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2021年07月29日20:51:03 歷史 1416

歷史進程中的一粒塵埃落到一個人頭上,也會變成一座沉重的大山。這句話用來形容清朝末年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來說,實在貼切不過。從年僅三歲時就成為舊中國的皇帝,到1967年患病去世,這位清朝廢帝的一生可謂是起起伏伏,令人慨嘆。

令人奇怪的是,原本作為日本的傀儡皇帝,溥儀本應當和其他戰犯一樣接受審判後被永久拘禁甚至處死,但他不僅在改造後被特赦釋放,後來更是受到了新中國政府的禮遇。為何偽滿「皇帝」能被首批特赦,還能受到毛主席的親自宴請呢?今天就讓知鑒明史就來帶大家一起探究毛主席決定特赦溥儀的真正原因。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新來的朋友可以先點擊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文章,又不錯過之後的精彩內容。

事敗逃亡 引渡回國接受改造

1932年,在天津租界生活七年的溥儀仍然不忘復辟自己的王朝,隨日本駐屯司令土肥原賢二秘密潛赴奉天,任偽滿洲國皇帝執政。但眾人皆知,溥儀只是日本意圖侵略統治中國的一個傀儡,但受盡優待的清朝廢帝溥儀為了眼前的安穩與榮華,自己也不願戳破這個美好的夢境。

但日本企圖破壞中國主權完整的計劃必不成行,1945年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偽滿洲國政權徹底覆滅,溥儀作為民族和國家的罪人深怕接受審判,倉皇逃往蘇聯,甚至多次向蘇聯上書表示自請永居蘇聯。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以為自己美夢成真的溥儀卻沒想到蘇聯外長維辛斯基在毛澤東訪問蘇聯期間,提出了關於日本戰犯以及溥儀等人的引渡問題,他認為新中國已然成立,以溥儀為代表的戰俘應當由中國人民進行審判和處理。

於是這位過去的兩朝「皇帝」在1950年8月被引渡回國,當即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

首批特赦 毛主席說出不殺溥儀之因

其實在溥儀被引渡回國之前,毛主席就已經開展了多次會談,研究這些戰犯回國後的處理問題。尤其是作為兩朝廢帝的溥儀,毛主席更是作出重要批示。

「什麼樣的人可以不殺呢?胡風、潘漢年、饒漱石這樣的人可以不殺,被俘的戰犯宣統皇帝溥儀、康澤這樣的人也可以不殺。但不殺他們,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會對現在的形勢不利。」

就這樣,經過毛主席的一番深思熟慮,溥儀並沒有被處死。因為作為舊封建時期的頭號反革命分子,溥儀並不僅僅是一個戰犯,他更像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個象徵和一個符號,這樣的人殺了一個,後面就要殺第二個第三個,人頭落地血流成河,這樣是不利於我們新中國的和平發展的。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政治的智慧並不在於處死一個人就大獲全勝,溥儀的死一不能利於革命,而不能增加生產,三不能提高科學水平,四不能完全除掉四害。但若第一個處死了他,反而會給新中國蒙上一個殺俘虜的不好名聲,這樣對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也是不利的。

毛主席認為若只是單純的清算罪行,那舊中國的一切反革命分子都要掉腦袋,這樣並不能從根本上清除隱患,反而會使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拿到把柄。不如讓這些戰犯都在我黨管理之下接受勞動改造,接受社會主義新思想的教育,把他們徹底從觀念上轉變過來,把這些反革命分子變成新中國的擁護力量。

而且對溥儀的處理更是重中之重,作為封建制度的頭號代表人物,必然還有許多人是溥儀的「一丘之貉」,這一點後來也被印證——在戰犯管理所中許多清朝時期的「舊臣」見到溥儀還會向他行跪拜大禮。 對作為戰犯的溥儀適當優待,事實上也是給那些其他的反革命分子一個表示——只要積極接受改造,真心悔過,國家就有轉圜的餘地。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後來毛主席還曾接見在人民政府任職的溥儀的叔父載濤,還建議他帶領家人去探望在改造中的溥儀,但載濤對此卻十分局促,怕沾染上了反革命的色彩。但毛主席哈哈一笑,告訴載濤不要害怕,「我們要消滅的不是哪一個人,而是剝削階級。

