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2021年07月27日21:36:43 歷史 1486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1948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克四平後,國民黨軍隊駐守的長春已成為一座孤城。6月下旬,東北人民解放軍部隊陸續進入指定作戰位置,正式實施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攻勢構成的三位一體的作戰方針,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最後的對決。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城部隊在長春外圍運動,包圍駐長敵軍。

隨着勝利的臨近,城市接管工作成為我黨我軍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順利接管長春,就必須維護好軍隊紀律,入城紀律是重中之重。在長春解放前夕,中共長春工委就擬定了一份《進城部隊與城工人員紀律(草案)》,對即將入城的部隊和幹部作出嚴格要求。《草案》共12條,從第二條到第八條,都是約束部隊與入城工作人員要保護城市百姓、不得干擾其生活、保護城市公共設施的規定。第十一條要求,入城工作人員「應發揚革命的優良艱苦作風,不得貪污腐化,不得逛窯子,不得強買強賣,不得打罵老百姓,不得發任何洋財。」《草案》最後一條,明確了獎懲措施:「執行上列紀律有成績,維持社會秩序有功者,依其功績之大小給予表揚和獎勵。如有破壞上述紀律者,依法懲辦,嚴重者槍決。」這一《草案》,成為入城的部隊和幹部開展接管工作的重要遵循,為長春城市的順利接管打下了堅實基礎。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中共長春工委擬定的《進城部隊與城工人員紀律(草案)》。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十一師師長王效明率部留駐長春,擔任長春市衛戍司令部司令員。在部隊入城時,他就要求幹部戰士進行個人財產登記,寫下遵守紀律的保證書。部隊入城自帶柴米油鹽,於民秋毫無犯。10月下旬的長春已現霜凍,戰士們仍穿着單衣,雖然敵人留下來不少棉衣,但大家都嚴格遵守規定,無一人穿用。戰士們繳獲的金戒指等戰利品也紛紛交出。王效明帶領的部隊被軍委通報表揚,被稱為進城「紀律最佳」的部隊。正是因為入城的部隊和幹部紀律嚴明、行動模範,所以得到了長春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和配合,進而順利實現了對長春的接管。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長春解放後,曾經逃難的市民成群結隊返回家鄉。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取得成功後,長春特別市第一任市委書記石磊以《接收長春的經驗》為題,向東北局提出7條接管城市的意見,首條即提出:「城市秩序的好壞,首先決定於入城部隊特別是部隊幹部是否能嚴格遵守紀律」。意見經陳雲審閱後,於10月30日以東北局名義電發中共中央。11月1日,毛澤東在文件上方批示「望加註意」,發往中原、華東、華北解放區主要領導,成為此後我黨我軍接管城市時加強紀律要求的重要經驗。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來源:廉潔吉林

出品:吉報傳媒

編審:董 傑

編輯:石天慧

校審:盧文久

©學習吉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