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煮熟後,剝開發現上面有小黑點,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2020年03月05日20:18:04 養生 1864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很多人都愛吃水煮的雞蛋,但是雞蛋煮熟之後,當剝開蛋殼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就會發現上面有小黑點,就會擔心這樣的雞蛋是不會壞了不能吃了。為什麼雞蛋煮熟後上面會有黑點?這樣的雞蛋到底還能不能吃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為何雞蛋煮熟後上面會出現小黑點?

雞蛋煮熟後,剝開發現上面有小黑點,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雞蛋中的多種營養,蛋黃里有的比較多,蛋白質、脂肪、礦物質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正是雞蛋煮熟後,表層變色的原因,其中大量的磷、鐵等元素,就是引起出現小黑點的主要因素。

在煮雞蛋的時候,根據受熱原理,熱量是由外進入到內的,所以先發生變化的是蛋清,隨着溫度的升高,自身的溶解度不斷的降低,於是蛋清中含有的硫化氫就被迫進入到了蛋黃中;與此同時,蛋黃中的鐵元素,在加熱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兩者發生的反應,最終就會呈現出青黑色的東西。而且雞蛋煮的時間越久,這個顏色可能還會越深。

雞蛋煮熟後,剝開發現上面有小黑點,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這是正常的現象,一般黑點也不會很大,只有小小一點,也不是大家擔心的毒素,對身體健康沒有不利影響,可以放心食用。不過若是黑點數量很多,聞起來還有異味,最好不要繼續吃了。

這樣的雞蛋是能吃的,但也有確實不宜進食的雞蛋,比如粘殼蛋,這種雞蛋因儲存時間過於長,蛋黃膜變弱了,緊貼蛋殼,若是發現蛋膜緊貼蛋殼,貼皮處還是深黑色,聞起來也會有異味,不要食用;還有散黃蛋,如果是因為運輸時劇烈震蕩引起散黃了,散黃不嚴重也沒異味,經過高溫處理還能吃,但若是細菌或黴菌侵入蛋體了,此時蛋白質已變形,最好不要食用了。

食用安全的雞蛋,才有利於健康,能及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利用率比粥、麵包等更高;蛋黃中還有特殊物質,對於經常用眼的人來說,適當多吃有利於保護眼睛;吃雞蛋還能增強飽腹感,避免過於飢餓。不過不能過量食用,每天吃一個就可以了。

雞蛋煮熟後,剝開發現上面有小黑點,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隨着人們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有不少人會選擇吃生雞蛋,認為這樣身體吸收的營養更好,但是生雞蛋容易受到污染,不建議大家吃生的,防止吃了引起拉肚子、腹脹等不良反應,還是做熟了吃為好。煮或者蒸就是很好的烹調方式,也建議大家少煎或炸雞蛋吃,不僅營養容易被破壞了,熱量和脂肪也比較高。

綜上所述,雞蛋煮熟後,剝開發現上面有小黑點,是正常的現象,不會給身體帶來壞處,大家可以放心食用。不過以上幾種雞蛋最好慎吃,烹調雞蛋的方式,建議大家盡量多蒸煮少煎炸,更有益身體健康。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