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迫、反抗;戰爭、革命;犧牲、新生;艱難、堅持;怒吼、緘默,這些詞彙,代表了曾經那個時代,我無數的革命英雄在那場戰爭之中犧牲,他們帶着滿腔的熱血,沖向了那未知的戰場,創造了如今的繁榮。
我想,當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那些在戰爭之中犧牲的前輩們一定會開心地笑了;我想,當如今的中國飛速發展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欣慰地點頭。
我想,當青年一輩懷着感恩的心看望他們的時候,那些革命者們一定會對這些青年人耳提面命,讓這些年輕的一輩守護着如今的中國。
或許,他們在犧牲的時候,也正值青年,他們懷着望子成龍的心態,將自己沒有完成的大業託付給了無數的華夏兒女。沒有看到革命的成功,這一定是他們的遺憾。
如果有一場時空的對話,我一定會告訴他們,革命成功了,如今的青年一輩也在為著中國的發展努力着,那些青年人繼承了您的遺願,扛起了祖國的未來,正在亦步亦趨的前行着。
虎父無犬子
李鵬,便是這其中很好的代表,3歲的李鵬失去父親之後,在母親的安排之下,逐漸走上了共產革命。
在國外學成歸來之後,他帶着母親的期盼最終走上了功成名就的道路,他沒有藉助父親的任何功勛,憑藉自己的努力,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成為了國務院總理。
2019年,91歲的李鵬去世之後,一定會與他的父親李碩勛說如今的中國盛況吧!他也一定會自豪地對自己的父親訴說自己的成就吧!而他的父親也一定會為自己的兒子而自豪吧!
他們父子二人幾乎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成長史,他們的一生幾乎都奉獻在了革命的道路之上,他們是一個英雄的家庭。
巴蜀之地,人傑地靈
李鵬的父親李碩勛是中共紅軍早期的革命者,提起李碩勛的名字,你可能會感到陌生,但,一說到四個月創造紅軍的三個軍,你一定能夠知道這個奇蹟。
這個奇蹟便是由李碩勛,在四個月的時間之內所建立起來的,他曾經被讚譽為黨內第一英才。
李碩勛出生於四川,當時正值清朝末年,國家動亂,所有的讀書人都想通過學習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家裡還算富裕的李碩勛當然也不例外,他自小便非常的聰明,在15歲的時候,李碩勛考入了當地的一所中學,在學校的他接觸到了新式思想,並在學習之餘創立了四川省的青年團。
後來,由於李碩勛一直以來參加革命運動,由於經常活躍在敵人的眼前,李碩勛最終被舉報通緝,他迫於無奈輾轉來到上海,並考入了上海大學,由於上海大學由共產黨所創造。
李碩勛也理所當然地接觸到了共產革命,在周圍共產黨員的熏陶之下,1924年,李碩勛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加入共產黨之後,李碩勛便一直活動在革命的第一線,推動共產黨的革命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李碩勛便是眾多革命黨人的先行者。
五卅運動時期,李碩勛憑藉過人的領導能力與組織能力,在這場運動之中脫穎而出,被選為了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而在這一年,李碩勛也遇見了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
趙君陶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革命者,她最先受哥哥的影響參加了革命,遇到李碩勛之後,他們便被各自的革命理想所吸引,很快便成為了夫妻,儘管二人因為革命聚少離多,但二人卻情比金堅。
南昌起義
1927年,蔣介石棄民族大義於不顧,我黨迫於無奈做出了南昌起義的決定,李碩勛之前的表現引起了黨中央的關注,這位「黨內第一英才」被上級安排負責領導第二十五師,在他的部隊,出現了陳毅與林帥兩位非常優秀的領導人,建國後被授予元帥軍銜。
在南昌起義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李碩勛選擇帶領手下南下去到廣東,這一路一直在遭受國民黨的騷擾,在萬般危難之際,李碩勛與其他領導人商議決定分頭行動,主力部隊繼續向南,他與朱德等人留在當地拖住國民黨的腳步。
激戰過三天三夜之後,李碩勛去到了上海彙報南昌起義的工作,之後,李碩勛又被安排到浙江組織起來農民起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碩勛先後組建了紅14軍、紅15軍、紅17軍,而這些軍團的創建,李碩勛只花了短短的四個月的時間。
保守秘密,誓死不降
1931年,廣東省書記蔡和森不幸被抓捕,李碩勛奉上級命令前往廣東組織武裝運動,奈何就在準備召開會議,決定接下來的革命方向的時候,李碩勛被叛徒出賣,被國民黨高級密探抓捕。
被抓之後的李碩勛,不論遭受了怎樣非人的對待,始終忠於黨與革命,沒有向敵方透露我黨的任何信息。
國民黨見李碩勛不肯透露信息,在一個月之後,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李碩勛被執行了槍決,隨着槍聲的落下,李碩勛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享年28歲。
如果李碩勛沒有被抓,或許之後的他一定會大展拳腳,而不是慘死在自己人的槍下吧!
李碩勛犧牲的那一年,他的妻子趙君陶也是28的年紀,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之後,沒有對我黨產生絲毫的抱怨,而是帶着烈士遺孤,年僅三歲的李鵬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專心的培養自己的兒子。
回到老家之後的趙君陶將丈夫的遺物擺在了離自己最近的地方,經常看着這些東西發獃,在她最難熬的時候,也沒有想過再婚,就這樣守着自己的兒子;守着對丈夫的情誼,孤獨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李碩勛的生命雖然稍縱即逝,但他卻用自己的學識與才能,照亮了我黨前進的道路,他也成為了李鵬心中那盞燈塔,或許不明亮,但它卻靜靜地在那裡,在李鵬迷茫想放棄的時候,照亮他前方的道路。
趙君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放下了對丈夫的思念,培養自己的兒子,最終李鵬也成為了那個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我們如今的太平盛世,都是曾經的革命先烈們通過自己的鮮血與生命換取而來,在我們享受這些美好的生活的同時,希望也不要忘記,曾經那些為了國家的未來付出了自己生命的革命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