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2021年08月27日22:35:16 歷史 1604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在開發區·鐵山區太子鎮張畈村,有一對樹齡為六百年的苦櫧樹,樹勢如雙雄並峙,又像情侶比肩握手,相勾相連,直挺挺地矗立在村委會附近的小山坡上。

兩棵苦櫧樹榦粗壯,需要四五個成年男子方能合抱。樹梢高聳入雲,枝幹相擁在雲中,遠看如一團巨大、濃密的綠雲。

六百年前,不知是一陣風吹,還是誰人播種,它們的種子落到長江以南的父子山腳下,自此,兩棵樹相依相守,不同根卻共生。

六百年來,兩棵老樹曝於荒野,經歷風刀霜劍、雷劈電擊,仍然挺直脊樑。它們立於山,守着村,寵辱不驚,娓娓道出六百年的光陰故事。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古樹檔案

樹種:苦櫧

科屬:殼斗科錐屬

胸徑188厘米

樹高:18米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古樹

冠幅:平均冠幅25米

地址:開發區·鐵山區太子鎮張畈村

古樹自白:我叫苦櫧(音朱),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我的適應力非常強,我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歡陽光,也能耐陰;喜歡深厚、濕潤的土壤,但也能耐乾旱、瘠薄。我一般生長在密林中,杉樹樟樹是我的好朋友。我四季常青,葉子既能防風,也能避火。

我不僅顏值高,肚子里也有貨。每年4-5月開花,10-11月結果,我結的果子很像板栗,種仁可以製成苦櫧粉,苦櫧粉加工後還能做成苦櫧豆腐、苦櫧粉絲、苦櫧粉皮、苦櫧糕點,都是防暑降溫的佳品。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樹是地標,也是鄉愁

從記事起

這兩棵苦櫧樹

就長在了陳敬寶的心底

跟隨他的腳步

記者來到樹下

密密麻麻的枝葉把八月的陽光攔得嚴實

站在樹下

一路走來的炎熱一掃而光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兩棵苦櫧樹樹冠大如華蓋

81歲的陳敬寶告訴記者:「明朝嘉靖年間,我太公在這裡定居時,就有這兩棵樹了,它們是村裡的路牌,看到它們就知道家在哪個方向。」

陳敬寶回憶,1958-1960年期間,他在黃石源華煤礦半工半讀,早上天剛亮就出發,在兩棵樹的注視下,沿着村裡的小路步行60里,中午十二點多到達黃石。回來的時候,遠遠看見那兩棵樹,就知道家不遠了。

出遠門的、回娘家的,進縣城的……

來來回回,彎彎繞繞

兩棵樹是方位參照物

大雪封山

分不清東南西北時

風雪中隱隱約約的兩棵樹是定向標

樹在家在

兩棵苦櫧樹是啟程的出發點

是歸程的落腳地

樹下的平地

更是村裡大人小孩的活動中心

陳敬寶記得,小時候,他和小夥伴一起撿松枝當柴火燒,大人則在樹底下架起鍋做飯,鍋碗瓢盆,好不熱鬧。做好了飯,大夥也懶得回家,乾脆就坐在樹下,端着有裂縫的碗,吃得香甜。

「這是兩棵寶樹啊!饑荒年代多虧了它!」陳敬寶告訴記者,苦櫧樹曾結過果子,在那個饑荒的年代,苦櫧果是充饑的好東西。冬天時,果子成熟了掉在地上,足足有四五厘米厚。

小時候和父親一起打果子吃,是陳敬寶歡樂的童年記憶。「父親用竹篙把果子打下來給我吃,個頭有板栗那麼大,外面有一層微硬的殼,剝開以後,裏面是淺黃色的果肉。」他笑着說:「生吃有點苦,澀嘴,煮熟了變成泥巴色,很軟很粉。」

老樹的果子不知填飽了多少人的肚皮。

1970年出生的陳富還記得,小學時,一放學,他就和小夥伴跑到樹下撿果子吃,吃飽了還不忘帶回家一些。媽媽用布縫的小書包里裝得滿滿的,實在塞不下了才滿足地離開。他說:「回到家,媽媽還在做飯,我們等不及了,直接把果子放在火灶上烤着吃,可香了!」

背靠大樹好乘涼,夏天的夜裡,藤椅一擱,竹床一鋪,老人有的湊一起打牌,有的你一言我一語地講着白天發生的事,小孩聽着聽着,不一會就沉沉睡去。

從毀樹到護樹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兩棵古樹相距不足5米

兩棵樹是山上的景

也是村裡的主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它是我們村裡的神樹。大人、小孩都不敢破壞,掉在地上的樹枝也沒有人敢撿,怕對它不敬。」張畈村村委會主任陳富說。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然而

