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帝劉炟(56年-88年4月9日),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光武帝劉秀的孫子,漢明帝劉庄第五子,母為賈貴人。劉炟勤政愛民、虛懷納諫、輕徭薄賦,成為了名留千古的仁君,被譽為「帝王中的長者」。他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安樂,生產發展,與漢明帝時期並稱為「明章之治」。那麼,問題來了,漢章帝共有8個兒子,他們都是什麼結局?

一、劉伉
劉伉(?—93年3月10日),漢章帝劉炟長子,建初四年(79年),劉伉被封為千乘王。永元五年(93年)正月廿四,劉伉去世,謚號為貞。
二、劉全
劉全(?—79年),漢章帝劉炟次子,建初四年(公元79年),劉全被封為平春王,但是就在同一年,劉全就去世了,謚曰悼,葬於京師。因為劉全沒有兒子,所以在他死後,封國被朝廷廢除。

三、劉慶
劉慶(78年—107年2月1日),漢章帝劉炟第三子,漢安帝劉祜的父親,生母為宋貴人。建初四年(79年),劉慶冊立為皇太子,也即他原本有機會繼承東漢皇帝的寶座。但是,建初七年(82年),劉慶受到竇太后的誣陷,被貶為清河王,留居京師洛陽。
自此之後,劉慶孝友恭謙,遵紀守法,謹小慎微。永元四年(92年),劉慶參與剷除外戚竇氏家族,頗有功勛。延平元年(106年),劉慶回到清河國。延平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07年2月1日),劉慶去世,謚號為孝。漢安帝親政後,將父親劉慶追封為孝德皇,安葬於甘陵。
四、劉肇
劉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一作劉肈,東漢第四位皇帝(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漢章帝劉炟第四子。建初七年(82年),劉肇被章帝立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
劉肇對內寬和愛民,對外兵略妥當,使「齊民歲增,闢土世廣」,締造「黎元寧康,萬國協和」的局面,使東漢國力達到全盛,時人稱頌「冠斯往代,奄有萬國」,史稱「永元之隆」;同時,劉肇重視文化發展,令班昭續寫《漢書》、蔡倫改進軍械,並革新造紙技術,使「蔡侯紙」得到推廣。
元興元年十二月(106年2月),劉肇病逝於章德殿,終年二十七歲,這可以說是英年早逝了。劉肇去世後,謚號孝和皇帝,廟號穆宗(後除),葬於慎陵。

五、劉壽
劉壽(?—120年4月26日),漢章帝劉炟第五子,母親是潁川人申貴人,十三歲入掖庭宮。永元二年(90年),劉壽被封為濟北王,分泰山郡為的幾個縣設立濟北國。漢和帝將兄弟都留在京師,恩寵甚篤。漢和帝駕崩後,劉壽才就國濟北。
劉壽在位三十一年,永寧元年三月十一日(120年4月26日),劉壽去世,謚號為惠。其子濟北節王劉登嗣位。
六、劉開
劉開(?—131年4月2日),漢章帝劉炟第六子,漢桓帝劉志的祖父,漢靈帝劉宏的曾祖父,生母申貴人。永元二年(90年),劉開被冊封為河間王,領地包括樂成郡、勃海郡、涿郡。延平元年(106年),回國就藩。永建六年(131年4月2日),劉開去世,謚號為孝。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劉開沒有成為皇帝,但是,漢桓帝以後的東漢皇帝,均為其後代,所以將其追封孝穆皇。

七、劉淑
劉淑(?—94年),漢章帝劉炟第七子,母不詳。永元二年(90年),漢和帝劉肇在兗州濟陰郡(今山東省治下)建立城陽國,封弟弟劉淑為城陽王。不過,劉淑在位五年後,就死了,屍體運回京城洛陽安葬。由於他沒有兒子,城陽國被取消,國土劃歸濟陰郡。
八、劉萬歲
劉萬歲(?—93年10月9日),漢章帝劉炟之子。永元五年(92年),劉萬歲被封為廣宗王。永元五年(93年),分巨鹿郡為國,但是,劉萬歲當年就病薨,以王禮葬於京師(洛陽),謚曰殤。無子國除,他的封地重新併入巨鹿郡