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2021年05月11日22:54:15 歷史 1297

眾所周知,彭德懷並不是挂帥朝鮮的第一人選,至少粟裕和林彪應該排在前兩個順位。但是,只要看看志願軍司令部的產生過程以及3位副司令的分工,我們就會發現:除了林彪,彭老總應該是最適合指揮四野部隊的將領之一了。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彭德懷先於志願軍大部隊入朝,也因此讓鄧華、洪學智等人過了兩天提心弔膽的日子(因電台車沒有跟上)。在這兩天里,彭德懷除了和金日成商討相關作戰事宜外,還形成了組建志司的方案及相關人員的具體分管工作情況。

按照彭德懷最初的計劃,13兵團部並不是後來的志司。他想以13兵團部為基礎,再補充部分人員,形成最終的司令部。在從金日成那裡得知最新的戰況後,彭德懷改變了主意。除了增加朝鮮人民軍的朴一禹為副司令兼副政委外,其他人都是13兵團的班底。不過,具體到每個人的分工,又略有不同。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鄧華是林彪親自點的將(和黃永勝互換),沒有人比林彪更熟悉四野。在抗戰初期就是八路軍343旅685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又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由鄧華擔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彭德懷絕對放心。他主要分管:幹部工作和政治工作。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右一為鄧華

彭德懷對四野的人事機構和相關工作重心有多了解?從任命洪學智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來。

由13兵團部改成志司,彭德懷對參謀長人選問題肯定是做了一番深思熟慮。解方原本是四野12兵團的參謀長,在抗美援朝之前才調入13兵團。這樣一來,在工作中免不得會出現組織機構、人員不熟悉等相關問題。所以,在13兵團沒成為志司之前,彭德懷心中參謀長的第一人選是洪學智。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左一為洪學智

洪學智曾經是15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13兵團部和15兵團部互換之前),由他出任志願軍參謀長最合適。不過,既然現在用了13兵團部,解方自然也要繼續擔任參謀長一職。因此,彭德懷任命洪學智為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具體分管:司令部的工作、特種兵和後勤工作。

可以看出,「司令部的工作」其實有一部分就是協助解方完成參謀長的工作(洪學智將軍在回憶錄里特意解釋過這件事)。彭老總知道: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洪學智都比解方更熟悉四野的部隊。戰爭初期由洪學智輔助,隨着不斷地磨合,解方也會慢慢適應「新」的崗位。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左一為解方

如果說彭德懷對洪學智的任命源於對四野部隊的熟悉,那麼對韓先楚的任命則體現出四個字:知人善用。

韓先楚是四野的「旋風司令」不假,可他早在紅軍時期就是彭德懷的下屬。1936年5月,彭德懷率領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西征。作為紅78師師長的韓先楚(紅十五軍團)公然「違抗」彭德懷的命令,堅決要打掉定邊城(馬鴻逵所部)。他甚至說:「就算槍斃我,也不能放掉這個好機會……」戰鬥結束後,彭德懷非但沒有處罰韓先楚,還誇獎他善於捕捉戰機

從這件事以後,彭德懷就知道韓先楚善於打仗且不按常理「出牌」。在志司的組織結構里,彭老總任命他為第三副司令員,卻「沒有」安排具體的工作:不具體分工,到部隊去督促檢查作戰問題。韓先楚的工作就是和部隊在一起,這其實也是他最希望得到的工作。只在志司的地圖前研究作戰方案,這不是韓先楚的風格。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前排中間為韓先楚

作為志願軍總司令,指揮作戰當然是第一主要任務。然而,如何把一眾四野戰將整合到一起、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同樣重要。有人以第五次戰役的結果來證明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彭老總也在後來的自述中承認那是自己軍事生涯的一場敗仗。但是,世界上又有哪一個軍事家永遠都在打勝仗呢?麥克阿瑟李奇微?還是蒙哥馬利、朱可夫?

彭德懷不適合挂帥朝鮮?看看3個副司令的分工,他很了解四野 - 天天要聞

志願軍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很快地適應了戰場,這跟彭德懷在戰爭初期巧妙地使用了幾位四野高級將領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戰爭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指揮的藝術也不僅僅是制訂出多麼優秀的作戰方案。如何讓1+1=2甚至1+1>2也同樣重要。從這一點來說,彭老總完全適合挂帥朝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