,高中畢業的人知識水平就可以不遜色牛頓了。

所以不是這個時代不出「大師」,而是這個時代真要成為「大師」,其成就難度比民國時代高了無數倍。民國90%的大師,他們的水平如果放在現代社會,只能是泯然眾人。而現代的人只要是高於平均水準,放到民國時期那也算得上是出類拔萃。

總結一下,民國的「大師輩出」,是民國的悲哀。而當今「大師難尋」,是我輩之幸!

祝願華夏已開萬世太平,千秋之後再無「大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其破壞性與複雜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價背後,它對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佈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佈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