你和溥儀既然是一個家族的人,就要時常關心幫助他,我們一起將他改造成一個新時代的人民。」

進入戰犯管理所的溥儀期初離開了侍從,生活自理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別說幹活兒了,就連自己系鞋帶、扣扣子也是笨手笨腳,連疊被子都是由管理員多次示範後才學會。但接受過傳統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溥儀稍稍懂些基本的醫療常識,他主動要求到管理所的醫療室幫助醫生工作,經過那段時間的改造,大家都發現從前無聲抗拒的那個溥儀不見了,他開始越來越配合管理所人員的工作,勞動時也是更加積極。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1959年,全國人大經過會議決定了特赦改惡從善罪犯的決定。隨後國家方面就發佈了一批特赦人員名單。面對首批特赦,溥儀絲毫不抱希望,甚至在管理所人員宣讀特赦人員名單時,他都恍恍惚惚,直到「溥儀」兩個字傳到他耳朵里,他才醒過神發現自己全身顫抖。

回到房間的溥儀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在首批受到特赦的名單之內,他多次詢問管理所的人員才確認自己真的沒有聽錯。溥儀很清楚自己的罪過,作為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代言人和傀儡皇帝,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此生還能恢復自由

特赦過後 主席親自宴請

特赦後的溥儀在妹妹家住了許久,但他不敢多加叨擾,一時間卻也無處可去。這時周總理聽說了此事,立馬把溥儀安排到一家旅館裏,總理又考慮到之後他的生計問題,還專門把溥儀叫去詢問他會些什麼。

「我懂一點藥理,會給人扎針、量血壓,我想給人看病。」溥儀想了想又說道:「或者我可以去故宮給人當導遊,我從小在那長大,再熟悉不過了。」

周總理聽了溥儀的話想了一想,良久才開口,你雖然懂一點醫療常識,但不要給人看病,萬一看得不好又要出大問題,當嚮導也不太合適,怕是會引起群眾騷動。你的工作問題我再想一想吧。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經過周總理多番考慮之後,決定讓溥儀去北京植物園當一名園藝工人。而且為了照顧溥儀的身體狀況,還與郭沫若打過招呼,告訴他溥儀上午幹活下午看書學習,最好一周能固定休息一天,能夠到北京城裡多轉轉。就這樣,被特赦後的溥儀不僅有了住處,還有了一份較為正式的工作可以賺錢養活自己。

說到賺錢養活自己,就不能不提到毛主席對溥儀的關照。那時毛主席聽說溥儀每個月只有180元的工資,覺得實在太少了,於是他就悄悄叫來章士釗,從自己的稿費里拿出來一部分錢要他交給溥儀改善當時拮据的生活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溥儀面對章士釗送來的這筆錢,很是感動,起初他怎麼也不願意接受,溥儀說自己現如今有了國家安排的工作,能夠自己掙錢了,加上之前在毛主席指點下出版了《我的前半生》後也會收到一點稿費,他堅決不肯收下這筆救助金。還是在章士釗的勸說下,表明這是毛主席對他的關心和心意,溥儀才深表感謝的收下,當天就提筆給毛主席寫下一封感謝信。

作為曾經的罪人,溥儀也深知自己犯下的反革命錯誤無法彌補,於是他無論是在戰犯管理所改造期間,還是植物園工作期間,都在認真學習革命的先進理論和進步思想,力求彌補自己的過失,成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人民

毛主席、周總理和新中國政府對他的關懷和禮遇,更是讓他感激涕零,多次向主席表達一定會盡綿薄之力為社會和人民做出貢獻。

毛主席或許也感受到了溥儀悔過自新的決心,後來還專門請溥儀吃了一頓家宴,特意請來了章士釗、程潛、仇鰲、王季范四位鄉友作陪。四人剛到的時候都不知道毛主席要宴請什麼人物,紛紛一頭霧水,正準備開口詢問的時候,毛主席笑着告訴他們:「今天請你們來是要陪一位客人。」

聽到毛主席這麼說,章士釗四人更是疑惑了,是什麼人能讓毛主席專門請他吃飯呢?