在上世紀50年代

兩棵樹卻差點遭遇「殺身之禍」

當時村裡大興「造油榨機」之風

作為原材料的樹木遭了殃

一時間

村裡幾百棵樹轟然倒地

當時的支部書記

還想將兩棵粗壯的苦櫧樹也砍掉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陳敬寶自小就在苦櫧樹下成長

村民對老樹有了感情,都不捨得它被砍掉,也不敢公然和幹部作對,於是找到陳敬寶家裡。在他們看來,在城裡進修的陳敬寶「有文化」「能拿主意」。

「我當時想到一個辦法,往樹里釘釘子,讓他們的斧頭砍不下去。」陳敬寶回憶說,他帶着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連夜在樹上釘下長釘,第二天又帶領村民圍住了準備砍樹的人,這才保住了老樹。

躲過「殺身之禍」之後的老樹又遇天災。兩棵樹既然曝於荒野,難免遭遇雷劈電擊。

陳敬寶記不清是哪一年,大約是上世紀60年代,有一天,一道閃電把其中一棵苦櫧的樹榦劈開,撕拉出一個巨大的傷口。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樹大能遮陰

經過幾十年歲月風雨的洗禮

如今,它依舊挺拔

依稀可見當初奮力掙扎的樣子

樹榦中間已經腐爛成一個巨大的空洞

可容納兩個成年男性站立

木紋肌骨上覆蓋著厚厚的青苔

讓原本透着凜冽寒意的老樹

多了幾分慈眉善目

上世紀60年代以後,陳敬寶當上了村支書,在他的守護下,老樹煥發新的生機。如今,村裡從老人到小孩,都愛護老樹如親人,不少村民還將逝去親人的墳墓建在樹邊。

2019年,村裡特意為兩棵苦櫧樹硬化了近兩百米的水泥路。這條三米寬的小路從村委會門前經過,一直通到老樹的腳底下。陳富說:「方便外來遊客來村裡古樹下打卡,也方便村民上來掃墓,祭奠親人。」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樹榦蒼勁古樸

老樹守着新村

日月從樹梢上過

歲月從年輪中看

彈指一揮間,已逾六百年

不知有多少童孺

在樹下看雲捲雲舒

直到老去

老樹有着太多無言的悲歡

今年5月

兩棵苦櫧入選黃石十大最美古樹

驚嘆於它們粗壯的枝幹、優美的樹形

不少網友留言

稱讚道「如人工打理過的盆景」

世人多愛盆景

喜其能於尺寸之間盈縮天地、吐納歲月

而兩棵苦櫧

就如一個天地所生、人神共塑的盆景

蒼老的樹皮是歲月的刻度、歷史的留影

青翠濃密的枝葉

是老村的新變化、新氣象

近年來,村裡利用水田優勢,鉚足了幹勁,大力發展水稻養殖和龍蝦養殖業,水泥馬路通到村民家門口,路兩邊的稻田翻湧着綠浪,家家戶戶住進了新房,房前屋後綠樹成蔭。不遠處的父子山上,一座座高大的風力發電機矗立山頭,巨大的葉片呼呼作響。

老樹把一切看在眼裡,它們明白,如今,村民的日子好過了,再也不用吃苦櫧果子充饑。也沒人留意到,它們已經有二三十年沒有結果子了。

兩棵老樹歷經六百年依然佇立,枝更密,葉更茂,歷史更替,人世變幻,自然界的寒來暑往、山崩地裂,都靜靜收錄在樹的年輪里。

如今的它們,如兩位慈祥的老人,並肩守着村子,看着村子的變化,歷經風霜雨雪、滄海桑田,仍然挺直一身傲骨,仍然不斷生長新枝綠葉,它們是張畈村的歷史記憶,更是精神標杆和文化標識。

穿着短褲的陳敬寶

坐在樹下的草叢裡

悠悠講着老樹的故事

八月時節,天氣炎熱

蚊蟲卻不叮咬他

當記者提出疑問時

他指着兩棵苦櫧

笑着說:「它認識我了,我們太熟了。」

記者 石教燈/統籌 萬泰然/文 石勇/攝影視頻 陸文博/製圖

編輯丨龍鳳

來源丨東楚晚報

校對丨德維

審核丨仵佩

監製丨鄒聖旺

發佈丨黃石日報融媒體中心

出品丨黃石日報社

600歲高齡,它們共同守護那一片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