這個客人確實是非同一般吶,你們都認識他,他可是你們的頂頭上司,當然了,也是我的頂頭上司,等他來了你們就知道了。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此話一說,四個人面面相覷,上司?還是主席的上司?究竟是誰呢?

沒過一會兒這個答案就揭曉了——溥儀緩緩走了進來。

看着章士釗等人的驚訝神色,毛主席忍不住笑道,「這是宣統皇帝啊,你們不認識嗎?咱們曾經都是他的臣民。」這時眾人頓覺氣氛輕鬆,紛紛笑了起來。

席間毛主席還親自給溥儀夾菜,問溥儀這些家常便飯比起御膳房的菜如何。溥儀被湖南菜辣出了許多汗,一邊吃着青椒炒苦瓜,一邊說:很好吃,很好吃。

毛主席對着章士釗等人笑着說:「湖南人最愛吃辣椒,身上辣味最終,看來溥儀這個北方人身上也有辣味嘞。」說著又讓人給溥儀倒了一杯水解解辣,又問了他許多生活上的近況,又告訴他:現在你應該好好總結自己的人生經歷,吸取教訓。

我看過你之前那篇自傳了,我認為其中自我檢討的意味太重了,現在你已然是中國人民的一分子了,前半生要在些的客觀真實一點,不要寫成檢討書。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溥儀聽到主席關懷的話,心中不免又多了一份輕鬆和感激,他更為自己能成為新中國的人民而感到激動而自豪。飯後毛主席邀請大家一起合張影,照片中毛主席和溥儀並肩而立,兩人臉上都是布滿笑意,這張照片不僅代表着毛主席的氣量,溥儀作為新中國社會主義探索道路上的鮮明個例更昭示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果。

動蕩半生 在新中國落下帷幕

1962年,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關照之下,溥儀外關廂醫院的護士李淑賢結為夫妻,繼風雨跌宕的前半生之後,溥儀安穩的後半生也接踵而至,而他的生活也都是新中國所給予的

對溥儀來說,經歷特赦、有了工作和新的家庭這些都是新中國給予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機,這些都讓他想要為社會和人民再多做出一點貢獻,然而天不遂人願,1966年溥儀不幸患上尿毒症,被迫住進了醫院。

病重的時光里,溥儀還多次對着與毛主席的合照喃喃自語,「毛主席對我們太好了,我的病是不能治好的了,我就快要離開人世了,但我仍然沒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什麼貢獻......」

或許是自責,或許是可惜,即使在醫生的全力救治之下,溥儀的病情還是惡化的很快。1967年10月17日的清晨,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因腎癌尿毒症病發去世。

得知溥儀去世後,毛主席和周總理都第一時間向他的遺孀表示慰問,在尊重家屬意願的前提上,溥儀的遺體被火化,暫時安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毛主席為何不殺溥儀?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 - 天天要聞

自此,這位象徵著中國新舊時代交替的人物的一生落下帷幕。

我們縱觀溥儀的一生不禁慨嘆,舊封建社會就如同吃人的老虎唯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後的新中國才能促人走向新生。是毛主席的大度氣量和廣闊胸襟改變了他,是一心為民的我黨將他從生死邊緣拉回,是追求進步光明的新中國救了他,讓這個原本應該被處死的戰犯「皇帝」有了後來安穩的後半生。

本期文章帶領大家了解了毛主席沒有選擇處死溥儀反而特赦後又多加善待的原因,不禁讓我們感受到了偉人的胸襟氣量和他的高瞻遠矚。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點贊評論關注支持一下吧,咱們下期再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